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第213节

  一方有名,自以为在为大义、为正统、为大汉百姓而争。

  一方有钱,为商徒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权力,为眼前的利益而争。

  饶是两派为公司的存在吵得不可开交,沓氏城的普通百姓只当作热闹看去,比起士人嘴里高高在上的生民疾苦,商徒手中的黄澄澄的钱币更为诱人。

  事实也正是如此,无论两派如何争吵,东洋公司还是如期成立,并且正常运营,稳定的犹如公司大楼附近的常有孩童光顾的硕大木轮那般,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大楼内,意气风发的主事胡器正在翻看公司的经营数据,他去年做出的投资举动,为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带来了令人眼红的现金流,而今沓氏,人人听闻胡器之名,皆要竖根大拇指,赞一声经营有道。

  “掌柜,襄平有书信送来。”

  就在胡器扔掉书册,端起酒壶小口喝着,脑子里幻想今夜去何处过夜时,门外的小厮声音将他的幻想霎时间打破。

  “拿过来!”

  听闻襄平二字,胡器身子瞬间板正,端起架子朗声道。

  随着胡器的声音传出,房间木门被轻轻推开,小厮恭敬的将信函交予胡器,便就在其人不耐烦的挥手中,小步退出。

  眼睛先是在信函字体上一扫,熟悉的字迹,这是属于公孙度的,胡器在这方面很小心,做不得假。

  忽地他瞳孔一缩,被上边内容震惊。

  “船队....冀州渤海郡....保密?还有这些物资,这是要打仗啊....”

  胡器很敏锐,光是从转运的物资就能判断出这趟出船的目的所在,但他很快就被一股兴奋情绪所笼罩。

  胡器弓着身子,以手捂住脸庞,指缝中透出那不明的笑声:

  “呵呵,这可真是,好机会啊!”

  胡器一直期待的,便是脱离商贾身份,找到登上属于诸侯大戏的舞台的机会。

  此次渤海郡之事,虽然胡器看不清全貌,却也清楚自己的东洋公司所为,乃是计划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有了第一回,将来便会有更多的机会,让他展露才华,向世人证明自己。

  “哈哈,好!打得好!”

  胡器将信纸拍在面前的小桌上,激动的站起身来,来回走动,脑子不停运转。

  “既然是密信,那么此事极有可能是郡府密谋,不能公之于众,所以才交予我这样的私人商贾。

  嗯嗯,也对,我等运货,不过是去做生意的,打仗,与我等有何关系?”

  胡器很快便就意识到,这次乃是公孙度对他掌控下的东洋公司的一次考验,若是办的好,将来这般的机会定然少不了,同时他胡器在公孙度面前的信任度也会上升几个台阶,届时说不定也能如糜竺一般,进入郡府为官!

  “来人啊!”

  想到这里,笑得嘴都要裂开的胡器朗声喊道。

  “掌柜的?”很快一名待命的小厮来到门前,探出脑袋小声询问。

  “唔...”刚想出声的胡器忽地收声,想起此事机密的他,轻轻收回伸出的手掌,摆摆手道:“无事,收拾一下,老爷我要出门,嗯,去码头客栈!”

第276章 好东西

  胡器眼看着小厮离去的身影,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这口气很长,像是要把那些激动情绪全部吐出去一般。

  打开东洋公司三楼的木窗,海风迎着窗棂而入,吹得胡器眯起眼睛,楼下的行人熙攘,车水马龙,竟然比去年还要更加繁荣几分。

  看到这幅场景,胡器脑子里浮现出自己涉及到的渤海难民转运业务,顿时有了结论,多亏了黄巾窜入渤海郡,使得冀州地界也不消停,而今沓氏的新人豪家多是冀州人士。

  “啧啧,股票又得涨了,不知道这一次,会有多少肥羊入场?”

  想起那些空有财货,而毫无商事才能的世家子弟,这些人可正是沓氏股票市场繁荣的养料,沓氏有多少人一夜暴富,与之相对应的,便会有数倍的一夜破家,对此深有感触的胡器禁不住自语道。

  战争,对身在战场的民众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同时,对远隔千里的沓氏城而言,却是一次发财机遇。

  去年还不明显,渤海周遭经过一年的变乱,幽、冀、青的豪富人家今年都已经认识到一点,中原太平的日子不多了,当今天下,唯有公孙度统治下的辽东,彰显了罕见的安泰气象。

  与这种意识相对应的是,渤海洋面上跑船的船主数量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

  多亏了公孙度的先见之明,青州的造船业以及本地的船主并未被席卷青州全境的黄巾之乱波及,这些幸存的船主,与渤海郡、幽州沿海地区的船主一起,参与到这场转运移民的发财之旅上来。

  新式的帆装使得渤海之上的海船能够更有效率的利用八面来风,加上渤海天然的风浪较低,以及船主协会毫不藏私的公布航线海图,使得陆地因为战事而显得荒凉之时,渤海之上,却呈现了一种另类的昌盛景象。

  恐怕就连公孙度自己也没有料到,海图的对外公布,以及最新式的指南针普及,以及观星术的对外传授,对跑船这一事业的重要影响。

  此时人们对大海的恐惧,除了对海上风浪的抵触外,便是对居于大海迷途的无奈,有了海图、指南针、观星术的辅助,内海一般的渤海海民,展现了不输大汉南地的航海热情。

  随着港口石塔的高耸身影映入眼帘,马车便已抵达了经过多次扩建的沓氏港口。

  此时渤海已经冰消,来往中原、辽东、三韩乃至大汉南方州郡的船只尽数汇集于此,一座座有如小城般的船只拥挤在码头,如林的桅杆挥舞,犹如战场上的戈矛。

  不知是心绪影响,马车上的胡器定定看着远处的桅杆许久,真就从中感受到了些许的铁血气味。

  马车不停,很快便就来到了一处建有围墙的码头区,这里是东洋公司的专属,此地已经被公司包买,沦为了东洋公司的私域。

  此时此刻,栈桥上停泊了数艘千料海船,正随着海波荡漾,犹如婴儿摇篮,空中有争相的海鸟飞过,不时有粪便落下,接着便有水手醉醺醺的怒骂响起。

  一股巨大的海腥味闯入鼻腔,胡器轻轻皱了皱鼻头,而后瞬间恢复原状,他站起身,踏步迈入了酒气氤氲的客栈之中。

  “让沓氏休整的船主前来见我。”

  胡器的脚步不停,似乎丝毫未受这些满身酒气的顾客影响,他知道这些满身酒气的水手看着醉醺醺,到了海船上,却是个个好手。

  进入客栈二楼,来到了属于管事的房间,胡器习惯性的翻开账簿检查起管事们的成果,看着前来见礼的管事眼皮直跳,直以为此次是胡器的突击检查。

  没让胡器等多久,留在沓氏休整的东洋公司所属的船主尽数到齐,待见到胡器,皆是眼露惊奇,继而恭敬行礼,口称掌柜。

  胡器看着这些皮肤黝黑、眼神清亮的船长,暗自点头,这些人并未像那些不知节制的水手一般,上了岸就陷入酒水带来的刺激、以及妓女带来的欢愉之中去。

  这些船主从前都是些渤海、东海洋面跑船的船主,熟悉各地海况,一辈子待在海船上的时间远多于陆地。

  东洋公司所属的船主都是从上次征伐马韩的行动中吸纳,这些人多数手里还掌控着公司股票,算是东洋公司的股东。

  所以胡器对待他们不同于其他人,屏退左右后,热情的邀请船主们入座,口中直言道:

  “诸位皆是公司股东,在下也就不瞒诸位,太守有令,我公司的第一单大生意来了。”

  “什么?来自府君的命令?”

  “真的假的?府君给我等下命令了?”

  话语一出,顿时引起在场船主的注意力,直接来自公孙度的命令,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经过长时间的宣传,渤海之上跑船的船主谁人不知公孙度的大名?

  不说那被众人直接引用的公孙帆,还有源自公孙家秘传的观星术,以及那些据说源自洛阳宫廷的海图,皆是经公孙度之手流传于船主之间。

  否则,就算再过千年,这些靠自己钻研航海术的船主们,也不能像如今一般踏海涛如平地,入深海而若归途。

  如果说商徒们对公孙度的推崇,大多源于利益牵扯,他们的身家大多系于公孙度为代表的辽东郡府之政策,公孙度一朝倾覆,这些而今呼风唤雨的豪商们,恐怕也会落得被人分食的下场。

  那么船主对公孙度的敬仰,就有些授业之恩夹杂其中了,船主们视为珍藏的渤海海图,视为传家手艺的观星术,这些日子里不值钱般的向外传授,虽说是通过那劳什子船主协会,但凡有见识的,也都知道,源头还是在公孙太守。

  而今渤海周边,无论沓氏,还是辽东,最热门的职业就是船主了,经过技术迭代后,跑船的风险大幅度的降低,收益却是成倍的增长,使得无数沿海子弟投入了跑船生涯中去,期望能够在这财富热潮中,分得属于自己一杯羹。

  收入大幅度增长后,沓氏的船主们,不仅是媒婆眼中的香饽饽,也是各地钱庄的优质客户,社会地位远超从前。

  可以说,船主能有今日的待遇,皆是拜公孙度所赐。

  所以,当听说有来自公孙度的命令,众位船主皆是来了精神,好几位直接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的看向胡器,那眼神,看得胡器都有些发颤。

  “千真万确,只是,事涉机密,信件我不便向各位透露。”

  胡器无奈的摆摆手,他也没有料到船主们会如此的热情,说着从怀中掏出信函,指着上边的印信道:“诸位请看,府君的笔迹、印信皆在此处,可以作为凭证。”

  “真的是府君印信,这玩意我认识,家中那地契上也有,我认识。”

  船主们接过书信,互相传阅起来,这些人自觉的没有拆封,只是看着表面上的印信惊呼出声。

  “掌柜的,说吧,府君叫我等干什么?我等皆是受府君大恩,上刀山,下火海,都可去得。”

  “对对,府君有命令,那是看得上我等...”

  胡器眼看船主们的表态,脸上的表情很是精彩,一路上酝酿的说辞都没了用处,好在一切顺利。

  想到这里,胡器微微一笑,抬手叫停这些人的表态,淡然开口道:“呵呵,诸位莫要心急。不过是干些习惯了的活计,渤海上跑船而已。”

  “只是,既然是府君的命令,今次我等就要干得漂亮些。”

  胡器环顾在场的船主们,船主闻言皆是点头。

  “那是自然。”

  他们虽然最近很是意气风发,但论起社会地位,不过是微末的商贾罢了,要与公孙度这样的诸侯打交道,自然是要做到最好。

  胡器说着,竖起三根手指,一边掰动一边说道:“此番转运,目的地是渤海郡。其中涉及到三条航线。沓氏到辽水河口、辽水河口到渤海郡、青州到渤海郡。”

  “沓氏-辽水-渤海郡这一路路程最长,需要即刻出发。动用的海船却是最少,需要的是稳重,且速度要快。这样,赵老,这一趟劳烦您带路跑一趟。”

  胡器看向在场中最为沉稳的赵姓船主,颇为客气的出言道,他可是知道,这位与公孙度可是有过交情,用他正当其时。

  “嗯,这事我接下了,定不负使命。”赵姓船主拱拱手,也不推辞,当即接下任命。

  “除此之外,便是青州到渤海的转运了。我需要诸位在最短时间里组织一支船队,来执行这一次的转运任务。粮船、牲畜船、难民船、这是列表,务必三日之内组织完成。”

  接着胡器看向剩下的船主们,下达了更为艰巨的任务。

  “放心吧,胡掌柜,沓氏而今最不缺的,就是海船了。只要钱给足,多少船都能拉来。”

  当即便有船主打包票道。

  “渤海郡?正好近日有一伙新的船主入港,听说都是些渤海郡的土著,靠着渤海郡的平底船,竟然敢横渡渤海,还能抵达沓氏。此次正好与他们接触,这些人熟悉渤海郡的水文,说不定会有奇效。”

  有人闻言,顿时想起近些日子沓氏新来的船主中,不乏有源自渤海郡的。

  “青州更不用说,那地方都跑熟了,横渡渤海也不是第一次。”

  “嗯嗯,没问题...我家小舅子在黄巾当差,港口接洽的事情好办。”

  胡器的话音刚落,这些半股东、半雇员的船主们,自顾自的筹划起了船队名单,围着房间里的小桌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出着主意。

  胡器见状,自觉的退出房门,将这种内行之事交由专业之人。

  “沓氏造船厂是不是刚刚交付一批新船?”

  门口,胡器碰到等候的管事,忽地抬头发问。

  “嗯,正是!那批新船可真是,不仅尖底防倾覆,还有那什么螺旋桨,在海上的速度飞快,听几个试船的后生讲,那船跑起来,真就像个飞鸟似的。”

  管事闻言,想起港口的种种,顿时颔首,说起了这些日子的见闻。

  “既然如此,命这些新船船主,立即出发,以最快速度前往马韩,将马韩驻地内的护卫队调集五百人回来,另外,在三韩之地大肆采购粮食、布匹,立即转运回港。”

  “啊?”管事一愣,没料到胡器突然发出这般命令,继而便被胡器冷冽的目光一激,立刻反应过来,连忙道:“是是,我这就去传令!”

  随着管事急匆匆出门,胡器转身,来到自己的马车上,对着车夫道:“去沓氏钱庄。”

  “驾!”

首节 上一节 213/3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汉:吾乃冠军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