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第127节
“等我们那些粮食收获了,多送些给这六个村庄的村民。”苏尘想补偿一下朴实的村民。
“长孙冲,你们还有几天工钱没有结算?”
“此前结算了两次工钱,就剩最后一次没结算。”
苏尘微笑点点头,拍了拍长孙冲:“好,这几天好好休息。”
……
七日后,此时已进入七月份。
一大早,庄园入口之外围了很多百姓,好像还在议论着什么。
“此路原来由此处通往长安!”
火球般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但丝毫挡不住百姓对这水泥路的好奇。
今日正是明德门解封第二日,此前就有不少百姓隔着路障,好奇的看着那水泥路。
他们都好奇这么大块的‘巨石’路,究竟是如何出现在这里的,又是通往哪里的。
有一部分百姓是知情的,也知道这条路是怎么来的。
不过还是有些百姓完全不知情。也没见到这条路施工时的样子。
老百姓家里是没有马车,他们就沿着水泥路一直走,想看看这‘巨石’通往何处。
苏尘这几日哪也没去,长孙冲与其他几个包工头,两天前就已经将百姓的工钱全部结清。
现在整理账册做最后的总结,管家锦儿在核算修路期间伙食花费。
苏尘在等着他们核算好,打算去趟皇宫。
此前房玄龄说六月之内,山西方向会有三、五万灾民来长安,他现在是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他等不及了,他要去皇宫问问,如果灾民不来要另做打算。
最后他们算出总账,两丈宽水泥路,一里地造价:两万三千贯。
这里面没算碎石和砂子的费用。
没过多久,苏尘带着张龙赵虎四人,前往皇宫。
他要卡着时间,等李世民差不多下朝后,再入皇宫。
……
太极殿,早朝。
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立于百官之首。
此前魏王李泰少有上朝听政,今日似乎有些不一样。
大殿气氛有点压抑,朝堂内鸦雀声无人敢说话!
早朝人数比以往要多,一部分照惯例没资格早朝的官员,也出现在太极殿。
只因为太子和魏王经过这七天的努力,终于把户部这一年多的账目整理查清。
李世民看着那些经过整理,分门别类用小写数字重做好的账册。
脸上表情越来越严肃,账目疏漏最大的是义仓。
李世民看着手中账册,自贞观元年至今,义仓五百多万石粮食不翼而飞。无须多想定是被人转卖。
义仓制度沿用前朝加以改进,乃是作为大唐的战备粮库,赈灾救民之用。
啪!李世民把账册用力一摔,胸口此起彼伏,怒视下方群臣无人敢与之对视。
“一年有余,五百多万石粮食被侵吞,就不怕朕诛尔等九族?”
有些官员小腿已在打颤,只待有人带头认罪,他们立即就会下跪求饶。
“给朕抬起头来,好叫朕看看诸位口有多大,牙有多利!”李世民对下方低着头的众臣大声喝道。
李世民威严扫视众臣,那些心中有鬼的官员顿时感觉,李世民就是在看着他。
承受不住压力,当即就想跪地求饶。
李世民其实也头疼,他知道这些贪污的官员大致有哪些。
有一部分就是崔家的人,如果按照苏尘此前所说,给他们机会将贪污的钱款补齐,便不再追究。
但是崔家已散,他们从何拿出银钱来弥补?
片刻后,李世民深沉说道:
“朕愿给尔等一次机会,凡有犯案人员十日内,主动将中饱私囊之钱粮弥补,朕既往不咎。
此事由太子全权接管,朕当不知情,若敢再犯,必诛九族!”
话落,李世民再次扫视群臣,“诸位可听明白?”
“臣等遵旨!”
太极殿众大臣终于松口气,尤其是那些有贪污的官员。
见此,李世民表情有所缓和,怒气消散大半。
“各部掌管账册大小官员,即日起须使用小写数字登记造册,账目以此为参照。”
李世民拿起案上的账册说道。
“朕知诸位不曾见过这小写数字,此事由魏王负责授学。诸位务必尽心去学,今后朕只认此类账册。”
“臣等遵旨!”众臣恭敬答道。
“青雀,小写数字以及全新做账方法,便由你传授于众大臣。”李世民对下方李泰说道。
“儿臣领旨!”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王德发。
“退朝!”
……
“戴爱卿,你且看看这账册一目了然,日后务必约束户部大小官员,照此账册登记。”
虽然户部也存在贪污现象,这和户部尚书本人虽有关联,算是治下不严。
戴胄本人是不会贪污国库银钱的,这点李世民还是有把握。
“臣有罪,多谢陛下宽宥,日后必严加防范下部,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戴胄接过账册先是告罪,而后翻看账册。那次在庄园听讲课的时候,就有学这小字数字。
但没见过苏尘教给李泰他们做账的方式。
李世民点了点头,“朕知晓爱卿为人为官,朕并未怪罪!”
“诸位,现在时辰尚早,朕欲前往城外。看看那小子所说示范工程是何模样,各位以为如何?”
两丈宽12里地,道路两侧有排水沟,李世民想想就觉得倍感好奇,他要去看看。
最重要的是他想试试,装备马蹄铁后,马匹在水泥路上行走情况,也无须急行奔跑,比马车稍快就行。
苏尘修这条路有想法,李世民同样有想法。
他想修一条通往突厥方向的水泥路,他还有一口恶气没出。
只不过李世民现在觉得,国库还是有点不支。
苏尘修12里路,就向他要了60万贯。
那百里,千里呢?
第121章 陛下,灾民呢?
李世民等人骑马从明德门出城。
刚来到城门口,被密密麻麻的百姓给堵了不少时间。
出了明德门之后,百姓才慢慢变少,不至于将路给堵住。
“辅机,为何时至今日,还有如此多的百姓对这水泥路好奇?”
这条路从开工到现在都差不多一个月,该好奇的不也看了很久吗?
“陛下,此前施工期间,道路两侧设有路障,且城门口这段乃最后浇筑,或许百姓打算踩着水泥路,亲自体验一番。”
长孙无忌从旁解释道。
“所言有理!”李世民点了点头。
嗯?
李世民看见路边有一块水泥制成的石碑,有一部分埋进土里。
上面写着这条路开工时间和竣工日期,总里程以及每一里造价。
那些小写数字他们都能看懂。
不过最后的‘大唐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李世民看不懂,不应该是贞观二年吗?
“玄龄、辅机你们且看看这大唐十一年,是何意!”
两位大臣看完皱眉思索,“陛下,臣大概知晓大唐十一为何意。”
“大唐立国,武德九年,若加上贞观二年,正好是大唐十一年。”长孙无忌猜测道。
李世民点点头,他想起苏尘有说过,以后没有贞观这一说法。
“继续前行吧,待日后再问问那小子。”
……
现在路上还是有一部分百姓,他们走路和现代不一样,不怎么靠右。
所以会造成两个方向的行人相对而行。
只是步行还好,如果是马车赶路,在水泥路上相对而行,估计容易发生碰撞。
李世民他们骑着马行人多,也不好加速。只能慢慢前行。
装备了马蹄铁的马掌踩在水泥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