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65节

  “遗爱,最近跟高阳可是过的还舒坦。”

  李泰关心起房遗爱来。

  房遗爱是他跟房公唯一的关联。

  可以说如果没有房遗爱,房公是很难会站到他这边的。

  也是因为房遗爱的关系,所以房公才不可能跟太子搅合到一块去。

  “还还好吧,多谢魏王关心。”

  房遗爱有些扭捏的回道。

  他总不能说,从结婚到现在,已经好几天的时间,别说洞房,连高阳公主的手都没碰过吧。

  在公主府,房遗爱一天都不能跟高阳公主说上两句话,被嫌弃的很。

  房遗爱觉得,肯定是因为洞房那天,醉酒失态,从而让高阳公主对自己有了厌恶。

  都怪太子。

  李泰听出了些不对劲,道:“高阳性子傲,想必你肯定是受了些委屈。”

  “不过既然已经成了婚,都是会过去的。”

  “明日本王亲自去你那一趟,高阳这点面子,还是要给本王的。”

  对于这些弟弟妹妹,李泰还是很有自信的。

  当年他跟太子,可是皇宫小霸王,都得是乖乖听话,威信自是不用多说。

  “谢谢魏王。”

  房遗爱由衷的感谢道。

  有魏王过去,高阳公主怎么也要给几分面子。

  他感觉自己或许有机会一亲芳泽,修成正果。

  对于高阳公主,房遗爱是真喜欢啊。

  这个时候,有宦官过来传话。

  圣人召魏王入宫觐见。

  “看来是陛下醒来,也听到了风声,所以特别召魏王入宫。”

  柴令武拱手作揖恭喜道。

  李泰听到这话,很是开心的跟随宦官入宫。

  太极宫内。

  李世民确实是听到了风声,召魏王入宫,也是有表达亲近魏王的意思。

  也算是打击太子的声势了。

  平衡,是关键。

  李世民现在可不行这么早禅位成为太上皇。

  即便是真的不可避免,太子也要等到自己七老八十吧。

  今年李世民才四十五岁,当年父皇李渊禅位太上皇时,好歹也到了六十岁。

  李世民觉得,自己的功绩是比父皇高的,不说七十,六十五太子总要等的吧。

  那就是再过二十年的事情。

  届时太子四十三,也都差不多。

  李世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感觉到太子的崛起不可阻挡。

  而避免后世子嗣效仿自己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最好办法,那就是太子正常即位。

  当了皇帝,才知道皇帝这个位子并不是那么轻松。

  李世民当了十六年的皇帝,深感其中的压力跟责任。

  况且就算是禅位,李世民也不觉得自己会毫无权力。

  当年父亲李渊居住于大明宫的时候,也是有一定权力的,只是不管朝廷政务罢了。

  届时太子继位,李世民也可以垂帘听政。

  六十五岁,也该是放下所有,好好享受了。

  至于现在,自然是不行的。

  该压制还是要压制,该平衡还是要平衡。

  在李世民看来,皇位这东西,我可以给你,但你要是动手抢,那可就不同了。

第133章 魏王比太子差远了

  “父皇,我又输了。”

  太极宫中,李泰有些无奈的说道。

  在入宫后,父皇就拉着他玩太子设计的游戏,沙盘兵棋。

  从未见过的玩法,全新的娱乐模式。

  瞬间就引起了李泰的兴趣。

  还没上手,李泰就明白为什么父皇昨晚会留宿东宫了。

  这确实非常吸引人。

  李泰本身也是懂一些军事的。

  作为李世民的儿子,在皇家学府的培养里,就有跟军事有关的课程。

  对于兵法战术这些,自然不陌生。

  至于军事能力的话,这个就因人而异了。

  然而李泰本身的水准,顶多就是跟普通的将军差不多,这不是说在领兵作战上面,而是指纸上谈兵这块,理论作战水平。

  要说起来,比杜荷都要差一些。

  所以,在吃透了兵棋游戏玩法后,李泰开局就是毫无悬念的三连跪。

  三局花费的总时间,也就半个多时辰。

  人跟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跟狗还要大。

  李世民甚至只需要调动一半的兵力,就能轻易突破李泰的防线,甚至连战术都不需要发挥多少,李泰就招架不住了。

  虐菜是很爽的事情,但如果接二连三的话,就很无聊了。

  三局过后,李世民已经没有了兴趣。

  回想起跟太子的对弈,那才叫一个快乐啊。

  “青雀让父皇失望了。”

  李世民没有说什么,但李泰已经感觉到了父皇的情绪。

  “没事,本来你在这块,也非是擅长。”

  “今日朕叫你来,是让你多多熟悉这兵棋推演。”

  “去往高丽的使者已经回来,渊盖苏文果真有不臣之心,征讨高丽在所难免。”

  “你多熟悉熟悉兵法战术,对你来说是个好事。”

  “不要想着什么事情都去交给别人,那是你的兵,你要多去看看,否则这领兵的意义又在哪里。”

  其实李世民掌控的消息渠道,是很广泛的。

  作为曾经打遍大半个江山的李世民,如何不知道情报的重要性。

  只是没有后世朱元璋搞锦衣卫那么夸张,基本上想知道的消息,都能打听到。

  李泰把府兵替换世家精锐这事,李世民没有去管。

  这本身也是在他的算计之内,相当于另外意义上的抽调世家的兵源。

  包括扬州打造海船,都有李世民的默许。

  目前给予李泰的,只有五千兵力,实际上在正式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后,李泰这边还是要给予扩兵的。

  届时扩充的兵源,李泰大概率也是会以世家为主。

  从战略的层次上来说,李世民这样的做法跟隋炀帝差不多,同样是消耗世家私兵。

  只是在手段上,比较柔和,没有隋炀帝那么强硬罢了。

  这样的手段,也非是李世民自己独创,当年其父李渊,就是这么操作。

  用太子李建成跟李世民的争斗,挑起关陇门阀跟五姓七望的争斗,双方进行投资跟消耗。

  只不过最后胜出的人是李世民罢了。

  同样的手法,再次用到了如今太子李承乾跟魏王李泰的身上。

  而五姓七望显然已经熟悉,跟李世民的配合很是默契。

  曾经李世民能夺嫡,魏王李泰又如何不能夺嫡呢。

  只要魏王李泰夺嫡成功,那么五姓七望就能再度回到朝堂,掌权中枢。

  从世家的角度来看,即便是魏王夺嫡这里,失败了也不要紧。

  吸取经验,再进行下一次就行了。

  就算是太子李承乾赢了。

  还有皇长孙李象,跟皇孙李厥。

  千年世家,何曾在乎过一朝一代之得失。

  以他们的底蕴,哪怕是现在亏损又如何,只需要成功一代,所有的亏损就全部能回来。

  这就是为什么明知这是李世民设下的陷阱,五姓七望还要往里跳的缘故了。

首节 上一节 165/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