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娘子,请息怒

娘子,请息怒 第575节

  “知县大人,快请免礼。”

  阿瑜知晓,杜知县能如此放低身段于县界迎接,并非因为她是颍川陈家女,而是因为她是蔡州陈家妇。

  此时,她便代表了王府,是以,无论礼节还是态度皆不矜不伐,不蔓不枝。

  少倾,杜尚意骑着大马亲自在前头开路,浩浩荡荡去往了颍川陈家祖宅。

  这骑马功夫,是杜知县最近才紧急练出来的.齐国官员皆知,淮北之地官员巡视、出行不许乘轿。

  颍昌府虽没这规矩,但杜知县宁愿磨破后股也要改轿换马,自是为了向陈妃展示他虽不在淮北,可依然将楚王教诲记在了心间。

  如此处心积虑的苦心,当然也有些效果。

  至少,数次大声自报家门后,谭氏、阿瑜还真就记住了他的名字。

  回家路途中,谭氏隔着车窗纱帘,往前方望了一眼,不由对阿瑜笑道:“这杜尚意,倒有些诚心。”

  可阿瑜闻言,看了眼前方开路公人,担忧道:“娘,这般排场,有点过了吧?”

  谭氏却道:“这是咱一地父母,他来亲迎,你总不能将人赶回去吧?你爹爹想要低调行事没错,但总要给人留些颜面,以免我儿被人说嫁入王府后,便不认家乡父老。”

  这话初听,没什么问题。

  可其中也不免掺杂一些谭氏的个人情绪在内早年间,因陈家一族只有一个陈景彦以区区知县之职撑门面,在本地世族中已明显露出了衰败之象。

  甚至发生过别的世家侵占陈家田宅之事,正是在当时那种情形下,陈景彦才不得已应下了阿瑜与吴逸繁的婚事。

  彼时吴家有吴维光在朝中任一部尚书,正是如日中天之时,陈景彦的‘不得已’并非看不上吴家,而是因为吴逸繁‘私生子’的出身,在世家中又不是什么秘密。

  陈景彦不过是为了给家里找个靠山,才捏着鼻子忽略了吴逸繁的出身污点。

  到了今时今日,陈家在颍川之盛,已远超当年吴家。

  早年所受屈辱,一朝得洗。

  谭氏自然不抗拒杜尚意这般大张旗鼓的迎接!

  富贵归乡,自当锦衣而行。

  好让前些年那些趋炎附势之辈看清楚,到底谁家才是颍川世家之望!

  而和她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阿瑜的祖母,梁氏.

  午时初。

  省亲车队抵达陈家祖宅所在的柳川。

  祖母梁氏身穿灰色底子彩秀团花大袖衫,头戴嵌玉抹额,梳理的一丝不苟的银发内插金凤簪,亲自站在院门外迎接。

  身后,一帮年龄各异的孙男娣女翘首以盼。

  梁氏身左,站的是一脸和煦笑容的颍昌知府,身右,是留在老家侍奉老母的陈家三郎陈景虞。

  颍川世家中的钟、庾、谢、裴等各家当家人,纷纷立于大门两侧。

  原本,此处应有吴家一席之地。

  可如今.原本颍川最为风光的吴家已成昨日黄花、烟消云散。

  吴家先例,也正是其余各世家恭敬等候一名‘侧妃’的重要原因。

  当今世家,虽清名仍在,却在面对军头屠刀时,毫还手之力。

  眼下齐国政局已逐渐清晰,未来相当久的时间内,淮北楚王几乎可一言而决一族兴衰荣辱。

  因其余世家早年和楚王井水不犯河水,并无交情,如今便是想加入淮北团伙,也缺了契机。所以,他们才表现的如此温顺,想要借陈家这层关系,尝试在这场世间大局中入局,为家族谋福。

  这边,车队刚刚停稳,自有陈家下人上前放稳车凳。

  随后,谭氏、程氏以及阿瑜分别踩着车凳下车。

  前两人下车时,梁氏尚能保持淡定,但看见阿瑜时,老太太稳不住了,抬腿便走了过去。

  陈景虞连忙搀着母亲跟了过去。

  “媳妇拜见母亲.”

  陈家规矩好像还挺大,谭、程两人赶忙行礼,动作标准、态度恭敬。

  “嗯。”

  淡淡嗯了一声,梁氏却未做停留,眼睛一直落在阿瑜脸上,直到走近阿瑜身前一尺处才停下了脚步。

  “孙儿叩见祖母。”

  阿瑜说着便要下跪磕头,却被老太太一把捞住胳膊阻止,随后紧握阿瑜小手,尚未开口已红了眼眶,“好,好,我孙儿长大成人了.”

  阿瑜幼时跟在祖母身旁直长到八九岁才回到爹娘身边,祖孙自是有真切感情在,见祖母动情,不由也红了眼睛,低喃道:“孙儿不孝,数年未曾归家探望祖母,祖母身子可还康健?”

  “出嫁从夫,祖母不怪阿瑜。走,回家!”

  说罢,扯着阿瑜的手往陈家祖宅走去。

  六旬老太,脚步比以往利落有力了许多.跟在后头的谭氏虽方才被婆婆小有忽略,此刻却一点不介怀。

  呵呵,阿瑜是她肚子里生出来的,此刻见女儿风光,她内心喜悦一点不比女儿少。

  当初自己那极有主见的小丫头,如今不但成了她的骄傲,也成了整个陈家的骄傲。

  午时二刻,陈家中门大开,迎阿瑜入府。

  开中门,迎外嫁女,可以说是破格,也可以说稍有逾礼。

  但更破格的还在后头,阿瑜进府后还没来及休息,便被三叔引着去往家祠拜了历代先祖。

  这更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即便当今世家式微,但陈家如此超规格接待一名王爷侧妃,还是让其余世家私下腹诽:这般讨好那楚王,陈家丢了咱颍川世家的脸面。

  想当年,唐皇想求娶五姓七望之女为后,亦不可得。

  再看看如今,一名王爷侧妃,却成了陈家贵人、成了各世家的救命稻草一般。

  哎,世事变迁,令人唏嘘感伤啊。

  可即便再失落,众人也只敢在心里逼逼赖赖,当面无一人不夸‘陈家女秀外慧中,雍容有仪,天生贵气.’

  午时中,陈府开宴,招待众多来宾。

  后宅女宾中,按说以阿瑜的辈份,别说主桌,便是副桌也坐不上。

  阿瑜很自觉的和家中姐妹坐了同一席,数年不见,姐妹间少许陌生感也在阿瑜的引导下迅速消解。

  尚未开席时,远处一位五十许的老妇领着两名尚未疏髻的小娘,站在厅内踮脚四处打量,似乎在找寻着什么人,直到看见阿瑜的身影,不由面色一喜,快步走了过来。

  坐在阿瑜旁边的本家堂妹陈雪霁看见妇人,不由低声提醒道:“哎呀!姨祖母来了,各位姐妹们赶紧收好自己的首饰头面呀,小心被打了秋风。”

  说话间,已从手腕上褪下了碧玉镯子贴身收好。

  同席姐妹顿时如临大敌,纷纷将自己的贵重首饰藏了起来。

  这姨祖母是陈母梁氏的幼妹,两人相差近十岁,多年前,由梁氏牵线,嫁与了彼时颍昌盐铁局务使的独子。

  这盐铁局务官虽听着没那么气派,却是一顶一的肥缺,梁氏也算是给幼妹安排了一个好归宿。

  可不想,姨祖母刚刚嫁过去一年多,公公便得病殁了。

  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境况自然不比从前。

  随后,丁未之难后齐周在颍昌左近乱战,姨祖母夫家历经数次洗劫,终于落了个干干净净,丈夫也因此气的呕血而亡。

  自打那时起,姨祖母便隔三差五来陈家‘盘桓’。

  梁氏心疼幼妹艰难,又觉幼妹不幸皆因自己介绍的这段姻缘而起,是以在自家也挺艰难时,也一直接济姨祖母一家。

  这姨祖母正是把持住了梁氏的愧疚心理,更加变本加厉。

  近年陈家境况好转后,姨祖母见到小辈戴了甚贵重首饰,也敢直接替自家女儿讨要,很是让陈家姐妹们不满。

  果然,姨祖母走近阿瑜这桌,先扫视一眼,见众女头上、手上全干干净净,不由撇了撇如刀削一般的单薄嘴唇。

  紧接,发现只有阿瑜头上玉簪金钗仍在,那双眼睛习惯性的多停留了几息。

  可随后,或许是想起了今日还有正事要说,便强忍着将视线从阿瑜头上转开,挤出一脸肉麻笑容,“阿瑜,还记得姨祖母么!你小时候姨祖母还抱过你哩!”

  终归是长辈,阿瑜起身朝姨祖母屈身一礼,笑道:“姨祖母和我祖母乃一母同胞的姐妹,阿瑜怎会不记得姨祖母呢。”

  姨祖母一听这个,顿时笑的一脸褶子,抬手便要握阿瑜的手,阿瑜仿似无意间抬手,刚好躲过了姨祖母的手,同时从头上摘下两只淮北产的小发卡,笑着看向了姨祖母身后的两名少女,“这是六姐儿和七姐儿吧,多年不见,出落的这般好看,这两只小玩意儿当做姐姐的见面礼吧.”

  说着将发卡递了过去。

  阿瑜方才摘头饰的手非常精准,此时娘家陪嫁的玉簪、叔叔给她的金钗也戴在头上,却偏偏选了这两只。

  “六娘、七娘,还不快谢谢表姐.”姨祖母替女儿收了,没忍住又瞄了一眼阿瑜头上的饰物,笑呵呵道:“还是阿瑜知道心疼姨祖母一家,心善便有好报,才嫁了如意郎君!比那些将姨祖母当成叫花子的人,不知强上多少倍。”

  说这话时,姨祖母还斜斜扫视了一番在坐的众多陈家女儿。

  这一下,把陈雪霁她们也气到了。

  她们几个可听的明明白白,瑜姐儿方才说的多明白,‘姨祖母与我祖母一母同胞,阿瑜怎会不记得姨祖母’。

  瑜姐儿已在提醒了,我家姐妹敬重你,只因你是我祖母亲妹。

  这姨祖母不但没听出阿瑜的弦外之音,还托大拿乔起来了!

  方才没见么,我家瑜姐儿向知府行礼,他都连忙闪开不敢受,你这八杆子打不着的姨祖母却理所应当的受了瑜姐儿一礼!

  阿瑜眼瞧同席姐妹眼中都快要冒出火了,有心赶快结束这场尴尬叙话,便笑着对姨祖母道:“姨祖母,您座位在何处?不然,与我等同坐?”

  这张桌上,能坐八人,此时已满满当当,哪里还有空位给她们三人。

  姨祖母还真有些意动,但见没一人起身让座,只得讪讪道:“不坐了,姨祖母过来是想和你说件正事。”

  “哦?姨祖母请讲。”

  阿瑜面色如常,但心中已起了警惕。

  可即便有所思想准备,却还是被姨祖母的脑洞恶心了一下。

  “阿瑜,我跟你讲,那楚王年少力壮,日后少不了再往家中带别的女人,与其便宜别人,你不如将六娘和七娘带回府。你们是表姐妹,她俩自然向着你,以后你们在王府好歹也有个照应,免得被王妃欺负”

  阿瑜张着小嘴,半天没说出话来。

  见此,姨祖母又苦口婆心劝道:“以后有六娘七娘帮你,那王府还不是说了算?此事对你、对你陈家好处大大.”

  说到这里,姨祖母又以‘好处都让你占尽了’的眼神看了阿瑜一眼,笑道:“阿瑜,你该不会连自家妹妹的醋都吃吧?放心吧,六娘七娘进了府,觉不与你争宠.”

  哟,还玩上道德绑架了!

首节 上一节 575/8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