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34节
“大唐太子可以通过战争来证明自己。”
“我又该如何证明自己。”
渊男生的语气,突然间就变得唏嘘起来。
他有些羡慕大唐太子了。
至少现在大唐太子,还可以来证明自己。
可他呢,连兵权都没有。
二十二万大军。
两个弟弟下面,都有上万兵马,只有他是在负责后勤的事情。
父亲如此之不公。
渊男生莫名心中多了几分怨恨。
——
李承乾坐在中军马车上。
数万大军簇拥之下,向着安市城前进。
这次,他没有带皇长孙李象,而是让他坐镇后方,负责对目前已经打下的高丽城池,进行管理。
百城听起来很夸张,其实大多数所谓的城小得很,就只是个部落的规模,总共人口也就几百人。
这样的城池,大多数不存在抵抗,只要大军来了,不管是谁的大军,都是直接投降。
达到上万人口,就已经可以被称呼为大城。
上万人口的大城,李承乾这边,包含辽东城在内,也才七座。
苏定方军事情报上讲述连破三城,指的就是上万人口的大城。
在真实的攻城战中,两千兵力守城,至少就需要一万兵力去围攻,就这还不见得一定能打下来。
后世大明著名的洪都保卫战,朱文正率领约两万人,扛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足足坚守了两个月。
要知道到了明初时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火器攻城。
所以实际的攻城战中,如果守军士气足够,对于攻城方来说,难度是很大的。
“殿下,渊盖苏文在安市城囤积兵力二十余万,这是想要跟我们一决胜负啊。”
“臣觉得,倒先不用急着去打他。”
“如今安市城有着上百万之人,每日消耗巨大,这对于高丽来说,难以负担。”
“我们只需要围而不攻,高丽方面,必能不战而溃。”
贺兰楚石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跟随在旁边的,还有苏定方,李德謇,陈云超。
在李承乾向安市城亲征时,原本的三路先锋大军,也向李承乾中军靠拢,合兵攻打安市城。
各路情报,也源源不断的送来。
贺兰楚石有些羡慕三人,因为他也想单独领军,可惜太子没给他这个机会。
于是今日,便开始建言献策。
苏定方跟李德謇对视一眼,默然不语。
从战略上说,这是个很好,也很稳的办法。
但是苏定方和李德謇都没有提起的意思。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太子不会选择这样。
“围而不攻?”
“那你觉得,是因为要围多久呢?”
“没错,渊盖苏文是聚集了大量的兵马,每天损耗很大。”
“拖延时间,确实能让其损失巨大。”
“可他们到底准备了多久的粮食,你知道吗。”
李承乾淡淡的问道。
贺兰楚石顿时有些不知如何回答,只能道:“臣不知。”
李承乾道:“如果他准备了一个月的粮食,孤就要等上一月?”
“如果他们准备了两个月的粮食,是不是孤就要等上两个月。”
“等到深冬,届时高丽要是还没有像你说的那样,不攻自溃的话,那还打不打了。”
“难道是要孤就这样返回长安吗!”
贺兰楚石惶恐道:“请殿下恕罪。”
现在太子的威势,越来越强大了。
跟从前在东宫时候,完全是两个样子。
给贺兰楚石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
他自己也清楚,单论军事能力,不管是苏定方还是李德謇,都远超于他。
说起来,他毕竟是侯君集的关系户。
能干到东宫千牛的官职,完全靠着的丈人面子,跟他本身的能力没有多大关系。
李承乾淡淡的吩咐道:“计划不变,正常行军。”
“抵达安市城休整一日后,便发动总攻吧。”
“渊盖苏文想要跟孤一决胜负,孤就随了他的意。”
“刚好,孤也是这般打算的毕功于此役,彻底覆灭高丽。”
李承乾不想拖。
因为在他看来,整个高丽都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渊盖苏文这么搞,消耗的是他的钱粮啊。
每天都心疼得很。
这要是消耗太大,就算是赢了,留下来的,也是烂摊子。
还怎么支持李承乾下面接着收新罗,征百济,一统辽东半岛。
第225章 首战告捷,送照夜玉狮子
三天不到,李承乾跟安市城的战斗就已经打响了。
跟大多数人想象中的不同。
不是说要等到李承乾大军抵达安市城才会开战。
而是行军途中,高丽方面就已经开始安排骑兵进行骚扰。
李承乾这边自然也是骑兵回应。
几十万规模的大军团作战,不是说比谁人数更多。
也不存在一次性所有的大军都能上阵,这很不现实。
实际上不管是高丽方面,还是李承乾这边,哪怕是大战,两边每次交战的总人数,也不会超过五万人。
通常是今天打一批,明天换一批。
再就是局部对战了。
高丽山多,安市城周边更是山脉阻隔。
通常要划分出两三个战场出来。
“殿下,渊盖苏文安排了五个千骑过来挑衅。”
苏定方汇报军情。
李承乾点点头:“苏将军,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开局丢王炸。
军团作战,气势很重要。
尤其是首战。
所以李承乾直接让麾下最强将领,苏定方出战。
这个曾经或者了突厥可汗,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厚一笔,继李靖,李世民之后的大唐二代军神。
“遵命。”
苏定方领命而去。
陈云超跟李德謇带着羡慕的目光。
但他们没有去争。
在一起这么久,彼此之间的军事水平,自然早就已经有所了解。
苏定方跟他们之间的差别太大了,换个方式说,都可以直接当他们老师了。
太子让苏定方出战,两人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贺兰楚石,基本上没有什么说话的份,水分太大。
真实水平,可能比之一些将军都不如。
对于贺兰楚石,李承乾现在也已经有些无所谓了。
杀不杀都没太大区别,反正二凤那边,大概也没有了和解的可能。
这次出来,李承乾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对于长安的情报都没那么在乎了。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