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01节

  李泰哽咽道:“青雀自父皇去年二月将芙蓉园赏赐于我后,便着人修缮。青雀不忍征集徭役,便出资从长安招募工匠。”

  “却未料到竟被高丽人钻了空子,那曲江池下的密道,想必就是在那时被偷偷建造。。”

  “自父皇赏赐芙蓉园以来,青雀前往的次数屈指可数,且常常开放给长安百姓,供他们吟诗作对、游乐玩耍。”

  “那些婢女仆从,也皆是从长安招工而来。青雀对此次刺客之事,确实毫不知情啊,之前也不知道杨妃会特意把元宵诗会定在芙蓉园。”

  “因诗会盛况,芙蓉园内婢女仆从人手不足,青雀就让人再招了些,未曾想来了一堆刺客。”

  

  “还请父皇明鉴。若青雀早知此事,定会提前防范,断不会让此等祸事发生。”

  李泰是懂二凤心思的,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多年都被偏爱有加。

  先是坦然认错,自请削爵,流放边关,他知道二凤肯定舍不得。

  然后再详细解释,说明情况。

  到了这个点上,二凤的怒气也渐渐的平息下来。

  “承乾,你怎么看。”

  李世民转而问道。

  我怎么看?我坐着看。

  李承乾瞧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泰,说道:“青雀应是遭小人蒙蔽,刺客的事情,大概是不知情的。”

  “倒是这清河崔氏,嫌疑不小。”

  李世民微微皱眉:“承乾详细说来。”

  李承乾缓缓道:“先前我派人前往营州调查高丽之情况,手下人带了两个新罗贵族回来,两人所管辖之地,被高丽人强占,恰好得救,便随之返回长安。”

  “因丢失城池之罪,两人也不敢回新罗,便就在万年县充当差役。”

  “前些日子,两人在路上,恰好是预见了高丽王族,早些年他们曾见面过。”

  “我得到消息后,便派人去鸿胪寺查明,这高丽王族,果然不曾报备,显然是偷渡而来。”

  “如今我大唐与高丽大战在即,势若水火,高丽王族现身长安,必有蹊跷。”

  “因而便让人将去抓捕审问,便是抓捕那夜,可能是泄露了消息,有人出钱,请了两个猎命郎君,对其暗杀。”

  “好在手下得力,不仅是保全了两个高丽王族的性命,把那两个猎命郎君也一并抓了。”

  “这两个高丽王族,跟刺杀之事,大致是脱不了干系,昨夜我已经让人把他们送至大理寺。”

  李世民没想到还有这等事情,问道:“承乾可曾审问出,他们所来长安之目的。”

  李承乾回道:“因在猎命郎君下逃得性命,两人倒是配合,交代此番来长安,一是为了刺探情报,二是为了发展细作。”

  李世民沉声道:“细作,是谁。”

  李承乾淡淡道:“清河崔氏,崔文圣。”

  听到这个名字,匍匐在地的李泰,顿时一抖。

  李世民的目光,也不由如刀剑一般,看向青雀。

  崔文圣虽然是一介白衣,但在长安城的名头可不小,而且一直都是魏王党的核心骨干。

  “他人可还在长安。”李世民继续问道。

  李承乾道:“那夜抓了高丽王族后,崔文圣次日一早,就逃出长安了。”

  李世民瞪了一眼李泰,质问道:“魏王难道不知晓这事?”

  李泰很清楚,但这个时候,打死是不能认的。

  不过崔文圣跟高丽人的事,他确实没参与。

  “青雀不知,那崔文圣派人来告诉我,他老家有事,须回一趟。”

  “崔文圣密谋高丽人充当细作之事,青雀全然不知,否则定要将他拿下问罪。”

  “那崔文圣可恶至极,临走之时,还假意传信,说有两个朋友,被右金吾卫将军陆仝给抓了,请我去帮忙把人要回。”

  “我不知情,就去找了稚奴帮忙,想以稚奴右金吾卫大将军的身份,压迫陆仝交人。”

  “后来才知道陆仝把人送去了东宫。”

  “青雀若知那两人是高丽王族,且跟崔文圣密谋出卖我大唐,哪里又会去要人。”

  李泰昨晚就已经跟柴令武,崔盛玉商量过。

  对于那天找晋王去要人的事情,肯定是没办法瞒住的,况且太子也没可能帮他隐瞒。

  与其被太子说出,还不如是自己主动交代。

  听到这话,李世民虽气,却也觉得魏王还不至于这么蠢,明知是细作,还堂而皇之去要人,大概是被崔文圣给欺骗了。

  “蠢货,被人当枪使了都不知道。”

  听到父皇训斥,李泰心中反而一松。

  李承乾这时对李泰问道:“青雀,芙蓉园修缮之事,是崔文圣给你出的钱财吧。”

  李泰苦涩道:“是。”

  这个事情随便一查就能知道,他现在否认没有任何意义。

  这里头的关系,不是他想撇开就能撇开的。

  李承乾继续道:“芙蓉园管辖之事,是否也是崔家在负责。”

  李泰点点头:“是。”

  问话到这里,事件就已经很清楚了。

  李承乾转而对李世民道:“父皇,看来刺杀的事,跟清河崔氏脱不开干系。”

  李世民面色阴沉,道:“朕会立即派人抓捕崔文圣归案,还有长安城内的崔氏族人,全都抓去交由大理寺审讯,但凡有嫌疑之人,绝不姑息。”

  其实到这份上,清河崔氏参与刺杀案,可以说是板上钉钉了。

  也许他们手段很干净,但嫌疑是洗不掉的。

  真要追究起来,谋杀大唐太子,诸皇子,嫔妃,这等罪过,当诛九族。

  然而李世民却不能诛清河崔氏九族。

  清河崔氏,大唐第一世家,族人总计五十万左右,嫡系虽不与外人通婚,然庶出没这个规矩。

  朝野上下,大唐各地官员,与崔家联姻者不知道几凡。

  清河崔氏的清河,是指清河郡,也就是古之冀州。

  在清河崔氏的治理下,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若李世民下一道诏敕,要诛杀清河崔氏九族,那么整个冀州都要反。

  那就不只是五十万清河崔氏族众了,还有那些世代受清河崔氏恩惠的百姓,他们可是只认崔家,不认皇家的。

  包括其他世代联姻的五姓七望其他六个世家。

  整个大唐,都要彻底动荡起来。

  ps:补更

第154章 房玄龄:魏王你坏老夫大计

  “起来吧。”

  “谢父皇。”

  芙蓉园的刺杀案件,经过一夜的侦查,其实大概已经有了眉目。

  种种线索表面,魏王并没有参与到刺杀案中去。

  稍加审讯,事件就很清晰了。

  先前修缮的时候,是有人贿赂了管事,承包了修缮芙蓉园的差事,而后偷偷打造密道。

  包括诗会前招人,刺客潜伏进来,跟先前的情况差不多。

  召见太子跟魏王。

  首先是安抚太子,然后就是训斥魏王。

  训斥魏王的关键,是为了平息太子的怒火,避免真的出现兄弟残杀之事。

  那两个高丽人的事情,倒是意外之喜了。

  “芙蓉园出了这等事情,青雀你的纰漏出得很大。”

  “朕会收回芙蓉园,你可有意见。”

  李世民询问道。

  李泰连忙回道:“青雀没意见。”

  芙蓉园对李泰来说,最大的用处就是名声,现在出了刺杀案,招惹这么多麻烦,哪还敢继续拿在手里。

  李世民转而对太子道:“承乾,朕记得,你先前跟朕说过,想要把芙蓉园给象儿。”

  “如今朕便把芙蓉园赏赐给你,待你将其整理好后,再给象儿吧。”

  去年李世民在张阿难的建议下,举办家宴,缓和跟太子的矛盾。

  当时太子为皇长孙李象讨要封赏,其中就包括了这芙蓉园。

  只是李世民没有答应,说赏赐出去的东西,哪有收回来的道理。

  最后是给李象封了洛阳牧。

  现在从李泰手里收回芙蓉园,再赏赐给太子,也算是对太子的补偿。

  “谢父皇。”

  李承乾拱手道。

  他本来就想这次把芙蓉园拿到自己手里,没想到二凤主动说了。

  事情到这里,李世民对太子的态度很满意,在这件事上,太子没有紧抓魏王的过错不放。

首节 上一节 201/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