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50节

  “此番遭小人蒙蔽,也是你的不幸,日后定要吸取教训,再不可行这等事情了。”

  “若还有人想借你之手行密谋之事,你当知晓如何应对。”

  齐王李佑信誓旦旦的说道:“大兄放心,从此之后,臣弟必为大兄马首是瞻。”

  “若有人想利用于我,我就把他抓到大兄面前来,交由大兄处置。”

  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

  此时,内侍文忠在太子耳边悄声道:“魏王去了延福坊。”

  ps:三更1.2w是极限了,月票加更明日。

第125章 魏王勾结高丽?

  李承乾听完内侍文忠的禀告后,只是笑意盈盈的看了一眼齐王李佑。

  长安城这么大,李承乾也不可能完全监视魏王。

  但如果是预测到其动向,就要简单许多了。

  李泰特意去找齐王,房玄龄的谋划,脉络就变得清晰很多了。

  大概是想通过齐王谋反这里,把自己重新扯进去了。

  说到底,无非就是伪造证据,污蔑自己。

  那就算不得太大的事情。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李承乾也不用担心什么。

  只是感觉房玄龄办事,不会这么简单吧。

  他跟了二凤那么多年,还不了解二凤的性子?

  在没有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废自己的太子位。

  宴席上,众多皇子的心中都松了口气。

  从太子的态度,他们能感觉到,太子对自己这些弟弟们,是有感情的。

  即便是齐王涉嫌谋反这样的罪过,现在太子都在帮助他。

  而且让他从禁足中出来,参加这次的宴席。

  对于众王来说,这是最好的讯号了。

  “他们的养气功夫真不错,都这样了,还跟没事人一样。”

  宴席过半,基本上也就散场了。

  汉王李元昌说的是崔文圣,本来是想看他好戏。

  结果崔文圣坐在高宾桌,谈笑风生,言笑晏晏。

  这就让李元昌很郁闷了。

  “让他笑吧,笑不了多久了。”

  “有消息报,高丽王族的人,来了长安,未曾通过鸿胪寺。”

  李元昌顿时反应过来:“清河崔氏跟高丽勾结?他们要叛国吗。”

  李承乾微微摇头:“他们的眼里,何曾有过大唐。”

  李元昌当即道:“抓住他们的证据,交给陛下处置,让清河崔氏吃不了兜着走。”

  “尤其是这个崔文圣,必杀之。”

  李承乾还是摇头:“杀个崔文圣,能对清河崔氏有什么影响,就算是怪罪下去,进行核查,最后也牵连不到清河崔氏身上。”

  清河崔氏这等世家大族,不是杀一些为首的人,就能解决问题的,反而是在帮清河崔氏解决问题。

  什么叫世家大族,可不是几十人,几百人的概念。

  而是清河崔氏,十数万人。

  这只是在户部造册的崔姓,预测还有更多的隐匿人口,包括他们麾下的佃户,长工等等。

  这才是国中之国。

  若是一个闹不好,清河崔氏召开个家族会议,那是真的要造反的。

  且五姓七望沆瀣一气,长年联姻。

  一旦清河崔氏带头造反,另外六望族,大概率是要跟风的。

  这么一搞,大唐可就直接回到隋末乱世了。

  话说回来,世家大族内部也是山头林立,各有想法,杀了崔文圣,自然有人顶上。

  这也是为什么唐朝没有牵连,或者诛九族的说法。

  今日下诏敕诛九族,明天就能冒出几十万反贼。

  “那咱们就不管了?”李元昌纳闷道。

  李承乾无语:“都勾结高丽叛国了,当然要管。”

  “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国。”

  “首先我们要知道,高丽的需求是什么,既然没有通过鸿胪寺,那自然就不是想要跟我大唐臣服。”

  “这目的是不是就很清晰了。”

  汉王李元昌迟疑了下,点点头:“是。”

  什么目的?他不知道。

  不过太子说清晰了,那就是清晰了。

  李承乾继续道:“高丽想要内应,甚至是在长安有不同的声音,以此乱局,毕竟他们也没底气跟信心,能够应对大唐的进军。”

  “而清河崔氏是魏王党最有有力的支持者,他为什么要勾结高丽?”

  “崔文圣勾结高丽,这里头会有魏王的阴谋吗,还是房玄龄的谋划。”

  “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崔文圣勾结高丽,是受到了魏王或者房玄龄的授意,他们想在我大唐征讨高丽之际,行魑魅魍魉之事。”

  “比如,借高丽之手,谋害孤。”

  “孤若死在战场上,太子的位子,是不是就到了魏王身上。”

  李元昌一愣,随即怒发冲冠:“魏王竟然如此歹毒,定要禀告陛下,拿魏王问罪。”

  李承乾无奈的摆摆手:“我是说假设。”

  “啊!”

  李元昌有些懵,怎么又成了假设了。

  而后反应过来,方才那话中含义。

  “殿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做。”李元昌问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想要完成此计,其中关键,在于高丽王族。”

  “这些话,不能从我们的口中说出来,而是要从高丽王族的口中说出来。”

  李元昌感觉脑子有些不够用:“他跟崔文圣合作,又怎么会帮我们说话。”

  李承乾淡淡道:“只要是人,就会有弱点,所以这就需要接下来的调查了。”

  “找到他的弱点,掌控他的把柄,此事自然就成了。”

  李元昌不知道怎么说,他感觉这是办不成的事情。

  不过看到太子好像很有把握的样子,也就不多想了。

  反正听太子安排不就得了。

  这次回来后,李元昌就感觉自己变了,好像变傻了。

  仔细一想又不对,应该是太子变了,变看不透了。

  在他面前,自己好像成了个傻子。

  曾经太子是以杜荷为中心,现在什么运筹帷幄的事,都是太子亲自负责了。

  算了,左右看不懂。

  那就不看了,跟太子走就好了。

  吴子清跟崔凤珠的事情,看似在长安好像没有太大的波澜,可聪明点的人都知道,对于世家来说,影响挺大的。

  原本七望族的嫡女不外嫁,现在清河崔氏开了这个头,以后要怎么去回绝别人。

  难道说连个南方来游学的寒门,都比不了吗。

  这种事情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短时间内自然看不出什么效果。

  唐初的世家还是稍微强了点,主要是李世民也想以安稳为主。

  别看李世民好像什么事都没做,实际上在很多细节,政务上,一直在打压五姓七望。

  从贞观元年的渭水之盟开始,这样的打击便是润物细无声。

  一直到现在,世家的实力都在不断被缩减。

  李世民是真正的做到了治大国如烹小鲜,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降低五姓七望的实力。

  历史上,而到了唐高宗时期,已经可以出具律法,禁止五姓七望内部联姻了。

  而到那个时候,五姓七望已经没有了跟大唐叫板的实力。

  次日,李承乾从讲武堂调走了五十名学子。

  暂时恢复旅帅的身份,在李德謇的带领下,前往长安城外,操练五千府兵。

  “殿下这般做,有些影响不好。”

  李靖劝说道,毕竟他也是讲武堂副校长之一。

  太子私自调走讲武堂的学子,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引起陛下猜忌。

  “孤不过是让他们历练一番。”

首节 上一节 150/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