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71节

  逼反太子,须先保魏王及其军队。

  然此刻动手布置,难以逃开太子眼线。

  太子此刻,必然紧盯长安军队,但有调动,则直接起势,掠夺魏王军营。

  如今天气炎热,魏王军中尚无防备,操练不穿甲,怎能敌五千重骑。

  怕是一波冲锋下去,就全然崩溃。

  军备辎重,全归太子所有。

  长安这边,匆忙调动兵马,又如何去行围堵之事。

  思索半晌,房玄龄也没能想出个万全之策来。

  太子如今势成,想要截断,何其困难。

  思虑再三,房玄龄面上阴晴变化,最后放弃了直接逼反太子的想法,还是走安抚太子的路子。

  李世民这边,在确定好后,很快就下了诏敕传告。

  定三日后,行宗庙祭祀。

  李世民随即安排人,发一封文书至于城外太子军营。

  也没其他什么想法。

  这祭祀完全是由太子之梦而起,太子自然是要参与祭祀的。

  天使快马加鞭,于日落黄昏之际,把文书送到了太子军营。

  李承乾拿到文书打开一看,面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只见文书上写道:

  赫赫大唐,威加四海。今征高丽,太子有梦,兆示非凡。

  行祭祀大典,乃上天垂训、祖宗示警。

  忆武王伐纣,祭祀显决心而建伟业。吾大唐承天运、继圣德,今战高丽,将士用命。

  愿天地神明鉴吾诚心,赐大唐胜利,保将士平安,佑百姓康宁,使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伏惟尚飨!

  李承乾没想到,自己随口找了个借口,以做梦为由,开启夏城门。

  结果一拳出去,便又受了一击重拳回来。

  二凤这一招,当真是无懈可击。

  使他陷入两难。

  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

  有心直接造反,可又举棋不定。

  于是立即召开军事会议。

  叫苏定方,李德謇,贺兰楚石三人商讨。

  大帐内,李承乾把文书让三人传看。

  而后道:“父皇欲行祭祀大典,孤恐其中有诈,怕是要诓我回城。诸位以为当如何应对?”

  苏定方态度坚定,道:“此事确有蹊跷,陛下此时以太子梦由举行祭祀,时机微妙,不得不防。”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殿下如今处境微妙,切不可轻举妄动。”

  “想当年,吴王夫差兴兵伐齐,越王勾践趁机起兵,最终导致吴国灭亡。今殿下若贸然回城,恐陷入危局,重蹈吴王夫差之覆辙。”

  “陛下举行祭祀,或为引殿下回城之计,一旦殿下中计,后果不堪设想。”

  苏定方是坚定的主战派,在他看来,造反似已成定局,不若是放手大干一场,生死由天,胜负由命。

  房玄龄定然已是密告太子谋反,陛下诸多举措,不过是为了解除太子兵权,行软禁之事后,再行查探谋反之事。

  然苏定方现在已经知晓,太子准备谋反多年,如此定然有诸多把柄留下。

  又怎么能够经得起审查。

  一旦谋反败露,他们这些人,砍头流放,哪能落得什么好处。

  相比之下,化被动为主动,占据洛阳,半分天下,哪怕是输,那也是要经过一场畅快淋漓的大战。

  苏定方不想憋屈而死,哪怕是死,也是要轰轰烈烈的死在战场上。

  李德謇也附和道:“殿下,苏将军所言在理,我等不可轻易中计。”

  “想那楚汉相争之时,项羽轻信刘邦之约,前往垓下,最终陷入十面埋伏,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殿下切不可重蹈项羽之覆辙。”

  李德謇也是心思果决之人,到了这份上,距离造反,也就半步之遥了。

  相比之下,贺兰楚石就有些担忧了。

  他是听着陛下的威名长大的,太子虽有五千重骑,然这大唐天下,谁不知陛下的本事。

  偌大个大唐,几乎都是陛下打下来的。

  当年隋末乱世,李家并不占优,却能最后定鼎天下,开创大唐。

  陛下就要占了七分功劳。

  且陛下可是从万军丛中杀出来的皇帝,手下名将云集,太子仅凭五千骑兵,又如何能反败为胜。

  雄踞洛阳之策虽好,然人心难测,洛阳原本就是曾经陛下根基之所,民心所向,太子真能彻底掌控洛阳吗。

  思虑片刻,贺兰楚石道:“臣以为,殿下或许可考虑回城参加祭祀。”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殿下若因疑虑而不回城,恐在陛下与百姓心中落下不顾大局之名。”

  “况且虽一直猜测房玄龄有上告之嫌,然如今未曾听闻任何异动,祭祀尚有三日,或可联络杜荷,李安俨,再探宫廷情况。”

第194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夜幕如墨,沉沉笼罩军营。寒星寥落,高悬天际。

  军营中,灯火点点,于暗夜摇曳。

  李承乾身着戎装,稳步而行,身后跟着数名卫士。

  或是大变在即,军心便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造反这等事情,是不能跟将士说的。

  大唐的民心还在,这些府兵的家人,都归于长安治下。

  要是太子跟将士说,我准备造我老子的反,然后自己当皇帝。

  这要别人如何景从。

  真正到了造反那天,李承乾往下传的话就是。

  圣人遭小人蛊惑,欲冤枉于太子,请众将士随太子斩杀奸妄,清君侧。

  只有大义所在,才能心之所聚。

  火药再强,也是人在用。

  若众叛亲离,又如何治世。

  夜风轻拂,旌旗微微飘动,猎猎作响。

  李承乾步入一处营帐。

  大唐营帐是麻布帐顶,木杆支撑搭建。

  空间不大,十人一帐,分左右五床,中间一条小道。

  白日里操练苦,披戴甲胄,哪怕是骑在马上,经烈日一晒,威风是威风,热也是真热。

  高强度操练下,李承乾在饭食这块,还是提供很大保障的。

  肉蛋奶不缺,睡一觉就能恢复气力。

  营地有水源,将士每日也能冲个澡。

  衣服想来是辅兵帮着洗。

  今夜已是戌时中,也就是晚上八点。

  除了巡逻值夜的将士外,大部分的将士已经是在营帐中准备睡觉了。

  躺在营帐里,随意的聊聊天,差不多也就睡了。

  “谁!”

  门帘打开,一个身影钻了进来。

  还没睡觉的将士,顿时就警觉起来。

  “是孤。”

  李承乾笑着说道。

  营帐很矮,走进来后难以直身,李承乾干脆就直接坐在了地面上。

  借着月光,十名将士顿时就看清了来人,大吃一惊。

  “是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拜见太子殿下。”

  慌慌张张的,将士们就准备起身拜见,然而这夏天睡觉,衣裳不全,又感觉失礼。

  “无须多礼,孤就是来看看,营帐小,都坐着。”

  “是,殿下。”

  众人有些紧张起来,不知道怎么太子殿下就来了。

  个个心里头开始回想,是不是白天操练哪里没做好,还是犯了什么错误。

首节 上一节 271/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