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38节
密诏里,给了他一个任务,在必要时刻,可遵诏敕,罢免侯君集行军大总管之职,夺其兵权。
还有一个交代。
太子不能再继续拿兵权了。
“原来如此。”
“我说侯君集,为何对太子夺取李道宗兵权之事,如此不上心。”
“原来,他早就已经暗中投靠了太子。”
“陛下在这个时候给我发密诏,想来也是这段时间,长安发生了不少事情。”
李勣心中喃喃。
他也不是政治小白,当时在长安城中,太子魏王夺嫡之事,自然也是了解,只是未曾参与进去罢了。
现在太子势大,显然是引发了陛下忌惮。
在太子东征这段时间,陛下可能发现了什么。
最为主要的是,太子如此野心很大,很有当年陛下的风范啊。
也难怪陛下会有些忌惮了。
对此,李勣也没有太多其他的想法。
他是忠诚的皇帝近臣。
哪怕是说太子是未来的皇帝,但他不管怎样,都会站在现在陛下这边。
就像是当年对李密那样一般忠诚。
此刻,李勣脑子里正在思索着,要怎么去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对于罢免侯君集大总管的官职,收其兵权,李勣并不觉得困难。
别看侯君集下边人多,但大多数都是忠于大唐,忠于陛下。
看到陛下密诏,自会景从。
真正会跟随侯君集的,不过几千人。
暗中行动,轻易就能拿下侯君集。
唯独太子那边,可真是不好弄啊。
现在的太子,太过于强势,陛下又没有给他什么明确能抗拒太子的命令。
一旦太子强行夺他兵权,这个问题,可是非常麻烦的。
哪怕是知道了,当初太子是设下鸿门宴,夺了李道宗的兵权。
可在安市城破城后,如果太子设宴邀约,他敢不参加吗。
不参加,那就是藐视太子。
参加,就有可能被太子夺取兵权。
良久,李勣嘴角露出苦笑,他是真想不到破局的办法。
——
贞观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苏定方率领的唐军,终于跟渊盖苏文发生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军团战。
此次正面战场上,双方均是投入了数万人。
将近十万人规模的大军团作战,是乌压压一片。
双方的将士们,绞杀在一起。
漫山遍野,目光所致,皆在厮杀。
从天光破晓,到日落西山。
留下的是满地的尸体。
唐军的,高丽的。
血液堆积在一起,把整个大地都染红,许多地方都形成的小小的血泊。
李承乾没有第一时间使用火药。
现在投掷炸药包可能会带来不少收益,然而伴随而来的问题也会很大。
一旦高丽士兵适应了炸药包的动静,后面想要彻底攻克安市城,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这需要一个契机。
在合适的时候,使用炸药包一举奠定战局。
而这个契机,需要大量的将士去拼杀。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呢。
ps:昨天没请假缺更,这两天会补回来。
第227章 唐军主力,不是大唐太子
安市城之战进行得如火如荼。
李承乾这边并不能占据绝对优势。
接连鏖战三天。
也未能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此刻高丽军中,爆发出了惊人的士气。
这源自于渊盖苏文的动员。
让所有高丽士兵都明白,这次大战,乃是高丽存亡之战。
若败,则高丽亡。
因此,高丽士兵的士气,凭空上涨三成。
此时对于李承乾来说,其实并不算好。
虽然战场上取得了势均力敌的局势,实则在后续作战上,唐军是有劣势的。
这涉及到了战场上的轮换。
高丽有更加充足的士兵,可以开辟更多的战场,且在多数情况下,都是以数量优势面对唐军。
按照如今正常的发展,如果一直维持这样的局面。
最后李承乾将不得不黯然撤兵。
当然,这是在侯君集跟李勣的军队,没有抵达安市城前。
“殿下,侯君集与李勣两路大军,已接近安市城不足两百里地。”
贺兰楚石高兴的过来汇报情况。
他不行,可他丈人行啊。
如果他丈人在此刻大放光彩,那么他的地位,亦是会跟着水涨船高。
“传孤太子教令,命其立即合围安市城。”
李承乾平静的下达命令。
其实如果炸药包尽出的话,在付出一定代价的情况下,李承乾此刻已然可以攻破安市城。
但他没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磨炼兵力。
更多的是等待侯君集跟李勣的到来。
这些天虽然损失也不小,可几乎大多数的损失,都来源于投降的高丽兵。
本身唐军的数量也就两万五,其中主力部队,是当初的辽东城高丽守军,其次则是这段时间四处攻城,所被强制征召过来的高丽兵。
让李勣跟侯君集参战,不是说为了给他们功劳。
而是要把他们拉进这场战争中。
因为只有让他们参与,李承乾才能跟其产生交互,才会有机会,去夺取李勣的兵权。
一路打到平壤去,看似声势如日中天,却也会失去夺取李勣兵权的机会。
——
安市城。
渊盖苏文眉头紧皱。
“北部两路唐军已然逼近,诸位觉得,应该要如何面对。”
对于安市城来说,现在可谓是最为危险的时候了。
原本对决大唐太子,对方还没使用雷火的情况下,都没有形成彻底的压制。
如今屋漏偏逢连夜雨,北部唐军也已经逼近过来。
一旦北部防线告破,那就意味着整个局势的崩盘。
“我们应该抽调足够多的兵力,是应对北边过来的唐军。”
“据我所知,北部唐军并未有雷火这等攻城之物。”
“所以我们可以铸建防御工事,派遣更多的民夫过去,打造堡垒,阻碍唐军的进攻。”
“如果父亲同意,那么我可以亲率军队,势必阻挡唐军。”
说话的人很自信,他是渊盖苏文的次子渊男建。
在战场上曾经立下很多功劳,于军事方面,亦是渊盖苏文的主要领兵将领。
听到这话,渊男产,渊盖苏文第三子也附和道:“二哥必定能挡住唐军。”
长子渊男生闻言,眼神阴鸷。
三兄弟中。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