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32节

  “我找人算了算,就这些贵族藏匿下来的肉米,都够全城人吃小半年了。”

  李承乾淡淡点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大唐尚且如此,何况于高丽乎。”

  “石炭厂缺人,青壮年都押过去挖石炭,女子赏赐给有功之士,老者贬为庶民,赐予些田地,让他们自己劳作得食。”

  “你再去建个少管所,未满十二岁的男孩,送入改造。女孩送教坊。”

  这些贵族大户的人数还是不少的,大约有几千人。

  现在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已经被征调为士兵,再从百姓里去征集兵源,显得有些过分了。

  暂时来说,李承乾也需要足够多的兵力,展现自己的仁慈。

  本来就人口缺少,除非是罪大恶极的,一般都不会杀掉,通常判决服徭役五十年。

  审判这些案子,李承乾都是交给自己的长子李象来负责。

  这也让李象得了仁义的名声。

  毕竟就现在来说,辽东城里,判处死刑的还不足十人,比起他们所犯下的罪行来说,这就已经很是不错了。

  “是,父亲。”

  李象稚嫩的脸庞上,经过数月行军,还有对辽东城的管理,已经多了几分成熟。

  现在的他,得到了很多在经史典籍上学不到的知识,也有了更为广阔的见识。

  对于父亲的行为,不管是起兵造反也好,还是拥兵自重也好,李象都表现得比较支持。

  因为李象清楚,他是皇长孙,不是皇太孙。

  如果父亲倒了,皇爷爷可不会说让他来继位。

  因此这些基本的分寸,李象还是很明白的。

  况且父亲对他足够好了,严格说起来,他并非是父亲的嫡长子,而是庶长子,荒唐之举所诞下的产物。

  生母不过是个侍女,他连母亲的家庭是怎样的都不知道。

  现在认太子妃苏玉儿为嫡母,得皇爷爷赐皇长孙,这才有了如今的显赫身份。

  他的身份,完全是凭借父亲而来。

  父亲,便是他所有的一切。

  即便父亲真到了起兵造反的那天,李象心中也已下决心跟随。

  当初在长安城外军营的时候,李象就已经做好了这个打算。

  哪怕说今年的他,才十三岁。

  只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十三岁的男孩,都已经要承担家务事了。

  略微迟疑后,李象问道:“父亲,高丽覆灭在即,打完高丽后,我们就回长安吗。”

  李承乾没想到李象会这么问,笑着道:“你觉得呢。”

  李象回道:“孩儿觉得不应该回长安。”

  李承乾感觉有些意思:“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不回长安,那我们回哪里。”

  李象想了想,道:“近些日子,孩儿在处理高丽贵族这些案件中,发现如今的高丽百姓,对父亲感恩戴德。”

  “也许父亲可以盘踞高丽,静待时机。”

  “长安太危险了,想来如今,皇爷爷对父亲很是忌惮,父亲又立下这般大功,若回长安,皇爷爷可能会夺走父亲的兵权。”

  “四叔自然会添油加醋,在皇爷爷那边说父亲的坏话。”

  “若父亲盘踞辽东,皇爷爷就不敢拿父亲怎样。”

  自小生长在政治中心,在政治敏感度这块,李象是很有天赋的。

  李象平时很安静,什么事都是静静的听着,没有发表过自己的意见,但这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懂。

  他也是有野心的。

  谁不想当皇帝呢。

  如果父亲能顺利即位当皇帝,那他就是新的大唐太子。

  “你是想让我造你皇爷爷的反吗。”

  李承乾淡笑着问道。

  李象一顿,赶忙道:“孩儿不敢。”

  李承乾起身,走到李象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还小,这些事情,不应该你来操心的。”

  “我知道你在担忧什么,但你要相信为父。”

  “有些事情,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高丽不是个好去处,待在这里,就意味着跟大唐脱节,哪怕我现在正在招大量官员过来。”

  “打完高丽后,去哪里,我自有打算,不要多问,太早知道,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象心中松了口气,他真担心父亲打完高丽后返回长安。

  作揖道:“是,父亲。”

  李承乾可没打算学宋江。

  对于起兵造反,现在是没什么想法的。

  是否起兵,这要取决于二凤了。

  若二凤执意要废他太子位,少不得就要领兵数十万,走上清君侧的道路。

  不过二凤也是个聪明人,想来还不会如此愚蠢。

  说到底,这大唐,还不都是李家的。

  还能有谁,比他这个嫡长子,更具备继承大统的资格呢。

  魏王?

  晋王?

  如今已是相差甚远。

  倘若李世民铁了心要废太子,说不得就要提着青雀稚奴的人头,去见父皇了。

  不过是再走一遍二凤曾经走过的路,吹吹二凤曾经吹过的风。

  九月二十。

  侯君集兵分两路,破城十座。

  李承乾这边更狠,已拿下百城。

  高丽方面紧急调动军队,大莫离支渊盖苏文,领兵五万,亲自坐镇。

  高丽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率十五万万高句丽、靺鞨兵前来救援安市城。

  加之城中两万守军,高丽方面在安市城投入了二十二万大军。

  历史上,安市城就是阻挡李世民亲征高丽的顽石,围攻了三个月,最后还是没能攻克,因为粮食的问题,最后只能退兵回唐。

  后世影视中,新罗后裔拍摄的电影安市城之战里,李世民就是在这个地方,被射瞎了一只眼睛。

  听闻消息后,李承乾从辽东城亲自出征,发兵安市城。

  所以,这次是要射瞎我这个大唐太子的眼睛了吗。

请假一天

  喝了口小酒,有电晕,都不知道在写什么东西了。

第224章 渊盖苏文:活捉大唐太子

  二十二万大军。

  铺天盖地都不足以形容了。

  这是倾尽了高丽的全部国力。

  整个高丽,都在为这些大军买单。

  每一天的消耗,对于高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这里面,还有两万骑兵队伍。

  历史上在对李世民的时候,渊盖苏文都没有这么离谱过。

  因为即便是打赢了,高丽也是元气大伤,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恢复过来。

  渊盖苏文也不想这么做,但是大唐太子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不断陷落的城池,如今大半个高丽地区,已经到了大唐太子的手里。

  任何城池,在那雷火面前,都几乎没有丝毫的抵抗力。

  就现在的局势来说,渊盖苏文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唯有倾尽全力,拼死一搏。

  倘若安市城之战输了,王都也不用抵抗,可以直接投降了。

  夜。

  渊盖苏文怎么也睡不着,登上了安市城的城墙。

  下方,是密密麻麻,连成一片的军营,大量的篝火把夜空点亮。

  二十二万大军,还有数十万的民夫,总共上百万的人口。

  小小的安市城,自然装不下这么多人。

  所以城外的平原,已经满满的全是军寨。

  “这么多人,哪怕是你大唐太子的雷火,就能赢定我了吗。”

首节 上一节 332/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