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风云:温哥华1619 第269节
当一个王朝内部充斥着贪.官.污.吏,特.权阶层肆无忌惮地挤占普通人的生存空间,却不承担义务,最高决策者昏庸无能,看不到严重的社会危机,普通百姓对朝廷深深绝望,恨不得掀翻它……
这样一个帝国,恐怕也很难称得上先进和文明,在战争中输给野蛮人,也并不太令人惊讶,与其说明朝是败给了后金,不如说是明朝败给了自己内部的蛀虫和吸血鬼。
这也是所有君主专.制王朝面临的问题,皇帝需要爪牙和官.僚治国,但是爪牙和官.僚的贪欲是无穷的,而且还会快速地自我繁殖,最终必然侵害百姓的利益,从而导致王朝覆灭……”
说着他低头看了看有些懵懂的朱淑英,“……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君主立宪制,就等于把国家的统治权,永久地承包给了议会和责任内阁,由民.选的议会和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内阁行使统治,再由各方势力在宪章的规则下,通过博弈后形成稳定的权利和利益的均衡……”
小女皇努力理解了一会儿,然后摇头道:“不明白……”
“……等你再过两年就明白了!”
张家伟也不强求,而是朝对面的鲁择走过去,低声道:“老鲁,我这次回本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所以想把手上的产业交给你照顾……”
鲁择一愣,随后恍然笑道:“……你可是个大富翁啊!就不怕我偷偷转移资产?”
张家伟嘿嘿一笑:“不怕!我给政经学院和会计师协会都捐了不少钱,有他们看着,不怕有人偷我的钱!”
“合着你都想好了,就准备让我白当保姆啊!”鲁择不满道。
他知道张家伟这些年陆续买入了辽东和大明的一些矿山,还重点投资了十几家大型工业企业和航运企业,以及几家农业开发公司。
如果再算上他在东方基金会的份额和在本土的投资,这家伙很可能是共和国排名前三十的有钱人……当然,鲁择自己也不差,同样也是最富有的那批人。
“……我只能保证会公平对待每一家东华企业。”鲁择考虑一下,主动承诺道。
“这就够了!我在太平洋银行给你闺女开了一个账户,每个月一万,算是我给她的压岁钱吧!”张家伟笑着点点头。
两人随后默契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随着东江管委会的经济快速发展,许多最初参加远征舰队的开拓者如今都收到了丰厚的回报,不过元老公民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本土之外的殖民地工作和服役不能连续超过十年,在管委会主任和委员等重要工作岗位上不能超过五年。
因此如何在回本土后安排自己在海外领地置办的产业,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虽然海外领地基本有完善的公司和产权法律,也有初步成型的经理人规范,但人走茶凉这个规律也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在殖民领地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标方面,更是需要考验公司的影响力。
刚刚张家伟拜托鲁择照顾自己在东江和大明的产业,其实也只是要求公平竞争,鲁择也是看在张家伟背靠高文亮和陆军,便宜岳父又是农业执委柴国富的面子上答应了下来,否则一个月一万对鲁择来说,真的只是九牛一毛。
……
八天后,6月5日,中午。
新洲共和国联合航运公司的第一艘远洋蒸汽邮轮,排水量高达4000吨的“信使号”终于如期抵达了复兴港。
这还是第一次有本土的远洋蒸汽邮轮到访复兴港,听闻消息,至少有五万市民赶到码头围观。
见到“信使号”黑色的钢铁船身和冒着白色水蒸气的三根白色大烟囱,人们兴奋地议论着。
“好大的船啊!这一次能装多少人啊?”
“……这还不是最大的船,你们没见过那艘白色的吉龙岛号,那才是真的像座山一样!”
“……听说大明女皇上就要坐这船去新洲大陆?”
……虽然大半年前来自本土的报纸就刊登了这艘船的照片,但是模糊的照片和亲眼所见,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众人还是忍不住感到惊奇。
“……林主教,此船唤作邮轮船?可是通邮之意?”码头旁边的海关大楼二楼,换上了一声黑色改良汉服的刘宗周向身旁的林恩询问道。
林恩抬手遮住炽热的阳光,打量着码头里停泊的黑色轮船,点头答道:“是的,信使号速度很快,可以快速运输邮件和货物,也可以载客,本土航运协会给她的定位是大型载客邮轮,每次可以运输两千人,现在应该才下水三艘。”
“……东华匠人之技艺,真是巧夺天工啊!”
刘宗周叹息一声,这七八天他在复兴港的所见所闻,真是给了他许多震撼——工业区钢铁厂林立的烟囱、公立小学的课堂、西山大学城里充满朝气的年轻学子……但都不如这艘停泊在码头的钢铁巨舰,来更强烈更直观。
似这等巨舰,即便不安装火炮,仅以自身重量冲撞,恐怕都能将寻常的风帆造船撞进海底,更别说东华人还有传说中的铁甲舰了!
有如此强大的战船,大海必将是东华人的……
林恩希望能把刘宗周转化为一个亲东的儒家大师,便耐心解释道:“……刘教授,这不是单个工匠的手艺问题,而是标准化的思维和对机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整个船舶工业的系统工程。
一名工匠的操作再熟练和精细,也无法比拟水压机和车床的精度和标准……”
“……”
刘宗周默默点头,他发现自己越了解东华,就越是感觉自己白白活了五十多岁,蹉跎了许多光阴。
昔日阳明先生为了实践朱子的格物致知,对着柱子格了三日三夜,一无所获,最终放弃格物,转而探寻人的内心,固然取得了许多成就,却也错失了格物一道的门径。
东华人如今所建造之巨舰,不正是格物的学问得到极大发展的体现吗?
如果当初阳明先生能运用东华人的实证主义、科学精神、逻辑学和概率学等方法,大明何愁有今日的局面?
一旁的林恩不清楚刘宗周的具体想法,不过看他的神情,也猜到了他的内心已经有些动摇。
通过过去两年多的论.战,“东学”总体上对儒教是取得很大优势的,但具体负责这场论.战的林恩很明白,想要让明朝人,特别是明朝的读书人承认自己不如人,并心服口服地向强者学习,到底有多么困难!
中.国人,包括林恩自己,尽管嘴上可能不承认,但潜意识里都是非常骄傲和傲慢的。
因为骄傲,所以很多时候不愿承认自身的落后和问题,即使事实就摆在眼前……不承认存在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学习和改正的可能性。
因为傲慢,下意识地轻视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发展成果和成就,总以为自身是最优秀和最独特的……对本文明和本民.族的自豪其实无可厚非,但强烈的傲慢和自大,无疑会导致进步的放缓和停滞。
林恩在审视和剖析自己以及明朝各阶层的一些样本以后,得出的结论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集体潜意识,是因为长期的大一统帝国传统来带来中心地位认同、目光之内没有强大的对手造成的骄傲情节,以及儒家学说的影响。
简单说,就是春秋战国以后,中原王朝一直是东亚最先进的文明,而且大一统王朝占据历史的主流,这种历史惯性,给国人的性格以及民.族潜意识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华夏王朝自称中.央之国,也是这种思维惯性的体现,这固然为华夏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认同,但也成为了在变革时代阻碍华夏向更强者学习的沉重思想包袱。
林恩是知道八旗入关以后,西方掀起两次工业革命,华夏跌入谷底,而后在亡国灭种的最后关头,才抛弃一切包袱重新向世界强者学习,而后触底反弹的历史的。
当然也清楚华夏为了这些骄傲和傲慢的思想包袱,付出了多少惨痛的代价!
他不希望这个时代也重演这种悲剧……即便他已经敏锐察觉到了东华的现代文明与明朝儒家文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是的,林恩悲观的认为,东华的现代文明与儒家文明,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因为在最终目标和手段方面,两者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一个希望建设以人为目的的扁平化自由国度,一个主张建立金字塔式的宏伟帝国……这怎么能兼容?
最后要么是现代文明彻底击倒解构儒家文明,要么是儒家文明渗透进现代文明中,表面看起来沿用了现代式的治理框架,内里还是儒家文明那一套……
「希望有生之年能在明朝之外建立一个继承现代文明的诸夏联盟吧!」
林恩看着“信使号”邮轮,心里默默想着。
让几个或者更多继承东华现代文明的诸夏国家或自治领地,为东华和新明朝提供足够的外部性,这是他和宋维纶以及崔钰等人想到的最后保底手段。
因为竞争才是保证活力的前提,未来诸夏国家内部之间也需要有竞争,才可以使诸夏文明整体持续发展,长盛不衰。
第427章 取死之道(4k)
两天后,6月7日,清理完船底的藤壶,做好保养的信使号正式从复兴港启航,目标是东华的新首都海京。
船上的乘客除了准备留学的大明小女皇朱淑英之外,还有新任大明驻东华大使英国公张世泽和刘宗周等随员,以及一百多人的大明考察官.员。
东江管委会方面,张家伟李仁军和林恩都要回本土述职,东江管委会各个大学的150名学生和100名大名留学生,也会乘坐信使号前往东华求学深造。
此外,抽签到技术移民和开拓移民资格的1300名新移民也幸运地一同登船。
他们确实是幸运,因为如果没有朱淑英要前往东华留学这事,普通移民一般都是乘坐新洲级机帆船,或者条件更差的飞剪船,然后在太平洋上飘泊最少一个半月,才能到达新大陆。
而信使号作为新一代蒸汽邮轮,不光航行速度大大提高,而且加装了被动式的舭龙骨、被动式减摇鳍和主动式减摇水仓,船身的颠簸和摇动被尽量减小,乘坐舒适度也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在装修和服务方面,联合航运公司花大价钱布置了头等舱和宴会厅和小礼堂的装修,而且专门聘请了一批来自欧洲的女性新移民,培训好以后作为头等舱和二等帮的服务人员,这些来自德意志和东欧的漂亮服务员,绝对对得起250元起售的船票价格。
用《生活》杂志特约评论员兼《国家地理杂志》主编石重的话说——
「……信使号是一艘梦幻之船,在船上,你就像进入了一个富有朋友的宴会别墅,不必担心没有新鲜的水果,也不用觉得无聊,宽敞的舞池大厅,整整十间游乐房,你可以在里面打麻将,玩桌球,可以一起品尝酒窖中的美酒,可以肆意地来一场露水情缘……」
当然,想都不用想,以上的服务,只有头等舱的客人才能享受,二等舱的客房是一间只能容纳一张床和一套椅子的单间,好在还有独立的厕所。
至于最便宜的三等舱,则是十二到十五个人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三层的铁床上,船舱的空间几乎紧促到不能允许两个人同时下床上,至于厕所,当然只能排队去公共厕所。
供应给三等舱乘客的食物,更是只有简单的馒头、米饭、南瓜汤和黄豆鱼汤。
之所以出现这种悬殊的差距,是因为东华议会的《移民优惠法案》要求所有往返太平洋的远洋船舶,必须要平价为新移民提供一定比例的床位,以保证移民的效率。
信使号作高端邮轮也不能例外,所以联合航运公司只能极限压缩三等舱的空间,为头等舱腾地方。
毕竟,一张头等舱船票的价格比两百张三等舱船票还要贵!
优先满足谁的诉求,不言而喻。
此时,三等舱的走廊,一高一矮两名十七八岁的青年刚刚登船,他们提着两大包行李,一边走,一边照着手上的船票寻找自己的房间。
“……216……216……找到了!就是这间!老韩你快过来!”矮个子青年身体灵活,顺着舱门的铭牌,迅速找到了两人的房间,然后挥手招呼同伴。
不过等他推开门,顿时满脸失望,因为不大的房间里赫然挤着四张三层铁床,透过小小的舷窗射进来的光线,还能看到有人两个人正坐在窗前看书。
“……这房间……也忒小了!连行李也没地方放啊!”矮个子青年放下手上的包裹,抱怨道。
“既来之,则安之,我看这房间就挺大的嘛!至少晚上睡觉可以翻个身!”韩霖掐腰放下行李,拍了下矮个子的肩膀,笑着安慰道。
“哈哈!兄台此言有理!”
这时窗边的两人同时放下手上的书,左边的一名戴着眼镜的男人站起身,对寒霖一拱手道:“两位也是216的同舱乘客?我是吴义凡,他是秦庄,我们都是东江理工学院的大三学生,此番要去东华国立大学求学,攻读工程博士。”
听到对方自报身份,韩霖和马小宝全都肃然起敬。
东江理工学院可是东江管委会乃至整个西太平洋排名第一的大学!尤其是她的医学系和机械工程系的毕业生,简直是所有医院和企业抢着要的人才!
只要能从东江理工毕业,几乎可以肯定能年入上万,过上优渥的生活,而且必然可以直接加入东华国籍,不必像其他大学生那样,需要等待工作一年后,直接发放国籍。
至于东华国立大学……听说那是整个东华最厉害的大学,已经不是优秀的学生就能进去学习的,至少需要天才的头脑和家世地位足够显赫才行!
韩霖自问自己是做不到的,可是,这两位天才师兄,为什么会跟自己一样挤在三等舱呢?
韩霖压下心中的疑问,连忙拱手道:“……原来两位是理工学院的师兄!在下韩霖,和这位马小宝都是天津船政学院预科班毕业,这次拿了教会的奖学金,准备一同去洛州大学读书!”
“原来如此!”那眼镜男人看看两人有些掉色的黑色东华装胸前佩戴的阴阳鱼徽章,顿时明白了他们的身份。
对于有志于前往东华求学的学子而言,教会奖学金算是所有东华奖学金里门槛最低,金额最高的性价比选择了。
只要学习成绩达到优秀的水平,而且宣布皈依圣主盘古,并获得某个大区认可的教徒身份,那么不出意外就能申请到教会奖学金。
如果愿意攻读神学和哲学等专业,教会除了免学费的奖学金,甚至还会额外提供补贴,可谓是花钱请你来读大学。
不过,仅仅是入教这一条,就被绝大部分大明的读书人拒之门外,因此这些年大部分教会奖学金获得者,都来自东江管委会的老归化民家庭,但随着大明东华买办家庭和各个租借地的中产家庭改变思想,这个比例也正在发生改变……
毕竟,与真正的前途和钱途比起来,入不入教算个求!
听到韩霖两人是教徒,吴义凡对面的秦庄也热情了起来,他递过去一张硬纸卡片,笑道:
“……两位师弟都是天津教区的兄弟吗?我是京城教区的秦庄,以后到了东华,可以来海京找我聚会!
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学校院系的地址,发电报也可以用上面的地址!”
上一篇: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