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美洲风云:温哥华1619

美洲风云:温哥华1619 第194节

  之前在上海滩的见闻,虽然让她长了很多见识,也接触过许多大明的各色人士,但上海滩的秩序,毕竟是被东华外部力量改造过的。

  哪怕仍旧有些阴暗角落,比如工地附近的民工贫民区和靠近码头的红灯区,但是总归有巡警和教会的人努力维持秩序,打击罪恶的和恶习,还算保持了一份现代生活的模样。

  然而在大明帝国的京师短短的一周时间,却让米娜这个一直生活在“现代”的女孩,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黑暗旧社会!

  从通州下船,在来京城的路上,她就在马车窗外看到路旁遍地乞丐和蓬头垢面的百姓,因为不忍心看到小孩子饿肚子的模样,就自掏腰包,让护送他们的卫队长买了几百斤的白米沿途发给乞丐……

  “……米记者!在下知道您是好心,但这些米……根本吃不进他们肚子里的!”

  名叫杜克的卫队长知道内情,劝道:“通州到京城这一片都有乞丐头和恶霸管着,除非我们亲自架锅施粥,亲眼看着乞丐们吃下去,否则没等他们煮熟粥,这些米就得被抢走!

  与其发白米,不如直接去路边的炊饼店买几百个玉米馍馍,遇到人就发一个,好歹能吃进去填饱肚子!”

  “……玉米馍馍?现在大明也开始种玉米了吗?”米娜坐在马车上,好奇地看着骑马在前面的中年卫队长。

  杜克点点头,感慨道:“种了好几年了,玉米真是个好东西啊!虽然不咋好吃,但产量高,耐旱,玉米杆还能喂牲畜!

  这几年北直隶这里不少穷苦人家,就是靠着玉米面挺过了青黄不接的时候。”

  米娜想了想,不解道:那为什么我们一路上还能看到这么多乞丐,他们为什么不种玉米吃呢?”

  杜克嘴角一抽,看了眼这位天真烂漫的东华贵族少女,苦笑着摇头道:“还能为啥?连自己的地都没有,怎么种玉米?

  就算弄到种子种出来了,秋收的时候地主一来,这些就都是人家的!说不定还要倒欠地主的!

  这大明朝的规矩,就是为难穷苦人的!

  越是穷,就越要纳粮交钱,交不起粮,借印子钱,卖儿卖女也要给朝廷交上!

  你看那些跪在地上拖家带口要饭的……原本其实都是有些积蓄的人家,没有积蓄也讨不到老婆,生不出娃娃!

  可就是被大明朝的贪.官.污.吏和士绅给生生逼得变成了乞丐!

  对穷苦人来说,这大明朝,就是十八层地狱!活着还不如死了痛快!”

  杜克的话,第一次打碎了米娜对大明的幻想,她在本土上大学的时候认为大明即便有皇帝有贵族士绅,但还是一个文明古国,而到上海租借地待了两个多月,亲自接触过明朝的士大夫群体后,她虽然对他们的虚伪有些失望,却还没有绝望。

  现在得知天子脚下的士绅官吏,居然都残忍到连一点口粮都不给穷人留……突然有些理解李自成为什么能够攻破北京城了!

  有这样泯灭良知的士绅地主群体,农民能不造反吗?

  不过在回去的路上,李毅翔得知她的想法后,却给出了另外角度的解释。

  “……大明朝的地主,其实可以看做经营土地的农业资本家,而想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他们只能努力适应竞争的规则。

  努力让子弟考科举获得特权和政.治上的庇护,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

  保持对佃户和弱者的残忍……也是一种竞争优势!

  没办法,大明朝的规则就是这样,不够残忍黑心的地主,早就被淘汰了!

  导致大明变成这样的,主要原因不是残忍的地主群体,而是制定规矩的大明朝廷本身!

  在一个没有官位就没有安全感的社会,在一个特权横行的社会,在一个法律沦为一纸空文的社会,怎么能指望占据强势地位的地主拥有良知呢?

  不可能的!

  大明朝又不是他们的,他们只是侥幸钻漏洞的蛀虫而已!

  倾尽全力加入其中薅羊毛,才是理性人会做出的选择。”

  ……

  下午三点。

  李翼翔米娜两人乘坐使馆的马车,回到了京城的十王府胡同。

  这里就是东华驻大明使馆所在,当然,对外这里的官方称呼一直是东华朝贡馆,不过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大明和东华人的关系,除了几个酸儒,也没人会真把东华人当成大明的朝贡国。

  开什么玩笑,大明朝周围的海洋基本被东华人控制,陆地上除了辽东,还有五个掌管着千万两白银的海关和商业租借地在东华人控制之下,这算哪门子的朝贡国?

  大明朝廷被东华人捏住了命脉才是真的!

  这些年不是没有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警惕东华人,还有御史冒死上奏天启皇帝,希望朝廷立刻收回辽东和五个海关租借地,然后大力发展大明的水师,捍卫海疆。

  道理是不错的,但天启还是将奏书留中不发,然后将这名御史踢到地方做官,以平息事态。

  魏忠贤为了保护东华使馆的安全,甚至还派大量锦衣卫在十王府胡同驻守。

  实际上天启皇帝和魏忠贤也明白东华人的潜在威胁,但他们却有不得不妥协的理由。

  主要原因,自然还是银子!

  在天启七年之前,后金虽然退往蒙古,但这并不意味着大明朝廷的财政就宽裕起来了,事实上接踵而来的就是陕西山西甘肃连续几年的大旱!

  大片原本供应西北边军的农田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光光赈灾加上供应西北边军的粮草饷银,就花掉了海关银收入的三分之二!

  这是不得不花的银子,否则饿肚子的西北边军就要造反了!

  此外编练火器新军,赈济湖广水灾,发放官员欠薪,防备蒙古偷袭……林林总总,财政不光没好转,反而又出现了亏空!

  最后每年还要用海关关税做抵押,向东华人的银行借钱度日。

  在这种情况下,天启皇帝和魏忠贤怎么可能随便与东华人撕破脸?

  当然,最关键的是,天启皇帝、魏忠贤,还有内阁首辅方从哲这些能决定大明朝廷走向的大人物心里都清楚,以现在大明的实力,根本无法承受与东华人关系破裂的代价!

  直白地说,军事上就是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北伐一战,高大帅以两万精兵就将后金精锐击溃,老奴连辽阳沈阳等老巢之地都不要了,直接逃往蒙古躲避锋芒!

  这种实力,就凭大明的那十几二十万旧明军和两万被东华人一手扶持起来的火器新军,如何能赢?

  打不过,还要为了面子硬要撕破脸,那是蠢货才会做的事,天启皇帝不是蠢货,当然不肯拿大明的社稷宗庙冒险。

  ……

  使馆内,一栋东式别墅的二楼书房里,正埋首在一堆文件里的李仁军听到推门声,抬头便见到了这一对年轻人。

  “……回来啦!自己找地方坐!等我一会儿,我看完这份本土通报的。”

  “不用客气李叔,我们俩就是闲着没事,过来找你说说话。”李翼翔笑嘻嘻地拿起茶壶给米娜和自己倒了杯水,然后瘫坐在了沙发上。

  瞥见他的模样,李仁军哪里猜不出来这小子有话说,于是放下笔笑骂道:“臭小子,别跟我来这套!有屁就快放!老子忙着呢!”

第330章 吉龙岛号再临

  “……什么?你们想采访魏忠贤?!我没听错吧?”

  李仁军听完两人的请求,眼睛瞪得老大,手上的铅笔直接掉在了桌面上。

  李翼翔见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咬牙道”“是这样的李叔,你看……娜娜她不是《每日新闻报》的记者嘛!

  这几天她已经采访了不少京城的人物,要是她能做一个对魏忠贤的专访,肯定能……”

  李仁军抬手打断道:“得了!你们知不知道魏忠贤在大明的权势有多大?我现在想见他都要提前预约!

  还专访……你们以为大明真正的大人物那么好说话吗?

  你要是想采访不管事的内阁首辅方从哲,我也许还能安排一下,但是魏忠贤不行!”

  说完,李仁军站起身,走到满脸失望的米娜面前,向她解释道:“娜娜,不是我不愿意帮忙,而是现在我们和大明的关系……比较微妙!

  魏忠贤权倾朝野,就跟他的外号九千岁一样,现在大明除了天启皇帝之外,就数他最大!

  我们和大明之间的海关租借地协议、贷款和军购合同,还有移民事务,都要他点头才行……我不能冒这个险!”

  李仁军这些话并不是推脱,而是实情。

  自从天启三年魏忠贤斗倒了东林党,基本掌握了朝堂,这位原先对李仁军比较客气的前市井混混,对他态度也慢慢变得冷淡傲慢起来,

  虽然看在东华人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银子的份上,魏忠贤没有做出什么过份的举动,反而加强了对使馆的保护,但也别想他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到东厂门口亲自迎接了。

  李仁军想见对方,虽然不至于提前几天预约那么夸张,但是提前打招呼却是必须的……而这已经算是整个大明独一份了。

  到了天启七年的现在,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势力毫无疑问地掌握了大明这架庞大的帝国机器,数千万上万万的大明百姓的命运就掌握在手上,魏忠贤没有丧失理智,已经算是头脑冷静的了。

  权力就是那么让人着迷,而掌握亿万人生死却没什么制约的权力,就更加是一剂猛药,很难有人不受影响。

  李仁军反正觉得魏忠贤这几年是越来越飘了……而为了不造成个人因素所造成的外交灾难,如果没有必要,他现在也不会随便去找魏忠贤,万一见面的时候哪句话没说好,惹恼了这个权力滔天的老太监?

  虽然李仁军和东华都不怕和大明撕破脸,但是这总归是没有必要的事情。

  李仁军没有余地的拒绝,让两个年轻人都很失望,尤其是李翼翔,他之前已经把牛吹出去了,现在没有做到,更加觉得尴尬。

  倒是米娜善解人意地开口道:“没关系,李叔叔,是我们没有考虑周全……既然这样,那我就去采访那个首辅吧!”

  李仁军点点头,笑道“……好!我这就给你安排!魏忠贤那人其实也没啥文化,采访他确实不如采访方从哲……不过方老头现在老得不行,还患上了耳背的毛病,早就不管内阁的具体事务了,你就跟他随便聊聊吧!”

  他说完,想了一下,又转身拿起桌面上的那份通报,对二人说道,“…….你们来得正好,刚刚送来的消息,吉龙岛号四天前刚刚到了复兴港,预计会在那里停泊二十天,你们如果想乘坐她返回本土,最好在十天内出发,不然就只能在等夏天的时候了……”

  “我看看!”李翼翔连忙接过通报,上面果然写着吉龙岛号于4月2日到达复兴港,东江管委会通知各部门的返航人员尽快赶到复兴港。

  “娜娜,怎么样?你想回去吗?”李翼翔转头询问道。

  米娜犹豫道:“现在就回去……太早了吧?我的专题报道才做好了三分之一。”

  李翼翔想了想,说道,“那就等夏天的时候在坐吉龙岛号回去吧!不过……我觉得我们可以去复兴港那边看看,采访一下登船的新移民,然后去辽东的战场旧址看看,说不定会比单纯地采访大明的人物更有意义!”

  李仁军听到这话,心里一动,也说道:“小翔说的没错,娜娜你确实应该去辽东好好走走,那里才是真正的英雄诞生之地……”

  ……

  1627年4月的金州半岛,已经是一片绿意盎然勃勃生机的景象。

  复兴湾内的复兴港,也是一如既往地千帆竞发,各类船舶络绎不绝。

  作为目前东北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工业最发达的港口,除了冬季的三四十天的封冻期,几乎每一天都有大批商船运来粮食、棉花、矿石和木材等原料,然后再从这里运走武器,棉布、食盐、罐头和各类铁器等商品。

  繁荣的贸易让这座城市迅速富裕了起来,各个工厂在不断扩充产能,这里的人口也在迅速增长。

  而随着后金退往蒙古,辽西走廊重新和辽东打通,大批大明直隶山东地区的明人移民通过陆海通道涌入辽东各地,让东江管委会的人口规模达到了八十几万之多!

  复兴港作为东江管委会的所在,人口也突破了十七万,成为东江管委会人口最多的城市。

  十几天吉前龙岛号到港后,来自大明和朝鲜的船只也明显越来越多,抛开那些正常做生意的商船,多出来的船只大多是注册在东江管委会的各种客船,船上的乘客也基本是准备乘坐吉龙岛号前往本土的新移民。

  “……近仁兄,这东华鲲鹏巨舰果真如你所言!在海上如同山岳一般!

  东华之工匠莫不是掌握了什么鬼斧神工之技?怎能让这般大的铁船航行于大海?”

  一艘船身上刷着“S丁0224”编号的250吨蛟龙级武装运输船甲板上,二十岁出头,身穿青色儒服,来自济南府的秀才孔益之仰着头看着停泊在码头的吉龙岛号,满脸吃惊。

  在他身后,一位同样身穿青色儒服的中年人廖近仁笑着解释道:“东华人此前数百年久居于北冥苦寒之地,若不是凭借着善于这等工匠之术,也撑不到拓殖新洲,返回中土了!

  不过这营造工匠之术终究是末流,东人不尊名教,不施圣人教化,一味用兵用强,内部又兴盘古邪道,崇敬鬼神,排斥我儒门中人……恐怕终难长久啊!”

首节 上一节 194/2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