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26节

  哪怕陛下不交代,他回去后也要这么安排。

  这么高的效率,造出来的就是钱。

  原来太子如此生财有道。

  感觉大概了解得差不多了,李世民就想去看看东宫制冰的地窖。

  就在这时,李世民突然听到咚咚咚的大响声。

  不由问道:“这是什么声音?怎的如此之响。”

  寺丞杨启帆道:“陛下,是炼铁坊那边开始锻铁了。”

  李世民仔细的听了听,道:“何人锻铁,竟是如此大响,力气如此之大,还这般气定神闲。”

  响声很大却很平稳,持续有力。

  连着响了十多声,都没有停歇跟落气的意思。

  李世民对于锻造这块,也是有所了解的。

  要达到这样举重若轻的程度,该是什么铁匠。

  这般大的力气当铁匠可是太浪费了。

  若在战场之上,绝对是一等一的猛将。

  李世民顿时就生了兴趣。

  同时有些埋怨太子。

  

  这么厉害的人,怎么让他去干铁匠的活计了。

  寺丞杨启帆苦笑道:“陛下,此非人力,而是水力,是太子所设计制造的一种器械,名为水力锻锤。”

  “还请陛下跟臣前往,一看便知。”

  水力?

  非人力?

  李世民的好奇心顿时被勾了起来。

  随同太子家令寺丞一探究竟。

  炼铁坊。

  李世民看到了这个发出巨大响声的大家伙。

  好大一炳铁锤。

  然而在其后面,是个巨大的水车。

  随着水流流动,铁锤被缓缓抬起,而后达到一定程度,猛的落下,击打在锻造台上。

  一锤又一锤,稳定持续。

  巨大的力道将生铁杂质尽数捶打出来。

  铁匠们则趁着大锤蓄力的时间,翻动生铁即可,轻松而惬意。

  “好东西,这可真是好东西。”

  “有如此,岂非能源源不断的造出精钢来。”

  李世民马上就意识到,这个名为水力锻锤的东西,对于打造军备的优势跟好处。

  寺丞杨启帆的声音带着几分骄傲:“东宫所产之精钢,皆为上上等之精钢,且产量丰富充足。”

  “只是一日,便可产出数套明光铠所需。”

  “尤其是在甲片上,能轻易锻出薄如蝉翼之甲片,不仅防御更强,重量也更为轻便。”

  “此次太子东征高丽,所穿戴之明光铠,便是由此水力锻锤锻造而出,于所有明光铠中,亦属上上等。”

  “若换成铁匠捶打,便是十天半月,都不见得能打出一套来,也打不得这般好。”

  铁匠打铁跟水力锻锤相差太大了。

  在淬炼杂质上,铁匠一般一锤也就几十斤的力气,而无法长时间捶打,这对于铁匠的身体素质要求就很高。

  而水力锻锤,单单是那大锤,就有数百斤,一击可达千斤之力。

  且是持续不断的千斤之力。

  可以说在锻铁这块,能将杂质最大的程度的剔除,这是人力永远无法达到的程度。

  极大的缩短了锻打的时间。

  当然,后续的造型,还是需要铁匠来进行,不过在效率上,质量上,就天差地别了。

  这等效率,乃至于人力打铁的数十倍甚至更高。

  “有这水力锻锤,必能大量造出上上等之明光铠。”

  李世民的语气都不由有几分激动。

  然而,这还不算完。

  “陛下请随臣去前边,还有一物。”

  寺丞杨启帆恭敬说道。

  李世民跟着上前,来到了一处大院子里。

  里头装着大量,如同纺织车的事物,但做的并非是纺织。

  可以看到工匠不断进行脚踩,带动一系列的木质器械,使得中间磨石飞快转动。

  工匠拿着甲片,只需要放在磨石上,就能快速进行打磨。

  确保甲片各个部位都能被均匀打磨。

  而后再替换掉粗磨石,换上油石进行精细打磨。

  最后再进行替换,包裹着一层皮革的磨石,对甲片进行抛光。

  这些过程不断被重复着,也许一道工序,只需要一两炷香的时间就能完成。

  而按照之前的情况,一块甲片的粗磨,约莫需要一个多时辰。

  油石精磨也需要一个多时辰。

  抛光则在半个时辰左右。

  这意味着一个工匠,一天下来,哪怕再是熟练,两块甲片顶天了。

  实际上大部分的工匠,每天也就能制作出一块甲片。

  而一套明光铠上,大约有一千三百多枚甲片。

  这就是为什么,数个老工匠,制造一套明光铠,需要两百多天了。

  可是现在这速度,效率何止提升十倍。

  李世民问道:“东宫造一副明光铠,需要耗费多少时日?”

  寺丞杨启帆解说道:“陛下,东宫不按时日算的。”

  “太子规定了尺寸,把所有明光铠的部件分开来造,这里是甲片房,还有盔房,胸甲房,肩甲房,臂甲房,裙甲房,胫甲房。”

  “每个部件采用同一尺寸进行度量,再以卡扣的方式进行拼接。”

  “按照如今的速度来说,一套明光铠所有部件,大约需要两日的功夫,造铠甲这边约莫有百余名铁匠,如今每月,可产十五套明光铠。”

  李世民下意识计算道:“仅仅百余工匠,月造十五套,一年便可造一百八十套。”

  “若是一千铁匠呢,一年便可有一千八百套。”

  话刚出口,李世民便倒吸一口凉气。

  这等效率,恐怖如斯。

  大唐现有两万多套明光铠。

  这些明光铠,只有少部分,是唐朝时期造的。

  更多的,是前隋所造。

  隋朝暴虐,强征工匠十数万人,以打造各类军备。

  其中明光铠,耗费三十余年,也不过一万七八千副。

  大唐后,接着打造明光铠。

  直到如今,大唐建国后二十六年,总共堪堪两万余。

  当然,之所以这么少,这其中还涉及到锻打,铁矿的采集等多方面因素。

  可就现在来说,东宫锻造上等精钢,制作明光铠的速度,已经甩开皇家作坊十几条街了。

  且造出来的明光铠,质量更好,防御更强。

  这等方式,一旦推广开来。

  辅佐以数千铁匠,怕是一年就能产出数千套明光铠来。

  只需十年。

  就有数万套明光铠。

  数万套啊。

  若有十万套明光铠,大唐的军队,将会是多么强盛。

  这天底下,还有哪个国家能够抵挡大唐兵锋?

  要知道哪怕是三千穿戴明光铠的骑兵队伍,对着数万人的军队,都能随便横冲直撞了。

  这一刻,原本就纠结废太子的李世民。

  内心突然就动摇起来。

第221章 陛下在找太子的霹雳火吗?

首节 上一节 326/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