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吾乃冠军侯! 第191节
刘彻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虽然李广利此前败了,但是霍嬗打赢了,而且带回来了比想象中还要多的战果,这就足够了。
刘彻也不歪楼了,继续说道,“嬗儿,朕也知道不少百姓埋怨现在的日子不如前些年富庶,只是朕也没法子。”
穷兵黩武,这也是刘彻身上一个绕不过去的标签,他不断四处用兵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大汉的家底子几乎打空了,可是这位皇帝还是想要四处征战,这也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一个事情。
刘彻看着远方说道,“有些时候朕也是想要停下来、想着要歇几年,只是天时不可不取。若是贻误了时机,那朕就罪在千秋了!”
霍嬗倒是态度比较坚决,“陛下,其他的不说。反正匈奴是肯定要打,不将匈奴给打趴、灭掉,我大汉的百姓就没有安生的日子可以过。”
刘彻含笑看向霍嬗,“你是军侯,自然想着打仗。你可知道朝野上有不少人说匈奴再难有此前的嚣张,让朕罢兵了?”
霍嬗就讽刺的说道,“就该给那些人送去匈奴,让那些人看看匈奴人是如何生活!匈奴现在是没了以往的气焰,只是那些人恢复点元气就该南下!”
这就是霍嬗的态度,对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也始终是不会放心。
马克沁之类的就暂且不提,因为不现实。可是也不得不承认,在基础的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游牧民族遇到了生存压力就想着南下劫掠。
一旦遇到了灾年,这样的事情就根本不用想了。匈奴人也好、蒙古人也罢,本质上都是一样,放牧的产出不够了就想着要南下劫掠。
甚至就算是水草丰美的时候,部族不断的发展壮大,他们就需要更大的草场、需要更多的奴仆,到时候也就是要四处征战了。
说到底就是农耕文明也好、游牧民族也罢,本质上都是差不多的,遇到了生存的压力就会想一些法子。
农耕文明或许不会是想着打仗度过再难,但是游牧民族肯定会这么想。
但是农耕文明发展壮大了,也会想着要去开疆拓土,得到更多的土地、得到更多的人口和牲畜,这也根本不用怀疑了。
现在发展的好,这自然是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在发展好了之后,肯定是想着要发展的更好一些了。
刘彻看了看霍嬗,说道,“嬗儿,朕知道你只想打匈奴,打匈奴也是没错。只是有些时候,也不是朕想打哪就打哪,你可明白?”
看到霍嬗摇头,刘彻解释说道,“有些时候,这个仗打不打,也由不得朕来决定!”
听到皇帝这么说,霍嬗下意识的觉得是在开玩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仔细一想的话,皇帝的话还是非常有道理,这可不是在开玩笑。
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只是西汉,东汉时期也是一样。两汉经常就是以强凌弱,以武慑边。
和匈奴的战争持续拜年,和羌族也会持续百年,至于西域或者是南越等反而不算什么。当战争持续百年的时候,自然也就是耗费军费无数。
这样长期的战争灭了又来、反反复复,巨大的军费支出导致财政赤字。卖官鬻爵、吏治腐败等等,这也是随即爆发出来的问题。
刘彻看着霍嬗,问道,“你这样的军侯想要打仗,很多游侠、百姓也想打仗,还有那些士兵也想打仗封爵。嬗儿,你觉得朕能停下?”
霍嬗连忙说道,“陛下,这个臣是知晓的,军中这股子风气更盛。”
这还真的不是霍嬗在夸张,年轻的士兵想要立功,大家都想封爵、升官,打仗就是最好的机会了,这就是跨越阶级的最好办法。
至于说什么这样可能是以生命为代价,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是根本不会考虑的事情。风险确实有,但是一旦成功就是有着更大的回报。
“你没明白就好,现如今就是如此。”刘彻就笑着开口说道,“有些时候打仗就是如此,朕也实在是没有法子。”
虽然这有可能是刘彻在推卸责任,只是这也有可能就是他的有感而发。
刘彻指着眼前的田地,说道,“此前朕就和你说过,现在好些土地都是被权贵、豪强收走,很多百姓都没有自己的土地。嬗儿,你觉得大汉的地够吗?”
这一下霍嬗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斟酌后说道,“陛下,大汉的地看似是够。只是臣也觉得现在的大汉,地还是有些不太够。”
这话自然也没什么问题,大汉的地域看似是比较辽阔了,可是如今的粮食产量有限,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哪怕经历了连年的征战,大汉的户籍在不断的削减,现在依然是有着三千六百万人。
这还不包括一些逃亡、隐匿的人口,这也和大汉巅峰时期的六千万人口有着不少的区别,看似是直接少了一半的人数。
大汉初建的时候人口数是一千三百万,而如今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大汉的人口就要迅速的超过五千万,说到底就是大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甚至是如果现在不打仗了,开始人口的大清查,说不定人口就要超过四千万人,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些人数。
刘彻看着霍嬗,笑着说道,“嬗儿,想来你也是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没有更多的土地,朕也没办法给更多人封赏。”
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很多人也都是想要建功立业。甚至是现在的一些利益集团也是在推动着不断的发动战争,以此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刘彻笑盈盈的,对霍嬗说道,“嬗儿,你可知道每次大胜,俘获的牛羊如何了?”
霍嬗想都不想的说道,“那哪够啊,赏赐给将士本就不够,更何况朝廷也需要这些。”
这也是实话,几次对匈奴的大胜,确实有俘获不少的牛羊马匹等。但是就算是几万、十几万的基数,可是放在大汉身上也是不值一提。
刘彻就笑着说道,“是这么回事,还有那些俘获的匈奴人。要么是被安置了,要么就被赏赐为奴仆,还是不够。”
霍嬗仔细想了想,说道,“陛下,我家庄户那边还有二十多个匈奴奴仆。”
冠军村那边可是有不少奴仆,那些匈奴青壮就是战俘,被安置在冠军侯。平时可以帮忙放牧等,这类情况在大汉也算是比比皆是了。
在一些边关等地,这些战俘更别说了,需要承担更为繁重的任务,需要努力的去做一些活才能活下来。
至于对面的匈奴也是一样,如果是俘获了大汉的军民,那也是被那些匈奴贵族等当做奴隶,这类情况现在不会有改变,以后也不会有改变。
刘彻就开玩笑说道,“十几、二十个?这倒是有些不太符合你的身份,你冠军侯的部曲,也该有成百上千的匈奴奴仆。”
“我用不着那么多人,种田这些人帮不上大忙,多是马奴。”霍嬗就笑着说道,“不过我倒是送出去不少匈奴人,大将军那边就要走了不少。”
曹宗都听不下去了,霍光也是一副便秘的神情,他们也不觉得霍嬗是在装傻。
刘彻就哈哈大笑,点了点霍嬗的脑袋说道,“嬗儿,你真该有个能持家的主妇。这些年皇后、平阳公主帮着你,你都不知道如何持家了。”
曹宗和霍光都是在连连点头,对于霍嬗的一些事情,实在是无语到了极致。
刘彻进一步解释,“你的庄田那边二十来个匈奴奴仆,他们确实是马奴。只是你到底是万户侯,真以为就是普通食邑、百姓在供给?”
霍嬗愣住了,连忙追问,“陛下,现在朝廷又不给土地。”
霍嬗的话让刘彻等人彻底惊了,霍嬗这个冠军侯还真的是只管打仗,这是一点都不知道外头的事情,这不是‘清高’、‘不食人间烟火’了。
刘彻吐槽说道,“是,朝廷现在是不给你们土地,就是给你们这些君侯食邑。万户侯,你想着的就是给你一万户百姓产出的粮食,对吧?”
霍嬗就连连点头,因为这就是最为常见的食邑制度,现在的大汉真的不给土地。
刘彻好气又好笑的说道,“大汉的百姓够吗?你回头去问问你那几个家将,他们要是说你的奴仆少于五百,朕就给他们斩了!”
霍光就上前说道,“嬗儿,有些庄田还是无人耕种,荒废了也实在可惜。再者就是为了养马,在漠南等地也划分了些许牧场。”
霍嬗傻眼了,“不是,我在漠南还有马场?为何我不知道?”
霍光心塞的解释说道,“漠南的马场只有一百余匹马,都是普通马匹。牧场多是在养羊,大约有四千多头。”
霍嬗吓了一跳,“叔父,哪能在草原给我这么些财产!”
这简直就是一个小部族了,这说出去都让人怀疑他这个冠军侯有了想法了。
刘彻直接说道,“你这般的军侯还少了?漠南那么大的地,打下来了就扔那不管?让匈奴人再次回来?迁民不过去,戍边的将士也不够,能怎么办?”
霍嬗好像也能够理解了,移民戍边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边塞也是有着一些军民。但是相比起漠南广大的地方,这么点人口也实在是有些不够。
就算是给一些归附的匈奴部族分了牧场等,但是现实情况就是大汉也不能完全相信那些归附的匈奴人,要不然就是养虎为患。
所以在草原上,一些权贵在朝廷有意无意的帮助下,也划分了一些小的牧场。
增加一定的大汉人口基数,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控制住一些土地。
这类做法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土地,自然也就不可以轻易的让出去。
另一方面来说,打下来的那些土地也可以成为大汉的战略缓冲地带,控制住这些地方,也确实可以让大汉在面对未来的冲突时多点调整的余地。
刘彻拍了拍霍嬗的脑袋,说道,“以后就多琢磨点事情,如果你只是骠骑将军倒也罢了。只是你到底是大司马骠骑将军,也该多想点事情。”
随即刘彻看了眼曹宗,拉踩说道,“曹宗打仗的本事不如你,但是要说在朝堂之稳,你远不如他。”
曹宗忍不住要冒汗了,他总觉得皇帝现在是话里有话,这是在敲打他。
霍嬗看了眼曹宗才说道,“陛下,我就是不愿意多琢磨,太累。等我打灭了匈奴,再去想如何当好大司马!”
第257章 安插人手
霍嬗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土地兼并等很多问题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就算是两千年后,这类问题也没有完全的解决,只不过那时候未必就是需要靠土地里的产出来支撑财政。
起码土地税是千禧年左右就给取销了,这也不得不说是巨大的改变,毕竟在这片土地上,数千年来都是征收土地税。
土地兼并的事情霍嬗现在没办法想到好的办法,或许他可以想办法延缓一下土地兼并的情况,让大汉的财政问题稍微的得到改善。
陪同刘彻考察了一下民生,回到了营地后,霍嬗找到刘漠,“刘叔,府里在漠南还养着成百上千的匈奴人?”
刘漠就愣住了,连忙说道,“君侯,咱们府上哪里有那么多匈奴人!最多二十个,还都是在庄田为奴仆。”
霍嬗就不太理解了,“可是陛下先前说咱们府上在漠南还有营生?”
赵河西立刻反应过来说道,“君侯,那又不是咱们府上的人,无非就是护着那些人,给咱们府上进贡些罢了,怎么能算咱们的人!”
这么一解释就明白了,无非就是归附的匈奴部队打着冠军侯府的旗帜罢了,或者是冠军侯府的势力给与那些匈奴部落划分牧场的时候帮了帮忙。
这样的帮助肯定是有原因,不给好处的话,霍嬗肯定不会做这类事情。而且这类事情,也不只是霍嬗手底下的人会做。
赵河西就继续解释说道,“在河西也有咱们的马场,那边有好几个马奴在放马。当年将军打下来河西,咱们府上就在那边得了片草场。”
刘漠也赶紧补充说道,“大将军府上也有,丞相家里头也有,咱们这些军侯人家的,多少都有些马场。”
霍嬗就赶紧解释说道,“用不着多想,也就是陛下提起了,我这才稍微问一下。”
刘漠就忽然说道,“君侯,家里头的产业到底有多少,你肯定是不知道。君侯,这样可不好,也该多过问才行。”
赵河西也跟着劝道,“就是!君侯,这些年都是皇后殿下和平阳公主殿下在帮忙打理,哪能一直都在劳烦贵人。”
家里到底有多少产业,霍嬗还真的不太清楚。以前年纪小不操心那些事情,现在他岁数也够了,可是依然没有打算‘要回家业’的意思。
就这么心安理得的让平阳公主和皇后帮忙打理,送了多少黄金、铜钱到了库里,安心收下就好,也不在乎多少,根本没想过查账之类的事情。
旁边的林媚也说道,“君侯,前些年在太子府上的时候,也曾听闻太子殿下说君侯府中产出数不够,太子令人填了一些凑了个整数。”
霍嬗立刻乐了起来,“听听、听听,咱们府上的钱财向来都是整数、好打理,就不废那个心了。这都帮忙打理二十年了,现在去要多伤长辈的心!”
赵河西就补充说道,“君侯,得有三十年了,将军以前也不爱打理府中产业,府里也没个管事的人。”
霍嬗就更为开心了,“这么说来就是一脉相承,那也没什么可担心了,现在这样就很好。”
刘漠和赵河西也没再多劝,理论上君侯成年了,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应该让君侯自己做主。可是这么些年都是长辈们帮忙打理,也没必要劳烦君侯。
再说了,不管是皇后殿下还是平阳公主殿下,对待将军和君侯都是无比爱护,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会少了君侯的,那就更加不用多想。
毕竟这么些年,四大家将也从未觉得冠军侯府缺钱,有着的是时常觉得钱多的花不完。哪怕君侯贪吃、好享乐,府里的财产也是越来越多。
不过现在好一点,还有一个小君侯呢,小君侯以后要是也能多花钱,那才是好事情!
上一篇: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