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05节
校场上,阳光洒下,熠熠生辉。
薛仁贵握刀而立,手腕一抖,刀光如闪电划过。
猛踏一步,长刀劈下,势如开天辟地,地面微颤。接着转身挥刀,刀光如银练,密不透风。
换长枪,枪尖指天,如沉睡巨龙。身形如猎豹冲出,枪法如蛟龙出海,灵动多变。
“给他上战马,强弓。”
李承乾很想看看,有着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箭术有多么高超。
只见场内薛仁贵翻身上马,一石硬弓在他手里,跟个玩具一样,轻松拉开毫无压力。
纵马奔腾,弯弓搭箭,三十步开外,三十枚箭矢赫然定于箭靶中心。
“彩!”
看的东宫卫士们不由大声喝彩。
这是他们自太子后,再见到的一名神箭手。
陈云超目瞪口呆,他就是给太子去寻了个推车来的,结果来的是这么个猛将?
先前武艺的展示还没太多感觉,这手箭术,已与太子不相上下,堪称离谱。
“云超觉得如何?”李承乾笑问道。
“臣自愧不如。”陈云超低声回道。
他明白,从这一刻起,薛仁贵必然要受到太子赏识,甚至,很有可能超越自己。
但他虽然羡慕,却没有嫉妒,这样的才能,在哪里都会发光。
羡慕的,是这身武艺,那一手箭术。
演练完后,薛仁贵回到太子身边,这般强度的演练,连汗水都没几滴,估摸着就是热热身。
古代猛将之天赋,恐怖如斯,简直骇人听闻。
李承乾问道:“力气很大,能开几石弓?”
薛仁贵摇头道:“臣不知,没试过。”
家中贫寒,弓箭都是自制的,没得好弓。
李承乾也生起一股好胜心,站了起来:“来,孤跟你比试比试力气。”
薛仁贵连忙摆手:“臣不敢。”
李承乾笑道:“就掰手腕吧,你若是赢了孤,孤便赐你东宫校尉之职。”
薛仁贵眼睛一亮,不由道:“殿下所言可保真?”
他是懂行的,东宫校尉,可是从六品上。
从一介白衣到从六品上,可谓是飞跃式升官。
李承乾道:“君无戏言,可若你要是输了,那就只能当个旅帅了。”
内侍文忠,左内率陈云超听太子这般说,眼神迥异。
他们当然知道,在这个时候赐旅帅之职,意味着什么。
太子这是准备把薛仁贵放到讲武堂去啊。
不过从输赢的安排来说,太子对自己的力气,也很有信心。
“好,那臣便得罪了。”
薛仁贵感觉自己胜券在握。
论比试力气,长这般大,他还没输过谁。
李承乾起身,一瘸一拐的朝着旁边的石墩子走去。
薛仁贵这才知道,原来太子有腿疾。
“殿下,这样不公平。”薛仁贵开口道。
李承乾问道:“怎么就不公平了。”
薛仁贵解释道:“对殿下不公平,掰手腕也要用到腿部的力气,然殿下有腿疾,不能发挥全力。”
李承乾笑道:“小瞧孤,那你自己来试试,不就知道了。”
薛仁贵小心翼翼道:“殿下,如果是这样输了,你可不能不认账。”
面对这番赤子之心,李承乾道:“放心,孤便是有腿疾,也能胜你。”
薛仁贵见太子坚持,便也不再推辞,于石墩子上半蹲而立,伸出右臂,摆好姿势。
李承乾也伸出手臂,两人的手掌紧紧握在一起。
薛仁贵手掌粗大,握在一起,比李承乾要大了一圈。
一旁的侍从们都紧张地注视着,大气也不敢出。
随着内侍文忠喊开始,薛仁贵当即上了力气。
薛仁贵知道自己力气大,不敢用力过猛,生怕伤到太子。
然而不断增加的力气,就好像泥牛入海,纹丝不动。
“你若只是这点力气,可就是输定了。”
李承乾感受到手里的力气,面色如常。
“殿下,得罪了。”
这一刻的薛仁贵也知道,是自己小瞧了太子,当下不自觉地微微弓起膝盖,身体重心稍作移动,腿部暗暗使力,浑身的力气都压在手掌上。
李承乾感觉到手部的力气,也认真起来。
屏气凝神,右臂开始发力。
薛仁贵眼睛圆瞪,他感觉自己握住不是手,是一块精铁。
犹如一座高山压向了自己,即便再怎么反抗,那座大山依旧是稳稳的压下来。
哪怕是使出了平生最大的力气,也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手腕逐渐落下。
胜负已分。
卫士们纷纷为太子喝彩。
“臣输了。”
薛仁贵很沮丧,不是因为自己输给了太子,而是校尉的官职没了,只能当个旅帅。
同时也为太子的力气感到极其震撼,在他看来有些瘦弱的太子,竟然蕴藏如此巨大的力气。
陈云超站出来笑着说道:“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现在的旅帅,哪里是校尉可以比拟的,便是我都想去当了。”
第100章 大唐和亲,这次是真公主
薛仁贵成了东宫旅帅,在这东宫里,几乎是垫底的官职。
陈云超随后给薛仁贵解释了讲武堂的事情,原本有些沮丧的薛仁贵,顿时兴高采烈起来。
彼时的薛仁贵,还保持着几分懵懂和天真,虽然已经二十八岁,但上半辈子都是在乡下务农度日。
如今突然进了东宫这般地方,整个人迷糊得很。
“孤派人把你妻儿接来,还想带哪些人,你可以跟云超说。”
“后宅那边,孤会赏赐你一套宅院。”
李承乾随手就把薛仁贵的琐事给安排了,比起那等乡下小地方,东宫这边的环境自然更为舒适。
而且也能免除了薛仁贵的后顾之忧,全心全力为自己效力。
二凤的时代过去后,能够担起大唐军队的出名将领,就这么几个,再怎么厚待都不算过。
“谢太子恩典。”
薛仁贵当即跪在地上行大礼。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知遇之恩了。
在薛仁贵脑海里回荡着一句话。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李承乾摆摆手,让薛仁贵起身,对于他的感受很清楚。
锦上添花,哪里比得过雪中送炭。
这就好像在后世,原本生活贫困的你,突然得遇贵人,给你豪车别墅,高薪工作,心里就只有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讲武堂名额这种小事,对于李承乾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实际上筛选还是挺严格的。
随着讲武堂开课的时间临近,这两天二凤不断招太子到太极宫进行章程上细节的商议。
“尽量避免招收世家的人,尤其是世家大族。”
“以寒门出身的旅帅为主,普通百姓更好。”
李承乾提出自己的看法,讲武堂更大的意义,是在于进行中央集权,壮大皇权压制世家。
毕竟如今的科举制,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举孝廉,能够从这条路上当官的普通人几乎没有。
就算是文采好,地方官也不一定会举荐。
李世民点点头,对于太子的想法很认可,实际上他已经在这样做了。
“朕已经让人去查阅所有报名的旅帅卷宗,进行挑选。”
“届时名册送一份到你那边,你也看看。”
这就是让李承乾也安排一些自己人进去了,不过李承乾手里的人并不多,顶多就是加上部分东宫里的旅帅。
“我准备让象儿也进去锻炼一二。”
李承乾提议道。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