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65节

  他这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一直没有收回太子的监国权。

  监国权不是太子本身就有的。

  而是需要皇帝赋予或收回。

  按照正常的流程,如果皇帝出征或出巡,病重或无法理政,又或是其他特殊情况下,才会赋予太子监国权。

  李承乾十三岁,便被授予监国之权。

  李世民好游猎,经常出去打猎,一出门就是十天半个月,这就经常会出现太子监国的情况。

  李世民是比较喜欢玩的,有时候兴致来了,直接就出去了。

  又是赋予,又是收回,很是麻烦。

  所以前几年外出打猎后,李世民就没有收回太子监国权了。

  毕竟太子监国的时候,政务这块处理得不错。

  太子监国权,在唐律有明确规定,主要分为四大块。

  行政决策权,军事指挥权,司法审判权,礼仪主持权。

  而在行政决策权中,就包含了对五品之下官员的任免、赏罚。

  现在太子以监国权,对城门郎进行罢免,是符合大唐律法的。

  “太子倒是会钻空子。”

  李世民轻轻一句,就把这件事揭过去了。

  也没想对太子有什么惩罚。

  东征在即,此时对太子责罚,容易影响太子在军队中的声望。

  李世民还是想看到太子在辽东战场上有些出色表现的。

  谁不希望自己的继承者,也是个文韬武略具备的优秀皇帝呢。

  些许功劳,还不至于影响到李世民的权威。

  “太子应也是事急从权。”

  张阿难开口道。

  李世民点点头。

  对于这个说法比较认可。

  “阿难,明日你去趟城外太子军营,问问太子何故如此。”

  “身为太子,哪能这般枉顾律法,当要以身作则才是。”

  张阿难躬身道:“是,陛下。”

  

  在不涉及谋反的情况下,李世民对于李承乾,还是很在乎跟心疼的。

  一些小的过错,就是警告一番,基本上就完事了。

  在李世民的心里,太子还是很不错,很优秀的。

  犯一些小的过错,都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用不着太过严苛。

  城门郎:???

  ——

  次日清晨。

  城外太子军营所在。

  今日操练取消。

  实行军演。

  所有骑兵尽皆披上甲胄,严阵以待。

  辅兵们则开始快速收拾行囊辎重。

  陈云超在太子的安排下,领三百骑,全副武装,直奔灞桥驿而去。

  大约半个时辰,大军便可随时开拔。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可容不得半点含糊。

  军中大帐内,各军情况不断上报进来。

  李承乾听取汇报的同时,也在等待长安城内的消息。

  但凡长安军队有所异动,那么李承乾就会毫不犹豫的下令,急行军向洛阳出发。

  “殿下,城门正常开启,暂无异动。”

  贺兰楚石带了数十骑去探查情况。

  “再探。”

  “是。”

  又过一段时间。

  李德謇也回来了。

  他早上也带了些人出去。

  去往东宫跟内侍文忠接触,探听有关于长安城内军队,还有宫廷内的情况。

  “殿下,长安城内一切如常。”

  “再探。”

  “是。”

  军营的气氛有些紧张。

  李承乾略微松了口气,不过提着的心并没有放下。

  不多时。

  有一骑从长安城内直奔军营。

  带来了李安俨的书信。

  信中详细写了关于昨晚的情况。

  看完后,李承乾有些阴晴不定。

  随即把书信给旁边的苏定方看。

  苏定方看完后,沉思片刻道:“臣觉得,李统领并未是小题大做。”

  “而是房玄龄察觉到李统领给殿下通风报信后,这才放弃了上告之事。”

  李承乾问道:“苏将军的意思是,房玄龄手中,已经掌握了孤谋反的罪证?”

  苏定方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

  毕竟他是新来的,太子之前干了那些为谋反做的准备,他也不知道。

  想了想,道:“瘟疫之事,深夜入宫面圣,倒也是正常。”

  “然若只是瘟疫之事,房玄龄缘何连一时半会都不愿意等待,宁可扫了陛下的兴致,也要面圣?”

  “因此,臣断定,必然不只是上报瘟疫这般简单。”

  “房玄龄所言同州,宜州之瘟疫,也只是隐约有些迹象,不值得这般紧张。”

  李承乾点点头。

  觉得也是这个道理。

  “那就再等等消息吧。”

  按照惯例,这个时间点,应该是二凤在进行君臣议事。

  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李安俨在轮值了。

  所以如果房玄龄想要告密,是最佳时机。

  等到君臣议事后,再无响动,才算情况稳定。

  东宫。

  一辆辆马车正在聚集。

  内侍文忠安排着人员,从五雷堂不断把库存的火药包,一箱箱的搬上马车。

  这是目前最为要紧的事情。

  太子嘱咐过,这些木箱里的东西至关重要,轻拿轻放,不可以有任何闪失。

  也不可接触任何火源。

  “文内侍,我也要去吗。”

  向可有些紧张的问道。

  他没想到,太子东征高丽,还要把他带上。

  还以为太子出门后,能好生歇息享受一段时间。

  “这是殿下的交代,难道你要违令不成。”

  文忠语气不善。

  向可连忙解释道:“不,能为殿下效劳,是我的荣幸。”

  文忠面色缓和:“能追随殿下东征,这是你的福分。”

  “我想去还没这个机会呢。”

  “殿下能记得伱,说明对你很是看重,你随殿下去往辽东,要好生服侍。”

  “等到大胜归来,定少不了你的好处。”

  向可一听,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首节 上一节 265/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