大汉:吾乃冠军侯! 第188节
不要说刘彻了,就算是刘据、卫青或者是公孙贺、霍光等人,这些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这些人对于朝政、对于时局的掌控,远超于他。
看到霍嬗大受震撼的样子,刘彻打趣,“你年少有为、少年英雄,只是也不要小看谁。”
“陛下,我从未小看任何人。”霍嬗就说道,“我不愿上朝的原因就是这些,他们的心思实在太多了,我斗不过他们。”
刘彻就有些不高兴了,“斗不过他们,你就躲着?这是你该做的?”
霍嬗又有理由了,“这不是有陛下护着吗?还有太子、大将军,我不用操心那些。还有我叔父呢,他也时常提醒我。”
刘彻看了看霍嬗,再看了一眼低着头观察地面的霍光,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夸奖霍嬗心思单纯、待人真诚,还是说这孩子有些时候天真的可笑。
对于这样的一些评价等等,霍嬗显然不是特别放在心上。现在对于朝堂的不少事情,他也确实没必要想太多。
说到底就是天塌了有大高个顶着,皇帝、皇后、太子、大将军,这都是大高个。
甚至还可以指望公孙贺、霍光,赵破奴、曹宗等人的份量虽然一般了点,但是这也就是相对来说,放在其他人眼里那也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
所以真的没必要担心太多,现在还不是他挑大梁的时候。也就是在打仗这件事情上其他人靠不住,这才需要直接顶上去。
霍嬗看了看四周,才问道,“陛下,上回商讨的那事,大将军那边可是有了一些回复?”
刘彻挥手让一些人离开,“去召卫不疑。”
随即刘彻对霍嬗说道,“离间之计自然是可以用,朕也想着如果能少些损耗拿下匈奴,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那可不,虽然霍嬗也喜欢在战场上的正面对决,直接在厮杀中彻底的打垮匈奴。但是战争,也从来都不只是在沙场上的一对一厮杀而已。
如果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彻底的击垮匈奴,霍嬗肯定是乐见其成,这对大汉来说没有任何的坏处。
“陛下,我觉得大将军可能还是想要打仗。”霍嬗就说道,“大将军用兵一辈子都求稳,离间计对他来说不算正途。”
刘彻开玩笑说道,“大将军愿用离间计,他打仗在乎损耗。倒是你,虽说能敛财、缴获,只是用兵喜欢用险。真要是遇到了苦战,损耗可能不小。”
这一下霍嬗也无言以对,刘彻这么说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慈不掌兵,将军难免阵前亡,这一些事情霍嬗也算是看的比较开。
不过有一点也有必须要承认,霍去病也好、霍嬗也罢,都是给刘彻教的有些‘极端’,为了打赢仗,他们不在乎有些损失。
只要能够大胜,再大的代价也不为过。而卫青,首先考虑的是不败,稳扎稳打的他难求一败。
各自有着一些不同的风格也正常,刘彻也从来都不要求霍去病、霍嬗像卫青那么沉稳,也明白这对父子的性格不适合学习卫青的兵法。
刘彻就开口说道,“朕觉得大将军想的更多,虽说匈奴现在在争,但是他们没有乱。”
霍嬗也明白这些,立刻说道,“那我们添一把火,让匈奴彻底的乱起来。”
刘彻似笑非笑的看着霍嬗,“真要是如此,那就需要些时间了。今年打不成,明年也打不成,至少要两三年见到成效,你等得起?”
霍嬗一下子哑口无言,皇帝这是在挖坑呢!
要是直接回答,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是违逆了皇帝的意思,轻则挨骂!
第253章 稳重、稳健
卫不疑来到了殿中,见到刘彻自然是老老实实的行礼。
虽然大多数时候刘彻对卫不疑等人看似不太重视,可是一些基本的尊重还是有的。不管怎么说这是皇后的外甥,是卫青的儿子。
刘彻看着卫不疑,开口问道,“嬗儿肯定是去找你了,说了些什么?”
卫不疑都不敢看坐在一边大吃大喝的霍嬗,小心回答,“回陛下,冠军侯听闻臣过来了,就去探望一二,并询问长安的一些近况。”
能力虽说一般,可是卫不疑也不是缺心眼。哪怕在面对皇帝的时候会有些心虚胆怯,但是不管怎么说,该有的分寸还是有。
这么简单的一些试探,自然不可能让卫不疑就直接顶不住。
至于时常被皇帝各种试探的霍嬗,哪怕心里时常吐槽,可是也能相对来说能够从容应对。
刘彻不置可否,他自然也明白卫不疑和霍嬗肯定聊了不少,也没必要什么都知道。
刘彻就问道,“大将军让你过来,也该是还有其他吩咐。说吧,可是先前朕所问的离间计?”
卫不疑立刻回答说道,“回陛下,臣不知何为离间计。只是臣父还望陛下允准派遣使臣出使匈奴,商讨换回汉使之事。”
大汉被扣押的汉使还不少,自然也就是以苏武这些人为首。当然在大汉扣押的匈奴使者也有不少,大家各自对等报复。
霍嬗这才想起来,那个引发巫蛊之祸的江充,现在就是以使臣的身份在出使匈奴。
刘彻就有些不太高兴的说道,“匈奴无礼,擅自扣押大汉使者。大将军还想继续派遣使臣,这到底是何心思,还是觉得我大汉使臣就该轻易涉险?”
卫不疑扛不住皇帝的压力,不说瑟瑟发抖吧,可是也能够明显看出来心虚、畏缩。
这也可以理解,不要说卫不疑了,就算是丞相公孙贺在刘彻面前也老老实实,实在是这位汉武大帝的威望太高、能力太强,百官都会害怕。
霍嬗就开口了,“陛下,去试着换回来苏武吧,这人还是有些骨气。”
苏武就是被坑了,被副使张胜给坑了。但是也不得不说苏武的命硬,也被匈奴人视作神人,现在就在北海牧羊呢。
刘彻看了一眼霍嬗,不高兴的说道,“朕要是责问其他人,你一向都懒得多管。只要是你亲戚,你什么时候才能学会闭嘴?”
“那也不能看着表叔挨骂,他一向胆子小。”霍嬗就说道,“陛下有没有真生气,臣知道呢。再说了,真要是有大事,臣也不会插话。”
刘彻也就是笑了笑,霍嬗这么说也没什么问题,这也是他一向的风格。
卫不疑这时候就说道,“陛下,臣父听闻卫律在匈奴颇受重用,被封为丁灵王。”
刘彻不高兴的冷哼一声,在大汉和匈奴对峙的这些年,匈奴人时常投降汉朝,而一些汉朝大臣也会投降匈奴。
卫律的父亲是投降大汉的胡人,不过现在卫律投奔了匈奴,成为了丁灵王不说,还是匈奴单于的谋主,而且这个人在大汉的时候和李延年的关系很好。
刘彻就说道,“卫律这个狡诈,岂能轻易中计。”
这一下卫不疑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说了,实在是因为这些事情对于他来说非常的棘手。本来就不擅长带兵打仗,而且也确实没有什么谋略。
不过仔细想想,卫律这样的人在大汉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但是到了匈奴就是重臣、谋主,这简直是和当年的中行说差不多了。
这些人可能是在大汉的时候没有任何出头的机会,不过这也说明了匈奴实在是缺人。
霍嬗这时候就说道,“陛下,我觉得倒是可以派人去试试,摸清楚匈奴的情况就更好了。”
刘彻就笑着看向霍嬗,“嬗儿,这些年匈奴内乱倒也谈不上,只是争的利害。只是不管怎么说,这些匈奴人对我大汉还是提防的厉害。”
霍嬗倒是不太在意,“陛下,这些年投降我大汉的匈奴人可不少。好些还是那些匈奴裨王,现在招降一个左大都尉这些就算了,裨王可以争一争。”
听到霍嬗这么说,刘彻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么说还是没什么问题。
丁灵王,实际上在匈奴也就是裨王,无非就是现在的卫律比较受重视而已。
匈奴的裨王投降大汉,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列侯的待遇,这还是有不俗的吸引力。
霍嬗就继续说道,“陛下,削弱匈奴是一回事,动摇他们人心就更好了。现在匈奴这么乱,估计那些裨王心里也在摇摆。”
刘彻笑盈盈的看着霍嬗,“嬗儿,真的要这么做,明年可能就打不了匈奴了!”
霍嬗就沉默片刻,无奈的说道,“陛下,我想着是一口气灭了匈奴。要是多等一两年就能灭了匈奴,那也是值得。陛下,真要是灭了匈奴,您就是古往今来第一帝王!”
听到霍嬗这么说,刘彻哈哈大笑,“你倒是什么都敢说!”
霍嬗正色说道,“陛下,我始终觉得这些匈奴人实在可恨,这些人就是怎么打都灭不掉。前些年打的那么狠,这些人十几年、二十年就恢复了些元气。”
刘彻不高兴的说道,“漠南现在可是在朕的手里,河西走廊、西域,也都是朕从匈奴手里给夺回来的。匈奴强盛、匈奴恢复了元气,谈何说起?”
对于自己的丰功伟绩,刘彻一向都是非常自信的,也是根本不容许其他人质疑的。将匈奴几乎给打残,这也是刘彻最骄傲的事情之一。
刘彻也有理由骄傲,在他接手大汉社稷的时候,匈奴还是无比强盛的,会时常犯边、南下,会劫掠大汉的边郡等等。
但是连续的几次大战之后,匈奴元气大伤,损失了一批青壮之后,也接连丢失一连串的战略要地,以至于现在的他们想要重新振作都非常难。
霍嬗就说道,“陛下,要是在这两三年一口气给匈奴彻底打散,那臣就跟着青史留名了。”
刘彻一想也觉得有道理,“你真的等得起?”
“做两手准备呗。”霍嬗就说道,“该备战肯定还是要备战,一旦计策不成我立刻发兵北上。要是计策有效,那就持续削弱匈奴,然后一鼓作气!”
对于霍嬗这么说,刘彻还是欣慰的,能够一口气灭了匈奴,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和匈奴打了这么些年,要说不想毕其功于一役那肯定是假的。多打几次漠北大捷这类胜仗自然是好,这是有着决定性意义的战略性胜利。
可是到底没有彻底灭了匈奴,匈奴人还有可能死灰复燃,这也是令人头疼的事情。
刘彻看向霍嬗,问道,“那除了换回汉使之外,还有何等理由和匈奴往来?”
霍嬗就很不负责任了,“那我哪知道,陛下可以去问太子和大将军,丞相他们也能找到理由。我回长安之后就北上,我去受降城巡边。”
刘彻瞪了霍嬗一眼,“有赵破奴在受降城,有卫伉、韩说驻兵外城,用的着你去?”
光禄塞和受降城遥相呼应,他们扎根在漠南,这就足以使得匈奴人如鲠在喉。
可是现在的匈奴人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他们就算是集结重兵也一时难以破城。
想要纵兵南下,那也需要绕行数百公里,然后一头撞上汉军的重兵,这也棘手。
自从丢了漠南、自从大汉不断的在漠南地区稳扎稳打不断推进,匈奴人的战略缓冲空间就是在不断的被压缩,他们也只能在更加苦寒的漠北休养生息。
霍嬗就不服气的说道,“陛下,我可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去打匈奴,必然是我领军。如何调配将校、如何安排出兵路线,我得亲自去看。”
刘彻想都不想的说道。“朕和大将军会商议,你到时候领兵就好。”
旁边的卫不疑就低着头在笑,陛下这样的态度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好意外的。
别看最近这几次出征霍嬗的军功很大,可是也有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执行者、操刀鬼,因为真正的一些行军打仗的事情,还是皇帝和大将军在安排。
所以说霍嬗这个大司马骠骑将军,有些时候还真的是名不副实。有些该做的事情没有去做,真的没有完整的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
不过霍嬗对此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就算是想要去做些什么、想要去更多的证明自己,但是各种条件来看,完全不给他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如果是去打大宛、打西域,刘彻和卫青只会安排一些前期的工作等,因为对西域等地不算特别了解,行军路线等就不会多做安排,更不会安排一些战术等。
但是如果要提打匈奴的话,刘彻就有意见了,卫青也非常有想法。
自信的刘彻对于自己的武略毫不怀疑,他对匈奴也足够的了解。
所以行军路线等都是要亲自制定,各路兵马的人员配置等,也都是要亲自过问。还会仔细的考虑匈奴人的应对之策、战术等,然后针对性的安排。
卫青也是一样,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指望他再次领兵出战也不现实。可是提起打匈奴,他自认为是大汉第二高手,也没人敢自称第一。
对于漠南、漠北,他也没少去,到底走那条路线,沿途可能遇到那些匈奴部族,卫青也是心里有分寸,安排临阵对敌的战术,那也是非常有心得。
留给霍嬗发挥的空间,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或许他比较优秀,但是现在的大汉有着更加优秀的人,轮不到他来挑大梁。
不管怎么说,霍嬗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好在现在的他还非常年轻,也不急着就想要去表现自己。
这就是霍嬗的态度,他现在也确实没有强出头的心思。刘彻和卫青将一些事情给安排好了,他坦然接受也就行了,最终能够取胜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