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49节
同时愿意给予大唐商人在阿拉伯帝国境内的特殊待遇。
如减免关税、提供安全保障、设立专门的贸易区域等。
提议开辟新的贸易路线,连接大唐与阿拉伯帝国以及更远方的地区。
通过中亚地区开辟新的商路,使大唐的商品能够更便捷地运往西方,同时也将西方的珍稀物品引入大唐。
李世民听到这些,确实有些心动了。
因为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还能满足李世民自己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除此之外,阿拉伯帝国表示愿意与大唐分享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贸易经验,帮助大唐拓展海上贸易。
阿拉伯帝国在航海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可以提供航海图、造船技术等,与大唐共同发展海上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除开称臣纳贡,贸易特权,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外。
在文化上,阿拉伯帝国将会派遣大量的学者,工匠,宗教成员,与大唐展开更为友好的交流,促进双方的文化发展。
承诺将阿拉伯帝国的珍贵书籍、文献等翻译成汉文,呈献给大唐天可汗。
同时,阿拉伯帝国也可以请求大唐将其珍贵的书籍翻译成阿拉伯语,促进双方的文化传播。
军事上,阿拉伯帝国将会建立跟大唐的军事同盟。
阿拉伯帝国可以明确表示,他们将尊重大唐的势力范围,不会对大唐的周边地区和属国进行侵略。
如果大唐在未来面临外部威胁,阿拉伯帝国愿意提供一定的军事支持。
在大唐的边境地区发生战争时,阿拉伯帝国可以派遣军队协助大唐作战,或者提供军事装备和物资等支持。
共同维护大唐跟阿拉伯帝国,在海上,以及其他地方的共同利益。
太极殿上,阿拉伯帝国的使者,以谦卑的态度、丰厚的利益和美好的前景,请求大唐皇帝陛下,不要干预中东战争的诚意,是很强烈的。
不仅是朝廷百官,包括李世民都已经被说动了。
阿拉伯使者见到这样的情况,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国的皇帝陛下,希望大唐天可汗大皇帝陛下的准许,能够将罗马使团的人员,交由我国进行处置。”
听到这个请求,李世民顿时微微皱眉,看向太子。
所有人都知道,罗马使团的公主,就住在东宫里,虽然现在还没有册封为太子侧妃,但很显然是早晚的事情。
而且把他国使团的人交出去,这样的行为,显然很不符合大唐的礼仪规范,以及外交政策。
但不得不说,阿拉伯帝国的承诺,是非常诱惑的。
毕竟大唐现在已经得知,阿拉伯帝国是个在人口,疆域上,都不逊色大唐的超级大国。
而现在这个超级大国,将会臣服于大唐。
且不仅仅只是名义上,包括纳贡,大唐人在阿拉伯帝国的特权待遇,军事同盟,文化交流,共同贸易等诸多方面。
而拜占庭方面,就显然很难达到这样的程度了。
哪怕他们也给出跟阿拉伯帝国同样的条件,然罗马跟大唐之间距离遥远,且夹着阿拉伯帝国,相互之间的往来,基本上是没戏的。
李承乾此刻面色平静,好像阿拉伯帝国使者说的那些话,跟他完全没有关系。
李世民略微沉吟后,说道:“此事容朕再作思量。”
“贵国之诚意,朕已尽知。”
“然国与国之交,当以义为先,罗马使团远道而来,暂居大唐,朕亦当以礼待之。”
“且朕之大唐,乃礼仪之邦,岂有将他国使团交与他人处置之理?”
“贵国之提议,诸多可嘉之处,朕会着人细细商议,至于罗马使团之事,暂且搁置。待朕与众卿商议出妥善之策,再作定夺。”
太极殿上,气氛一时有些微妙。阿拉伯使者闻言,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多言,只得恭敬行礼道:“天可汗陛下圣明,愿陛下早日决断,我国诚心以待,期盼与大唐永结盟好。”
早朝后,阿拉伯使者跟长安常驻使团见面后,便前往魏王府。
李泰其实对阿拉伯帝国没什么兴趣,不过对于打击太子声望很有兴趣。
几天后,坊间流言四起。
说是大唐太子为了罗马公主,不顾大唐利益,在对高丽发动战争的同时,还要对阿拉伯帝国发动战争。
阿拉伯使者也表示,如果大唐执意与阿拉伯帝国为敌,那么阿拉伯帝国很有可能会出兵协助高丽。
于是,有民请愿,请求太子交出罗马公主。
第182章 明犯大唐者,虽远必诛!
阿拉伯帝国的战争威胁,还是有些用的。
尤其是对于长安百姓来说。
两边开战对于大唐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同时,阿拉伯帝国提出来的条件,让许多人都觉得非常不错。
尤其是对于大唐商人。
长安有很多远商,就是在走国家贸易,毕竟这里头利润很大。
能在长安买得起房子的,许多都是有着国家贸易的背景。
还有许多已经取得大唐户籍的粟特人。
如果大唐同意阿拉伯帝国的请求,那么在以后经商的路程上,就能享受特殊的权力待遇。
所以最喜欢太子能够交出罗马公主,大唐跟阿拉伯帝国达成军事同盟的,就是商人阶层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大唐虽然商业发达,商人地位有所提升,但要跟太子去相提并论,那就比较扯淡了。
他们完全没有能力去左右皇帝乃至于太子的决定。
拜占庭使团的阿历克斯和纳伦德,急得像是热过上的蚂蚁。
“怎么办,纳伦德。”
“如果大唐皇帝陛下,答应阿拉伯的请求,那么我们全完了。”
阿历克斯不懂大唐皇帝,但他懂自家皇帝。
如果这样的事情,是自家罗马皇帝遇到,会怎么处理。
几乎可以确定会答应这样丰厚的条件。
纳伦德安抚道:“不要紧张,阿历克斯长官,大唐是礼仪之邦,绝对是做不出来,把我们交给阿拉伯人,这样的事情。”
“也许我们可以联系下公主殿下。”
阿历克斯点头道:“对,我们应该马上联系公主殿下,把长安发生的事情告诉她,请求太子殿下的帮助。”
长安城,万年县跟长安县官署前。
各自聚集了上百百姓。
他们是来这里请愿的。
魏王李泰在面见阿拉伯使者后,对于他们的想法很是支持,暗中推波助澜。
而大唐商人们,则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但是自从上次全城徭役的事情后,长安的百姓也学乖了。
不敢再跟着闹事。
这些请愿的人,基本上都是花钱买来的。
只要愿意去的,就给一贯,也就是一千钱。
其实一开始其实就几十文,但没人搭理,毕竟风险太大。
后面价钱不断加码,逐渐涨到了一贯。
这就让许多人开始动心了。
所以才弄来了几百个百姓。
多数年轻的,想要跟着混些钱财的,大多被长辈拉住。
他们是明白太子的。
太子虽仁义,但也足够强势。
东宫里,得到消息的狄奥多西,也匆匆赶来面见太子。
“殿下,请不要赶走我。”
李承乾笑道:“谁说要赶走你了,区区刁民,也敢闹事。”
“文忠。”
“臣在。”
“传孤太子教令,立即着金吾卫,抓捕所有聚众闹事者,按大唐律,尽皆判处三年徒刑。”
“正好孤的水泥厂缺人,全部丢过去进行劳动改造。”
“另,警告大食使者,再有相关言论,莫以为能仗着使者身份,就能在大唐肆意妄为。”
“万国使臣在大唐境内,当遵守大唐律法,胆敢有触犯者,皆当以大唐律处置。”
“此次孤就不另行追究了,若敢再犯,绝不轻饶,立即去办。”
内侍文忠躬身道:“是,殿下。”
狄奥多西听到太子这么说,喜极而泣,顾不得矜持,一把抱住太子。
李承乾训斥:“光天化日之下,如此行径成何体统。”
而后轻声道:“晚上来孤寝宫。”
狄奥多西认真道:“晚上我定要好好服侍殿下。”
长安两县官署。
县令面对请愿的百姓不好动手,一来是人多,二来也有人暗中授意。
于是就把事情往上报。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