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03节
房玄龄是懂二凤的。
但相反来说,二凤也是懂房玄龄的。
房玄龄预判了二凤的预判。
他现在已经入局,届时陛下发现端倪,必然就会察觉到蛛丝马迹。
任何一点蛛丝马迹,房玄龄就会陷入到自证怪圈,跟这次谋划就完全脱不开干系。
在二凤看来,所谓的太子谋反,就成了房玄龄精心策划,诱导,蛊惑的一场阴谋。
因为二凤知道,房玄龄是有这个能力的。
“房公可还有补救的法子。”
李泰顿时有些急了。
他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麻烦。
房玄龄道:“只要是指认太子谋反,齐王这边就是问题,除非放弃这个法子。”
李泰自然是不想放弃的。
现在崔文圣彻底凉了,高丽那边也不可能跟他联合谋杀太子。
刺杀的行动,也已经失败。
太子一首青玉案元夕的元宵词,长安传唱,名声如日中天。
可以说是全面压制。
唯一能反败为胜的,就是石锤太子谋反。
“齐王也不一定会背叛我吧。”李泰不确定的说道。
房玄龄沉默。
确实,齐王不一定会背叛,这个谁也说不好。
可房玄龄不想把房氏一族的兴衰性命,交由给齐王去定夺。
当上告太子谋反后,就意味着房玄龄再无任何退路可言。
如果败了,太子登基后,无需多想,必然会对整个房家进行清算,这是毋容置疑的事情。
对于房玄龄来说,帮助魏王去指证太子谋反,等于是把身家性命,房氏兴衰,全都赌上去了。
“要不.干掉齐王?”
李泰思索良久,出了个馊主意。
只要齐王死了,那么在整个计划里,就没有短板了。
齐王府没多少防备力量,杀齐王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魏王有把握,杀掉齐王之后,能扛住所有的彻查,一点风声都不露吗。”
房玄龄感觉到很心累,什么脑子才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死一个皇子,哪怕是参与了谋反案的皇子。
会在长安形成多大的震动。
一旦查到魏王这里,那都不用跟太子争了,谋杀兄弟的罪名,让魏王跟太子之位彻底无缘。
即便没有实证,只要线索指向到魏王,大概率也是要被外放封地的。
“那该如何是好。”
李泰有些烦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夺嫡无望吗。
房玄龄微微沉默,道:“齐王这里,再想办法补救吧。”
“魏王可还记得贺兰楚石之事。”
李泰点点头:“房公是说贺兰楚石杀人那事?”
房玄龄原本是没打算把计划告诉魏王,但出了这档子事后,他担忧不知道什么时候,魏王又给他背刺一刀。
所以干脆把计划说出来,至少魏王不会再来坏事。
第155章 十息之内,若不束手就擒,杀!
“贺兰楚石被抓入万年县官署大牢后。”
“太子直接派出东宫左内率陈云超,还有上百缇骑,直接去到万年县官署强行抢人。”
“一百缇骑,可是东宫几乎所有的缇骑了,而太子得到消息后,没有丝毫迟疑。”
听到房玄龄说起这事,李泰也有些可惜的说道:“是啊,如果不是太子亲自出面,可不会让他带走贺兰楚石。”
直到现在,想起这件事,当初太子对自己的嚣张摸样,李泰都感觉有些胸口堵得慌。
房玄龄提醒道:“难道魏王就没想到,为什么太子对贺兰楚石这么看重。”
“是因为他仅仅关乎到东宫的颜面?”
“又或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如果只是颜面的问题,太子又何必亲自出宫。”
经过房玄龄这么一说,李泰顿时醒悟过来,当即道:“房公是说,贺兰楚石参与了太子谋反的事情。”
房玄龄点头道:“极有可能,否则太子不会这般强势。”
“贺兰楚石这人,看似英勇,实则不过是门荫酒色之徒,太子当然是知道的,所以担心他在万年县大牢里,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为保万无一失,在让陈云超率领百骑后,更是亲自离宫。”
李泰懊悔道:“早知如此,就应该在抓了贺兰楚石后,直接对他进行审讯,肯定能把太子谋反的秘密爆出来。”
“太可惜了,错失良机。”
李泰可惜的是,那个时候房玄龄还没彻底站在他这边,如果房公出手,大有可为。
想明白后,李泰问道:“所以房公最近是在想办法对付贺兰楚石。”
房玄龄道:“老夫自有安排,魏王若有什么想法,切记不可擅自行动,跟老夫商议方可。”
他就是担心李泰脑门子一热,又想个什么法子去打草惊蛇。
李泰吃了齐王的亏,自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房公放心,我若有想法,肯定先知会房公,征得房公同意后才行动。”
李泰此刻在心里,大骂柴令武是个废物。
要是有房公一半的筹谋,太子之位,早就到手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深刻体会到,房公的谋算有多么厉害。
房玄龄继续道:“魏王可知,此次征伐高丽,陛下打算派遣何人当主帅。”
李泰显然还没意识到房玄龄这句话的深意。
想了想道:“应该是卫公吧,不过卫公年纪大了,又身体不好。”
“或许父皇会派侯君集去,毕竟当初灭高昌,就是侯君集干的。”
听到这话,房玄龄沉默,只是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没有回答魏王的意思。
李泰有些迷糊,房公这是几个意思?
是我说错了话?
跟柴令武比起来,李泰感觉跟房玄龄说话真的很难受。
柴令武有什么想法,都会直接说出来。
而房公这里,说话只说一半,还要自己连猜带蒙的。
看到李泰无动于衷,房玄龄也很无奈的放下茶杯。
“魏王可知,这贺兰楚石的丈人是谁。”
李泰下意识回道:“贺兰楚石的丈人,不就是”
说到这里,李泰顿时醒悟过来。
语气一滞,惊呼道:“房公的意思是,侯君集也是太子的人。”
这下子,李泰就感觉到大麻烦了。
侯君集是征伐高丽的主帅,如果他是太子的人,相当于整个征伐高丽的大军,都在太子的掌控下。
如果是这样,就像他想用高丽人在战场上杀死太子那样。
太子只要稍微用点手段,就能让自己死在战场上。
死在高丽人的手里,神不知,鬼不觉。
哪怕是父皇责怪下来,也不会怪到太子头上。
顶多是责罚侯君集统帅不力之罪。
侯君集自然会无所谓,受些责罚而已,等到太子登基,从龙之功,自然飞黄腾达。
这时,李泰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了。
他也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为什么太子在芙蓉园刺杀案这事上,如此的好说话,甚至都没有要动手陷害自己的意思。
原本自己在太子的眼里,早就成了个死人。
“房公,房公,这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届时,太子肯定会想办法杀了我的。”
“房公救我!”
李泰是真的急了。
“魏王莫急,征伐高丽还须等到秋收之后。”
“只需要在此前,揭露太子谋反之事,自然就不会有事。”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