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44节

  定然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

  有阴谋!——

  是夜。

  房遗爱跌跌撞撞的来到后院。

  好几个仆从扶着送来。

  硬生生被逼喝下八斤,即便是耍了小聪明,喝酒时倒了一些,但进入肚中的,至少也是六斤有余。

  这只是太子一桌,还有其他宾客呢。

  仆从照顾着喝了一大碗醒酒汤,房遗爱才在朦胧中渐渐恢复了一些意识。

  他记起今日是自己的大婚之日,还未入洞房与公主相见。

  于是强撑着摇晃的身体,在仆从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向洞房走去。

  他努力稳住身形,轻轻推开门。

  然而,当房遗爱带着满身酒气闯入时,高阳公主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房遗爱满脸通红,眼神迷离,口齿不清地说道:“公公主,我我来了。”

  高阳公主皱起眉头,厌恶地看着他,怒声道:“你这粗鄙之人,竟喝得如此烂醉。今日是我们的大婚之日,你却这般模样,成何体统!”

  房遗爱想要解释,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含糊地说道:“公主,我.是太子所迫。”

  听到是大兄特意灌醉,高阳心中顿时了然。

  呵斥道:“你给我出去!今日我不想看到你这副模样。”

  房遗爱满脸惊愕,想要上前拉住高阳公主,却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高阳公主更加生气,对着门外喊道:“来人,把驸马给我带出去!”

  门外守护的,是公主侍卫。

  公主下嫁,除了十多名日常伺候的宫女宦官外。

  更有两队二十名侍卫。

  大唐公主,可是不用担心婆媳矛盾的。

  他们的身份,从来都是比夫家更为高贵。

  听到公主有令,数名守在门前的侍卫,顿时就走了进来,准备把房遗爱拖走。

  侍女兰儿低声道:“公主,今日大喜,外宾客如云,把驸马赶走,容易闹了笑话,于公主也不体面。”

  “不如把驸马安排在偏房就睡吧,奴婢跟翠儿定好生看守,不让驸马扰到公主。”

  考虑到这样做确实影响不好,高阳阴沉着脸点点头。

  对侍卫吩咐道:“让驸马去偏房。”

  说罢,又补充了一句:“日后没本公主的吩咐,驸马不得入正房。”

  “是,公主。”

  ——

  讲武堂。

  正旦初三,学子们就已经复课了。

  李承乾如今已经不用亲自去进行操练,挑选些优秀的苗子充当教官。

  每日上午自行操练。

  下午学兵法,晚上便是请来的名士教学,读书识字。

  “汝等实乃朽木不可雕,烂泥难上墙也!”

  “入此讲武堂,本应勤勉向学,以图有所作为。然观汝等,学习能力之差,令人咋舌。识字之难,犹如登天。”

  “吾反复教导,口干舌燥,而汝等犹如顽石,毫无进益之象。”

  “吾教世家子弟,彼等敏而好学,举一反三,非汝等可比。”

  “世家之教,精良无比,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皆为正途。”

  “反观汝等莽夫,连三岁稚子都不能及,简直是愚昧至极。”

  讲台上,教学的名士破口大骂。

  不怪如此生气,教学一个多月了,千字文能写出一百个字的,都屈指可数。

  讲武堂的教学老师都是名士。

  寻常都是世家大族座上客,教导世家子弟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现在屈尊来教这些粗鄙武夫,一个个都跟木头似的。

  也不怪学子,平均年龄都接近三十了,本来就心思驳杂,怎么能静下心来学习。

  要他们去校场跑十圈没问题,但写两个字,怎么也写不出。

  拿着毛笔的手,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认识。

  毕竟他们连最基础的横竖撇捺都没怎么练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还稍微好点。

  后边到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这里,完全就是一抹黑了。

  老师也无奈,只能翻开书册继续讲解千字文。

  哪怕他已经讲过了很多遍。

  此时,门外传来声响,老师抬头看去。

  “苏将军?”

  “这晚间过来,不知有和贵干。”

  这个班,便是苏定方下午授课的乾武班。

  “奉太子教,乾武班晚间授课,由本将军代授。”

  “还请张师回府歇息。”

  苏定方面色平静道。

  张师看了眼苏定方身后,还跟个几个仆从,似乎拿着一堆书册。

  微微皱眉,张师道:“我任授课,是朝廷之令,非奉太子教。”

  这话里的意思,就是太子没资格让我走。

  虽说他很烦这些学子,但也知道能在讲武堂授课,意味着什么,当然不甘愿就此离开。

  苏定方也不惯着他,喝道:“苗岳松,原玉兵,顾承发,楚良才。”

  话音落下,四名学子起身作揖:“弟子在。”

  苏定方吩咐道:“送张师。”

  “遵令。”

  眼看四名学子走了过来,张师当即冷哼一声:“不劳,鄙人自会离去。”

  “倒是苏将军,明日我定会去御史台,参你一本。”

  苏定方淡淡道:“请便。”

  对于这样的威胁,苏定方完全没放在心上,御史台还敢跟太子对着干?

  张师走后,苏定方当即让仆从把新的简体千字文,发放到学子们手中。

  学子们翻看一看,顿时眼睛发亮。

  简体字版本,可比繁体字笔画少了一半都不止,认识起来也更加简单。

  只是字上头的奇怪符号,有些看不明白。

  苏定方也开始讲述拼音。

  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发生在乾武班,其他坤略,震策,巽谋,离战四班,都差不多。

  有好奇的老师看了简体字的新千字文,顿时气急。

  次日,太极宫。

  李世民收到了一堆弹劾太子的奏疏。

  李世民不由问道:“阿难,太子在讲武堂,又整出了什么幺蛾子。”

  ps:天凉感冒,明日补更,抱歉。

第122章 李世民对太子的支持

  太子创了一套简体字的消息,传播迅速,这让文学圈子反响很激烈。

  太子的一举一动,实际上是受到很多人关注的。

  毕竟如今的太子已经二十多岁了,而且有过多次监国的经历。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即便有魏王夺嫡的事情,但太子即位的可能性,就朝野上下来说,都觉得占据八九成。

  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废太子的。

  那么太子推广简体字,意义就很深远了。

  难道是要在继位之后,废除洛阳汉音,全面推广简体字吗。

  那如今自小学习洛阳汉音的读书人怎么办。

  这就让很多读书人害怕了,虽然他们自己也经常会写一些俗字,可洛阳汉音可是官字。

  太子要开创新的时代,他们这些旧时代的人怎么办。

  成为旧时代的残党,新时代没有承载我的船?

  李世民听完张阿难讲述的情况后,眉头微微皱起。

  “阿难,你怎么看?”

  张阿难想了想,道:“应该是太子觉得讲武堂的学子们,学习的速度太慢,所以才想在讲武堂推广俗字俗语。”

首节 上一节 144/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