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299节

  “你大逆不道,你胆敢私藏太子画像。”

  有妒忌的,当即就喝问起来。

  那人毫不在乎:“你可不要污蔑我,这叫邸报,是太子在长安发的,十文一张。”

  “这邸报上的画像,也是太子让人印上去的,让我等小民也能瞻仰天颜。”

  “我家娘子上次给我送吃的,特意把这邸报送来,就是为了能得太子庇佑,安然回家。”

  这个庇佑,不是说太子会照顾他,而是如同神佛一眼,冥冥中庇佑他。

  被征徭役的百姓,吃食主要是军队提供,但只是基本食物,并不够吃。

  所以不仅需要自带干粮,家人还会通过驿站邮寄钱财和食物。

  自秦朝的时候开始,就是这样了。

  出征在外的百姓跟将士,还可以给家里人写信。

  家书抵万金就是这么个说法。

  这一说,顿时引来众人羡慕。

  也有人不信,去打小报告,不过反而挨了一马鞭。

  太子像印在邸报上这事,已经不是多大的秘密了。

  因为改进了负重工具,加上军心大振的关系,行军队伍气势高昂。

  于八月初二,提前一天抵达幽州。

  这个时候,侯君集等队伍,已经从幽州出发,开始针对高丽城池进行战略进攻。

  ——

  中东。

  木尔坦地区。

  这里是戒日帝国跟如今的阿拉伯帝国的缓冲带。

  生活着不少小国跟部落。

  波斯萨珊王朝亡国后,亡国之君伊嗣埃三世为了躲避阿拉伯骑兵的追杀,就逃亡到了这里。

  其实伊嗣埃三世并不算是个昏庸的皇帝,他也是想要励精图治,恢复帝国昔日荣光的。

  但波斯帝国内部政权党派林立,积弱已久,腐朽不堪。

  又遇到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哪怕伊嗣埃三世想要有所作为,也无济于事,抵抗不住历史的洪流。

  有些像三国的刘禅,又像是明末的崇祯。

  现在的伊嗣埃三世身边,妻女不在,只有几个忠心的亲卫跟随。

  钱财所剩无几,也变得穷困潦倒,面对阿拉伯帝国的通缉追杀,亦不敢暴露自己的身份。

  是夜。

  伊嗣埃三世虔诚的跪在月光下进行祈祷。

  “伟大的阿胡拉马兹达冕下,您是否能听到您子民的呼号?”

  “我,伊嗣埃三世,曾经是波斯的王,如今却如丧家之犬般流亡。”

  “我的国家,那片您曾庇佑的土地,已被战火吞噬,黑暗如安格拉曼纽的阴影笼罩其上。”

  “我曾试图守护我们的荣耀,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人民。”

  “但命运似乎如脱缰之马,不再受我掌控。难道这是您对我的考验,还是波斯已被您所遗弃?”

  “尊贵的密特拉冕下,我曾在阳光下向您许下守护波斯的誓言。如今阳光不再眷顾我,我在这清冷的月光下祈求您的指引。”

  “高贵优雅的阿娜希塔冕下,为何您的子民如今遭受如此苦难?难道我们的过错已让您收回了慈爱?”

  阿胡拉马兹达,是波斯祆教,也就是大唐俗称的拜火教所信奉的最高神。

  在祆教的教义中,阿胡拉马兹达与代表黑暗和邪恶的安格拉曼纽进行着永恒的斗争。

  密特拉是光明与誓约之神,也是太阳神。

  阿娜希塔是一位重要的女神,被视为生育、健康、水、智慧和战争的守护神。

  到了穷途末路,伊嗣埃三世也只能是像各路神明祷告,祈求他们降下垂怜的目光,拯救他这头迷路的羔羊。

  也许是他的祈祷真的有了效果,在第二天的时候,亲卫得到了一个消息。

  大唐的使团即将抵达天竺,并且已经放话,大唐太子令,愿意给波斯逃亡在外的皇帝提供庇护。

  “这是真的吗,你没有在欺骗我吗。”伊嗣埃三世不可置信。

  他曾经多次派遣使臣去大唐求援,却没有得到任何回信。

  “所有人都在传,我打听过了陛下,确实是有大唐的使团前往天竺。”

  伊嗣埃三世当即跪在地上,向着太阳跪拜。

  “阿胡拉马兹达冕下,密特拉冕下,阿娜希塔冕下。”

  “感谢垂怜。”

第209章 李承乾设下的鸿门宴

  消息是真的。

  这时代,也没有人敢,会去随便传大唐的消息。

  王玄策在进入到泥婆罗王都加德满都的时候,就从游商的嘴里,听到了关于波斯皇帝,亡国之君,伊嗣埃三世正在被阿拉伯帝国通缉追杀的事情。

  为了不耽误太子交代下来的吩咐,王玄策当即就跟泥婆罗国王那陵提婆商讨。

  希望那陵提婆能够帮自己宣扬大唐太子令。

  那陵提婆自然不会拒绝天朝上使的请求,更何况这还是大唐太子令。

  于是消息就这么传到了木尔坦地区。

  实际上这样的话,是很容易引发阿拉伯帝国对大唐的恶念。

  但王玄策不在乎。

  更不在乎所谓的阿拉伯帝国。

  在他的眼里,大唐为天下之中,世界之中,文明之源。

  日月,天地,都是要围绕大唐在转。

  其他的地方,统称为四方蛮夷之地。

  所谓的阿拉伯帝国,就跟当年的匈奴那样,是个大一点的蛮夷之国。

  甚至在王玄策的认知里,或者说大部分大唐饱学之士的认知中,大食,就是匈奴的后裔。

  当年匈奴帝国被汉武帝打败,跑到中亚建国。

  现在的阿拉伯人,曾经就是在匈奴人的统治下。

  这样的认知比较狭隘,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比较普遍。

  中天竺。

  戒日帝国宫廷。

  戒日王曷利沙稍微有些苦恼。

  他对于大唐使团前来天竺交流,自然是满怀欢迎。

  玄奘法师让他认知到遥远的东方帝国,也认知到东方帝国的强大。

  对于大唐,曷利沙因为玄奘法师的关系,很是亲近。

  只是没想到,大唐使团还没到,就已经开始在搞事情了。

  但只是短暂的迟疑后,戒日王曷利沙就决定帮助大唐使团。

  首先这命令是大唐太子令,是大唐帝国未来的皇帝所发出,这就很具有权威性。

  其次对于阿拉伯帝国,戒日王曷利沙也是有些忌惮的。

  虽然中间有着木尔坦地区作为缓冲,但阿拉伯帝国的野心太大了,吞并了波斯帝国的疆域,就一定会满足吗。

  他们还在攻打西方的罗马呢。

  以后会不会打到天竺来?

  曷利沙能够一统中天竺,自然也是英明的君主。

  帮助波斯皇帝伊嗣埃三世,不仅能得到大唐太子的好感,还能给阿拉伯帝国增加麻烦,何乐而不为。

  戒日王曷利沙下令,天竺将会给波斯皇帝提供庇护,戒日帝国境内,不认可阿拉伯帝国对波斯皇帝的通缉。

  当这个消息传到木尔坦地区的时候,很多小国跟部落纷纷震惊。

  阿拉伯帝国跟天竺帝国,这就开始交锋了?

  这里头还有大唐帝国。

  三大帝国,以波斯皇帝展开争斗。

  这也让木尔坦地区的人们心思活络起来。

  伊嗣埃三世带着亲卫想要逃亡天竺。

  有人想要抓住他们,交给阿拉伯帝国,有人想要交好天竺跟大唐,帮助这最后的波斯皇帝。

  很显然,伊嗣埃三世想要成功抵达天竺,必然不是个轻松的事情,这条路上,充满荆棘和曲折。

  于此同时。

  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也就是现任皇帝欧麦尔。

  正在逐步停止对周边各国的继续攻打。

  这其中有考虑到大唐的因素,也有考虑到现在的疆域已经足够辽阔,太多的城市需要进行管理和消化。

  尤其是在传教这块。

首节 上一节 299/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