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吾乃冠军侯! 第193节
邀买人心,这对于皇帝来说是非常犯忌讳的事情。在军中有着巨大的威望等,那更加会让皇帝感觉到不高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尤其是霍嬗拿着朝廷的粮饷去提升自己的威望、名声,这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了,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一些大将最不应该犯的错误。
霍光叹了口气说道,“我说了也没用,有些事情你心里有数就好,你也不该仗着陛下的宠爱就太过放肆。”
对此霍嬗自然也都是心里有数,他一直都是极其有着分寸感,别人可能会觉得他有些越线了,但是他知道那可没有触及到皇帝的底线。
甚至不需要说底线了,因为真的要是触及到了底线,那就距离惹得皇帝生厌就不远了,那可是霍嬗不会去做的事情。
一身戎装的曹宗走了过来,捶了一下霍嬗的胸口,“你是最不讲究的,你昨天去巡营,陛下就在敲打我。你是尽忠职守了,我倒是成了贪图享乐的人。”
“你也该贪图享乐了,一直兢兢业业可不好。”朝着曹宗挤眉弄眼,霍嬗意有所指的说道,“你这么爱兵如子,你岁数还这么小,那哪合适啊!”
曹宗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因为在年龄方面来看,霍嬗的岁数比他还要稍微小一点。
只是他也明白霍嬗的意思,说到底就是和太子走的太近了一些,这个时候也需要注意点低调了。
霍光是无比谨慎的性格,知道不适合继续留下来,就迈着精确到厘米的步子离开,一步不会多、一步不会少,可以清楚的知道走了多远、走了多少步。
曹宗也忍不住打趣着说道,“你那叔父实在是太谨慎了,你要是有你叔父一半的谨慎,将来就该成为大将军那样的人物了!”
大将军卫青也可以说是臣子的典范,功劳方面自然是不用说了。可是有着那么大的功劳和威望,也一直保持着谦逊、恭谨的态度,不会被皇帝猜忌。
不管是被皇帝重用,或者是被皇帝闲置等等,也从来都不会有半句埋怨,这简直就是皇帝最为喜欢的臣子该有的样子了。
“真要是像大将军,那我可得憋屈死!”霍嬗挤眉弄眼的说道,“你倒是该学学,你到底是平阳侯,比我冠军侯府更是长远。”
曹宗就小声劝道,“君侯,我们弟兄用不着说假的。有些事情你我也明白,总不能仗着家世、陛下的信重就横行不忌吧?多少重臣的下场,你不明白?”
这话肯定没有任何的问题,上一个前车之鉴就是周亚夫,刘家皇帝的刻薄也是不用怀疑的事情。
霍嬗自然也心里有数,就笑着说道,“所以有些时候我就想着等我打完了匈奴,到了陛下厌弃之前就死了,那才算是最好不过。”
曹宗就纳闷了,“你就舍得现在的富贵?再者现在还有无忧,你也该为他考虑,你总是该教好孩子才行。”
不愧是第六代平阳侯,这就是贵族的一些底蕴了,想着的还是家族传承等等。而霍嬗这个‘暴发户’,显然就想的没有那么长远了。
听到曹宗这么说,霍嬗也忍不住乐了,“你这么一说倒也是,我要是死了的话倒是一了百了,只是孩子以后能不能守住家业那就难说了。”
“就是如此!”曹宗颇为感慨的说道,“想必你也和我一样,死也就死了,就怕辱没了祖辈留下来的基业、坠了祖上的威名。”
这也没任何问题,霍嬗是冠军侯,单单‘冠军侯’这个爵位就是无上的荣光,自然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要是做不好一些事情就是贻笑大方、遗臭万年。
而曹宗自然对此更加的有感触了,平阳侯传到他这里是第六代了,在大汉开国列侯之中能够有如此传承的可不多了。
他要是毁了祖上攒下来的家业,那就算是死了都无颜去见列祖列宗。
对于曹宗来说,他不只是要保证自己有出息、不能被赶出权力中枢,也要培养好子嗣等,爵位还是要一直传下去,这才是他最大的职责所在。
对于曹宗的一些感触,霍嬗有一定的感同身受,只是显然也不会想那么多。
霍嬗左右看了看才说道,“过两天到了东海,你少在陛下面前出现,要不然徒增被骂的风险。真要是因为一些小事惹怒了陛下,那就不好了。”
曹宗瞬间明白霍嬗的意思,担心的问道,“你不看好这一次能够找到仙山?”
霍嬗有所保留,说道,“我自然是想要找到仙山,只是这样的事情谁又敢保证!”
话也根本就不用挑明,大家实际上也都是心知肚明的。现在想要找到仙山的痕迹实在是太难,这几乎就是虚无缥缈的事情。
可是皇帝执着于此,真的要是再次失望而归,皇帝迁怒别人的概率就是比较大的,哪怕曹宗是亲外孙,都有可能因为一些小事被责怪。
曹宗也不免开始紧张起来了,“真要是如此的话,你又如何?其他人都可以躲,你肯定是躲不掉。”
这一点大家都非常清楚,皇帝的第一近臣到底是谁,这根本就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事情,皇帝一旦开始迁怒,霍嬗肯定就是跑不掉的。
别看霍嬗是皇帝的近臣、非常受喜爱,只是相比起皇帝的那颗寻求长生的梦,霍嬗实际上也就是不值一提罢了。
霍嬗就笑着说道,“这又有什么?真到了那时候,这和我也没多大关系,毕竟这么些年也没少跟着陛下跑空。”
听到霍嬗这么说,曹宗忽然间也觉得非常有道理,好像确实没必要担心霍嬗。
原因也非常简单,说到底就是在寻求仙缘的道路上,皇帝失败了也不只是一次两次而已,都已经有些见怪不怪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霍嬗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者,他和皇帝失败的次数是旗鼓相当的,这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失败,这也是霍嬗的失败。
其他人用一些招数可能没什么用处,只会让皇帝生厌。但是霍嬗就不一样了,他可以和皇帝一起探讨失败的经验。
对付皇帝,霍嬗还是有些心得的!
第259章 馊主意之王
越来越靠近东海之滨,不只是霍嬗比较紧张,很多人都会跟着一起紧张。
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帝未必会因为没有寻找到仙缘就暴怒直接杀人。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被皇帝记恨,那么秋后算账是跑不了的。
这就是伴君如伴虎,如今的皇帝就是那种将一个人的价值给榨取完了,或者是完成了某些特殊使命之后,那就会翻脸无情。
霍嬗自然也会有些紧张,只是用不着战战兢兢,用不着如履薄冰,他还是有些心得和经验。
看着远处的大船,霍嬗眉飞色舞,“陛下,这么大的船肯定是能出远海。”
刘彻对此倒是不置可否,“安排一下,除了随行官员、将士,其余人等陆路北上。这些事情用不着朕吩咐你,去安排一下。”
“让曹宗率人北上。”霍嬗干净利落的给出建议,“他还是缺少历练,我越发觉得他久疏战阵了,得带领大军远行千里才好。”
刘彻盯着霍嬗,头疼的说道,“朕和你说过,真要是去打匈奴,曹宗未必就会出阵。”
“那就想办法罢了丞相,让他戴罪赎功。”霍嬗的馊主意又出来了,“只是丞相这些年也没带过兵了,不过好歹也是老将,问题应该不大。”
旁边的霍光、金日磾等人整个人都麻了,堂堂大司马骠骑将军现在在‘进谗言’罢黜丞相,理论上来说丞相可是百官之首,那可是正经三公。
可是现在倒好,冠军侯为了打仗,想出来的歪主意就是将丞相给贬黜,然后调到他的麾下领兵,这是正常人能够想出来的主意?
“丞相不行,朕留着有用。”刘彻也是无奈,霍嬗不是第一次提出这馊主意了,“现在你们卫霍两个大司马、一个丞相,本该是同心协力。”
霍嬗不太认可,“反正丞相在任上也没多少建树,还是让他去军中最好,还能打仗。陛下,现在卫霍太强势,我和大将军不好动,就废了丞相!”
看着霍嬗那一副伟光正、忠心耿耿的样子,刘彻忍不住拂袖而去。他不觉得霍嬗是在装傻充愣,而是真心想要这么做。
公孙贺一直都不想当丞相,在丞相这个高危的位置上也确实没有建树、沦为皇帝的应声虫。但是这就行了,这就是刘彻对公孙贺的要求,这就是最好的丞相。
至于卫霍出了三个三公,现在看似是权势滔天,但是刘彻才不担心什么。
公孙贺是他的应声虫,卫青对他忠心耿耿。霍嬗就更加不用说了,屁股还没抬,皇帝就知道这小子要放什么屁了。
两个大司马、一个丞相,看似是让卫霍集团的声势达到了顶点,但是这也就是皇帝直接掌控内政和军事的工具人,这三个人就是最好的刀了。
霍光看了一眼霍嬗,小声说道,“嬗儿,慎言!”
“那我让陛下将叔父调进军中,我给叔父谋求些军功。”霍嬗歪主意又有了,“上官桀、上官安想要封侯没事,但是他们到底隔了层关系。”
旁边的金日磾就忍住不出声了,实在是这位冠军侯的一些思维方式和寻常大臣不同。
霍光就急了,“嬗儿,我哪懂什么军事,我又没领过兵、打过仗!”
“练,多学多看,说不定就行了。”霍嬗就颇为忧心的说道,“叔父现在虽然是九卿,只是没有爵位。叔父不为自己想,也要为霍禹想!”
这一下霍光说不出话来了,儿子就是他最大的软肋。身上没爵位对霍光来说没问题,但是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有爵位。
当然以后霍禹在霍嬗的关照下肯定会有机会,但是自己努努力,霍禹以后就轻松了!
看到霍光在思考,霍嬗看向金日磾,“光禄大夫,要不你也考虑考虑,我给你安排到军中为校尉?”
刘彻身边有两大人工智能,一个是霍光、一个是金日磾,这两人都是谨小慎微的性格,在皇帝身边十几年、几十年都不会犯错,所以深得信任。
尤其是金日磾更是惹得不少大臣怨恨,觉得他们都是根正苗红,反而不如金日磾这个匈奴小儿受信任。
金日磾没有想到引火烧身,连忙说道,“冠军侯说笑了,我夙来不知兵事。只是陛下若是下令,那自然也就遵令。”
看看,不愧是霍光的知心好友,说话做事都是不留任何破绽的。
虽然很多人是挤破头都想要得到霍嬗的提携,但是霍光、金日磾对于这样的机会未必就是动心,主要就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本事。
而且对于现在的位置也非常满意,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规划,所以真的没必要被馊主意之王牵着鼻子走。
因为有些人就是有恃无恐,出的一些主意简直就是在砸人饭碗。
霍嬗显得有些遗憾了,本来还想要看看这两位历史上留名的托孤大臣有没有进一步被挖掘的潜力等等。
可是现在看看,他们根本就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好意,对于打仗之类的事情,他们看起来显然也是没有太多的热情。
没办法,并非每个人都是好战的,不是每个人都向往着在战场上博取军功、封候拜将,哪怕是在大汉这样一个崇尚军功的年代。
馊主意之王被嫌弃了,但是他也不生气,本来也就是有枣没枣打两杆的事情。霍光也好、金日磾也罢,本就没指望他们从军。
这两人更多的天赋是在内政方面,这是政治高手。虽然不至于对于军事一窍不通,但是也没必要耽误他们的一些发展,还是继续留在皇帝跟前。
霍嬗开始忙碌起来了,哪些人能够登船,船队如何航行,剩下的人怎么办。这些事情还是要安排好才行,好在此前大家也基本都知道自己的位置。
曹宗算是松了口气,这几天不用在陛下眼皮子底下出现了,不用遭遇无妄之灾是一回事,而且这不是刻意逃避,这是身负重任。
“我去领兵北上,你且注意一些。”曹宗压低声音,小声说道,“陛下最近没少让人试探我,肯定也是有所察觉了。”
霍嬗忍不住吐槽说道,“没多大的事情,说的好似阴谋造反一般。你收敛一点就好,陛下还不至于因为这些事情责罚太子和你。”
曹宗自然也就尴尬了,因为霍嬗的话一点都不客气,可是也是事实。
和太子走的太近了,哪怕没有什么阴谋之类的,但是依然不太好。说到底就是皇帝不许太子接触军权,曹宗这个领兵大将做的有些出格了。
实在是因为曹宗太想上进了,大概也是觉得皇帝的岁数越来越大,再加上太子这些年的地位和威望等等,都是值得曹宗信任。
这可不是烧冷灶,因为刘据的地位稳固。曹宗这么做,只是因为想要更进一步。
年轻一代的列侯、哪怕是壮年的将军,都会因为霍嬗的存在感觉到巨大压力。不求超过他成为以后的军方第一人,但是第二人可以争取一下。
看着曹宗骑马离开,霍嬗也忍不住笑了笑。
曹宗确实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卫霍,但是这到底也是太子刘据的支持者。
为了以防万一,为了避免一些最为极端的情况出现,该保住刘据的一些实力,那么么还是需要努力的去保住。
这和霍嬗忠诚于刘彻没有冲突,毕竟他肯定不会看着那种极端的情况出现。一旦出现一些苗头,那自然也就要去扼杀。
为此他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了,只不过有些事情可能是其他人根本就不会知道的。
这大概也是一种默默的做好事,这是一种‘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直接将一些风险在萌芽状态就给彻底的扼杀了。
安排好一切之后霍嬗登船,刘彻忍不住打趣,“又想要蛊惑朕身边的人去军中了?”
霍嬗看了看四周,恶人先告状,“无非就是说笑,怎么就传到陛下耳朵里了?”
刘彻就颇为无奈的说道,“你一点都没长进,除了打仗你还会想些什么?朕早就和你说过,打仗的事情不能只想着出兵。”
“朕问你,若是内政不稳、政局不平,如何能让你出去打仗?”刘彻苦口婆心的说道,“真到那种情况,是不是该让你在长安领兵镇守?”
霍嬗点头,不过他的话让人七窍生烟,“陛下,道理我自然明白。只是陛下英明神武,哪会到那个程度。再说了,他们也没那么大的本事为陛下分忧。”
上一篇: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