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74节

  “为了大唐的稳定传承,大唐皇帝会在很早的时候,就会确定下一任皇帝的人选。”

  “太子殿下正在支持你们,如果取得他的支持,那么大唐皇帝很有可能同意你们的军事联盟请求。”

  “这是你们唯一的希望。”

  另一边,褚遂良就准备上前继续上奏,显然是对着太子去的。

  不过他刚有动静,旁边的长孙无忌就一把拉住了他,对他轻轻摇头。

  褚遂良略微迟疑,便收回了脚步。

  毕竟有外国使臣在,这个时候去弹劾反对太子,那就是半点颜面都不给了。

  很容易让外国人看笑话。

  不仅是得罪太子,还会得罪陛下,伤的是皇家颜面。

  李承乾其实也没胡乱编造,历史上后来是发生了怛罗斯之战的。

  大唐跟大食,产生了直接的军事冲突。

  大唐安西唐军以损失几千兵力为代价,让阿拉伯军团伤亡三万人。

  直到爆发了安史之乱,这才撤兵回唐。

  “承乾!”

  李世民喊了一声,这意思很明显。

  你今年要打高丽,现在又要打大食,这不是穷兵黩武吗。

  李承乾低声道:“父皇,我们不一定现在就要决断,出兵大食。”

  “只需要这件事在讨论,考虑,就可以对大食形成影响。”

  “长安的消息,传到大食后,他们就要考虑被我们还有罗马夹击的情况,从而有效的遏制住其发展趋势。”

  “拖久了,如果大食国无视的话,父皇下一道诏敕,让安西大都护府整顿军备,练练兵啥的,就足够吓唬大食了。”

  “在这个其中,大食为了交好我大唐,必然会让出利益,即使最后没出兵,对我大唐来说,也是有很多好处。”

第138章 大唐对自身的力量一无所知

  上者伐谋,中者伐交,下者伐兵。

  遏制阿拉伯帝国的发展,不一定要从战争层面去进行。

  大唐小瞧了自身在世界国际政治格局上的影响力。

  在亚洲地区,除了大唐外,比较强的就是突厥,吐蕃,倭国,新罗这些国家。

  然而贞观四年,李世民灭亡东突厥后,周边所有的国家,已经在名义上成为大唐的藩属国。

  换而言之,李世民这个天可汗的尊号,意味着整个东亚共主。

  在其他国家的眼里,这是一条真正腾飞在天空的巨龙,是无与伦比的霸主。

  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如果听到东亚霸主可能要攻打他的消息,还能安心去发展吗。

  大唐西域可是跟阿拉伯帝国毗邻的。

  李世民听完太子的讲述后,也松了口气。

  他是真担心太子真的就穷兵黩武了,看见谁就要干谁。

  现在这么一听,心里顿时也有了计较。

  于是朗声对拜占庭使团说道:“朕已知晓你国之困境,但出兵之事,不可草率决定,还须从长计议。”

  纳伦德听完,马上给狄奥多西跟阿历克斯进行翻译。

  还加上了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阿历克斯,这是个好消息,在太子殿下的干预后,大唐皇帝陛下并没有直接回绝你们的请求,而是要进行一番慎重考虑。”

  “这是我们的希望,如果能够取得太子殿下的支持,那么大唐真的很有可能跟你们形成军事同盟,一起夹击阿拉伯帝国。”

  “当然,就我目前的看法,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看来我们要在长安多停留一阵了。”

  狄奥多西坚定的说道:“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们就绝对不会放弃。”

  阿历克斯赞同的点点头,而后上前感谢大唐皇帝陛下。

  早朝结束后。

  李承乾便带着礼物,前往魏征的府邸去进行探望。

  永兴坊。

  李承乾对这里很熟悉,因为这里是讲武堂所在之地。

  同时也是魏征居住的地方。

  不过距离讲武堂还有一段距离。

  魏府。

  来到这里,李承乾才知道,魏征的节俭达到了什么程度。

  连正堂都没有,很小的一个院落,完全能用简陋来形容。

  李承乾也很无语。

  魏征其实很有钱,先前是正三品的侍中,朝廷赏赐的粮食,土地,薪水,都是一笔很客观的数目。

  还有李世民赏赐的钱财,长孙皇后曾经也赏赐过二十万钱,四百匹绢。

  再加上魏征本人的润笔费。

  在没有贪墨的情况下,魏征家产不说上百万钱,数十万钱肯定是少不了的。

  长安虽然房价很高,但稍微好一点的宅院,也就在二十万钱左右,魏征是完全有能力承担。

  招几个仆从服侍,对于魏征来说也算不上负担。

  但他就是要这么干,为的就是要表达自己的廉洁。

  李承乾来的时候,这里还有不少人,魏征名声大,自然过来看望的不少。

  包括东宫少詹事张玄素也在这里。

  真就是那句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见到太子殿下前来,众人纷纷拜见。

  而后李承乾去了魏征的房间。

  “拜见太子殿下,请恕臣病重,不能行礼。”

  躺在病床上的魏征,面色惨白没有血色,房间里还有一股非常浓烈的药味。

  李承乾连忙上前几步,温声道:“魏师不必多礼,且安心养病。孤听闻您病重,心中担忧,特来探望。”

  魏征艰难地扯出一抹笑容,声音虚弱:“劳太子殿下挂念,臣愧不敢当。”

  李承乾看着简陋的房间,微微皱眉:“魏师为何如此苛待自己?”

  房间真的很小,两三个人站在里面,就显得很拥挤了。

  魏征缓缓摇头:“太子殿下,臣所为并非苛待自己,而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可忘本,不可贪图享乐。臣受陛下与皇后之恩,当以廉洁奉公回报。”

  李承乾觉得这种固执的念头,都有些魔怔了。

  轻叹一声:“魏师之品德,令人敬仰。但也要保重身体,若有个三长两短,乃是我大唐之损失。”

  魏征眼中闪过一抹欣慰:“太子殿下仁厚,有明君之相。臣只盼殿下能以史为鉴,勤勉治国,莫负陛下与百姓之期望。”

  李承乾闻言,就知道,外面流言的事情,魏征已经听说过了。

  这是在配合自己,进行一番商业互吹。

  有魏征的亲口言论,对于现在长安城的流言,有很强的抑制。

  “魏师好好歇息,孤就不多打扰了。”

  李承乾转身出门。

  门外是魏征夫人裴氏。

  裴氏是历史上出名的贤内助,她与魏征一样秉持着廉洁、俭朴的生活态度。

  “夫人,魏师的病情如何了。”

  听到太子询问,挂着一脸愁容的裴氏回道:“有劳殿下挂念,陛下派了太医前来,现在病情稳定多了。”

  张玄素在一旁感慨道:“还好魏公这些时日,都在詹士府跟我等一起研究天工开物。”

  “当时请了不少名医,进行医学药方上的统计,幸有一名医看出了魏公有隐疾,提早治疗。”

  “否则这病发之后,真就是危险了。”

  魏征去年被封为太子太师。

  李世民之所以这样做,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立太子的正统不容置疑。

  因为当时魏王的势力影响过大,所以为了平衡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对太子的势力进行加持。

  李承乾让张玄素去搞天工开物,把东宫的文官都丢了过去,也为了他们少管自己的事情。

  而魏征在接触到后,也是欣然加入其中。

  这种百科全书的典籍,在唐朝是没有的,能够参与到编纂中,青史留名是必然的。

  魏征最在乎的就是名声,自然欣然加入。

  李承乾闻言,眨了眨眼。

  魏征没死成,还是跟自己有关系。

  他确实是没想到这茬。

  原以为历史上魏征之死是必然发生的事情,没想到还有回转的余地。

  按照现在这个情况,兴许还能多活两年。

首节 上一节 174/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