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6节
“长安县令郑文瑞,出自荥阳郑氏,好丹青。”
李承乾微微皱眉:“两人均是五姓七望出身,所以魏王背后的支持,是他们?”
苏亶道:“没错,这些人曾是隐太子的支持者,如今转投至魏王麾下。”
李承乾知道,这就涉及到门阀争斗了。
当初李世民背后的支持者,便是关陇门阀,而李建成的支持者,则以山东门阀为主,也就是五姓七望的主体。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自然就是关陇门阀得到了最终的胜利。
李世民麾下名臣如云,猛将如雨,长孙无忌能当第一功臣,除开妹妹是长孙皇后外,也因为其长孙家族的身份。
长孙家族是北魏士族,也是有名的关陇门阀。
玄武门之变后,长孙无忌所在的长孙家族,便成了关陇门阀的代表。
山东门阀自然是不甘心失败的,于是就有了渭水之盟。
李世民八月初九登基,东突厥只用了二十余天的时间,颉利可汗带着突厥骑兵直接杀到了渭水河畔。
突厥人这次南下,几乎是洞穿了唐朝的整个防线,雁门、太原、河东,甚至是长安,基本上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各大防区的军事长官,在山东门阀的授意下,对突厥人视而不见,要么是假意败仗,放纵东突厥侵入长安。
最后李世民把国库都给掏空了,才结下了这渭水之盟。
后来李世民一直在压制山东门阀,但唐初本就是门阀天下,哪怕是均田制,都均不到门阀的田产。
如果太过强制,更加容易升起变故。
门阀垄断知识,掌控选官。
就现在的朝堂官场上,九成官员都是出身于望族豪族。
当然,话说回来,李唐李唐。
大唐李氏,才是最大的门阀。
李承乾也不是忌惮他们,望族豪族,也只是在自家那块地界上厉害,威风还耍不到长安来。
李承乾沉吟片刻后说道:“丈人去了大理寺,往后当多多关注两位县令。”
望族出身,李承乾就不能肆无忌惮的下手了,至少要遵从表面上的规矩。
这也是为什么要让苏亶去到大理寺的缘故,暗地里好下手。
只要他们触犯了律法,贪污受贿什么的,自然就能轻松解决。
李承乾就不信他们这么遵守律法,一点都不捞钱。
“殿下放心,只是我初至大理寺,可能还需要些时日。”
苏亶也需要时间培养自己的心腹。
李承乾点点头,他也没想几天时间就把魏王党全部干掉,这也不现实。
“丈人帮我举荐些人才,要能办事的,最好是士族或寒门出身。”
李承乾手下没什么值得信任的人,崇贤馆里,多是些阿猫阿狗,阿谀奉承之辈,不堪大用。
把魏王党的人搞下去,这边也要能有人顶上。
否则干掉这个魏王党人,又来一个魏王党人,那还有什么意义。
“自当为殿下寻访贤才。”
苏亶一口就应了下来,他也是有不少同僚好友的。
想了想,又提议道:“殿下可知不良人。”
李承乾道:“听说过,长安城的不良人,不是追随魏王吗?”
苏亶微微摇头:“不良人哪有忠诚可言,只要出的钱够多,他们什么事都敢做。”
“不良人混迹于长安底层,打探消息最为迅捷,其中有些人,还是有些真本事的,殿下在某些方面,或许能用得上。”
李承乾秒懂。
苏亶已经是大理寺少卿,自然就得注意形象,不能跟不良人搅合在一起。
但这些人确实很好的刀,比如寻找一些比较秘密的消息,又或是栽赃陷害什么的。
苏亶没有留在东宫吃晚膳,刚上任他的事情还挺多。
聊了一阵便离开了。
送走苏亶后,李承乾就把苏琛叫来。
父亲的提议,儿子帮忙,这自然合理。
“长安城的不良人,你可是熟悉。”
苏琛有些不好意思道:“是我父亲告知殿下的吧,还请殿下放心,往后我必不会再跟他们厮混了。”
李承乾笑道:“不,孤正想多了解一下他们。”
“你便跟孤讲述一下,长安不良人的情况吧。”
第26章 打造大唐锦衣卫
“我家住万年县永宁坊,所以我跟万年县的不良人熟一些。”
“不良人的领头被称呼为不良帅,万年县的不良帅叫纪昭.”
随着苏琛的介绍,李承乾对不良人的认知也比较清楚了。
这些不良人,更像是游侠儿,被县令收录公廨。
没有编制,月俸只能维持生活,主要收入来源是官署给出的赏金。
大唐万国来朝,商贸发达,鱼龙混杂,作奸犯科之人不少。
官署也没这么多的差役去进行搜捕查案,这才有了不良人的出现。
不良人一般存在于上县,如长安,万年,洛阳,太原等。
上县官署才有钱财招募,中下县人口少,自然也不怎么需要。
大唐民间崇武,加之物价低廉,能吃饱饭,自然练武的人就多。
纵观史上各朝,唐初有着武林人氏最好的生存土壤。
李承乾问道:“这纪昭为人如何,品德如何。”
苏琛立即说了起来:“纪二郎为人正直,最好打抱不平,替人伸冤。”
“若是哪家兄弟遇了困难,纪二郎必定是慷慨解囊,仗义疏财,助其渡过难关。”
“坊间上下,提起纪二郎,谁能不道一句好郎君。”
李承乾点点头:“你跟他见过?”
苏琛略带兴奋道:“自然是见过的,上次与纪二郎去平康坊,那还是在上次.当时我.”
话到这里,苏琛连忙打住:“当时我们把酒言欢,谈古说今,好不惬意。”
李承乾问道:“这纪二郎很有钱吗,不良人俸禄这般少,他应该还有别的营生吧,或是祖上留有余财?”
苏琛想了想道:“纪二郎老家是庆州人,独自一人来到长安,后来做了官府的不良人,逐渐破案拿住盗匪,有了名气当了不良帅。”
“倒是没听说纪二郎做别的营生,应该是他从家中带来的钱财吧,还有官署的赏金。”
听到这里,李承乾就明白了。
这所谓的不良帅纪二郎,经营自己的名声,暗地里肯定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不是良人。
如此做派,倒有些后世及时雨的风格。
李承乾倒也不在乎这些,道:“准你今日休沐,去跟那纪二郎好生聊聊,看他是否愿意归顺孤。”
“若有意,晚间亥时,把他带到东宫来。”
作为太子,简单点就行,这种事就不需要太复杂了,直接表露出招募的意思就行。
苏琛迟疑道:“亥时街坊已然宵禁,怕是容易引起误会。”
李承乾无所谓道:“孤给你一份东宫敕令,若遇金吾卫巡查,直言便是。”
“谢殿下。”
其实对于现在的李承乾来说,主要针对的对象,已经不是魏王了。
或者说魏王对他的威胁,在清楚其情况之后,就不是那么担忧。
魏王党确实有很大的势力,而且有五姓七望的加入,在朝堂上有很大的舆论权。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山东门阀虽然在朝堂占据一定势力,可却没有决定权,他们对李世民的影响太小了。
主宰朝堂的,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门阀,而他们,是李承乾有力的支持者。
支持太子,并非是因为他们喜爱李承乾,而是要稳固朝堂,传承有序,保障他们自己的利益。
如果朝廷动荡,损失最大的便是关陇门阀的这些既得利益者,对散乱各地的山东门阀,五姓七望们,反而更为有利。
所以从魏王李泰接受山东门阀,五姓七望的投资后,实际上他就已经距离皇位越来越远了。
魏王党跟太子党的争斗,不仅仅是代表李承乾跟李泰,更深次的影响到关陇门阀跟山东门阀的又一次斗争。
就算是李承乾这个太子倒台,关陇门阀也不会选择支持李泰,而是寻找新的继承人。
比如晋王李治。
理顺思绪后就明白,除了防止李泰在自己登基的时候,效仿祖宗之法,来一手玄武门继承法,其他的威胁总体来说不大。
毕竟当初山东门阀能在李世民登基时,搞出渭水之盟这样的事情,估摸着自己登基,也是不甘心,要搞事的。
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李承乾已经想好,把锦衣卫带来大唐来。
收编不良人,改编锦衣卫,最为合适不过了。
——
太极宫,两仪殿内。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