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48节

  李承乾已经开始在筹备高丽各地建折冲府了。

  没有强迫跟随唐军而来的民夫,民兵,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

  只要愿意的,就可以进行安排。

  高丽这么大的地方,李承乾要对所有的地主豪绅进行审判,打倒所有的贵族,彻底颠覆高丽地方阶级,重新划分财富。

  如果在大唐搞这样的事情,必然会失去民心,群起而攻之。

  但这里是高丽,是战败的高丽,完全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只要敢阻拦的,全部处死,彻底将高丽揉成李承乾想要的形状。

  消息传到底层,人心涌动。

  “这可是个好机会,太子殿下亲口许诺,咱们留还是不留。”

  “我不想留,老婆孩子都在家等着呢,正赶着回去过年。”

  “蠢货,这是多好的机会,你脑子进水了吧,这可是一步登天,直接当官啊。”

  “就你这样的,回去也要被老婆孩子骂。”

  “可这里是高丽啊,这么远。”

  “远?从河东道去江南道当官远吗?多少读书人,寒窗苦读,最后中举,去了江南道,跋涉千里,还能有这远?”

  “咱们这可是赶上了好时候啊,太子殿下拿下高丽,正是缺人的时候,咱们这些平头百姓,摇身一变,直接就当了官老爷,这岂非天降福泽,若是错过,老祖宗都要从坟头爬出来打你几巴掌。”

  当官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哪怕只是个最底层的队正,捕长,武侯,那也是吃皇粮啊,跟曾经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完全是两个概念。

  有些想要回家的,顿时被骂得狗血淋头。

  这等天赐良机,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机会,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真是傻帽,在这边当了官老爷,把父母妻儿接过来享福,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事了?”

  这么一说,群情沸腾,原本还有些迟疑的大唐百姓,争先恐后的去报名,要留在高丽。

  尤其是河北道的百姓。

  河北道距离高丽才多远,不过几百里路程,就紧邻着,这都不用想,必然是留下。

  远点的,也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这么下来,所有人都愿意留下,没人愿意离开。

  谁都不想放弃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反馈很快到了李承乾这里,对此完全在意料之中。

  当官啊,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就是一步登天了。

  这样一来,李承乾就等于有了十几万的汉人在。

  毕竟高丽有着三百万的人口,十几万人管理三百万人,其实还是有些少的,好在当年隋朝也有许多汉人逃亡过来。

  跟满清不同,大唐可还在呢,而且还是高丽的宗主国,百姓也不会有太多抵触心理。

  曾经只有高丽王族贵族才能学习汉语汉字,现在普通百姓也能学习了。

  这么算下来,身份好像还提高了不少。

  “殿下,侯君集跟李勣,突然带着大军离开了,向西南方离开。”

  “看这意思,似乎是准备班师回朝,不来安市城呢。”

  苏定方过来汇报情况。

  李承乾眉头微皱。

  他还准备着夺走李勣的兵权,再次壮大自己的实力。

  “立即联系侯君集,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为何突然撤走。”

  李承乾也不是神算子,眼看就要过来会师,现在就这么离开,几个意思?

  是侯君集另有想法?

  “是,殿下。”

  “对了,他们并未带走那些高丽民夫,除了一小部分,其他的全留了下来。”

  苏定方回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留部分精锐,其余的按照先前的安排,都遣散了吧。”

  

  苏定方作揖:“是,殿下。”

  李承乾深思一番,很快就猜到这是二凤在搞事情。

  没有二凤的命令,侯君集跟李勣,敢这么大剌剌的离开,连跟自己这个太子面都不见?

  只是侯君集,为何要这样做。

  难道他要背叛?

  不可能。

  谋反这种事情,侯君集心里肯定也是有谱的,他没有背叛的可能,那是自寻死路。

  所以,只能是有一种可能,侯君集被李勣给控制了。

  大概还是二凤的授意。

  对于李勣能控制住侯君集,李承乾也不意外。

  如果有二凤密诏,李勣跟自己设鸿门宴一样,先发制人,有心算无心,侯君集入了套,也是正常不过。

  这就跟同事喊你吃了饭,谁能想那么多,却偷摸安排了一大批人,给你绑架了。

  除非是提前得到消息,否则很难有所准备。

  次日。

  苏定方带来的消息,证实了李承乾的猜想。

  李勣那边也没瞒着,直接告诉来使,侯君集已经被陛下废除了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官职,按照陛下诏敕,由他代任,且立即班师回朝。

  “殿下,卑沙城也传来消息,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奉陛下诏敕,已然准备班师回朝。”

  苏定方上报道。

  李承乾点点头:“看来陛下是在担心啊,这是要给孤一些压力了。”

  苏定方回道:“殿下准备如何做。”

  早就已经铁了心站在太子这边,苏定方也没什么好说的,左右现在跟起兵造反,已经没有了区别。

  陛下会这样防备,很正常。

  李承乾想了想,道:“三日后,前往高丽王都受降,同时传孤太子教令,命新罗王,善德女王金德曼,立即赶赴高丽王都迎接。”

  新罗,也就是后世韩国真正的老祖宗,现在的大王是女王。

  跟武则天差不多,搞政治斗争是个好手,新罗真平王死后,对手玺主美室纠结党羽,独揽大权,但随着金德曼的成长以及各种机缘巧合,金德曼在金庾信等的帮助下,一步步瓦解了美室的势力,最终登上王位。

  可惜在发展国力方面,能力不怎么样。

  在善德女王金德曼的统治下,新罗整体发展一般,受到高丽跟百济的左右夹击,陷落了大量城池。

  现在高丽这边,就有四十座城池,是曾经新罗的。

  这次大唐进攻高丽,新罗方面发兵三万配合,不过也没什么大的作用,另一边还受到百济的牵制。

  ——

  新罗王都,金城。

  其城市规划以宫城月城为中心,采取纵横交错如棋盘状的条坊制。

  大唐使者快马入城,传递大唐太子教令。

  月城内。

  善德女王金德曼召集心腹商议对策。

  金庾信,新罗著名将领,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他是拥护善德女王的重要力量。

  毗昙,新罗贵族,曾经拥护善德女王上位之一。

  历史上,被善德女王任命为上大等。但后来他成为亲唐派领袖,并于647年正月联合廉宗等贵族以“女主不能善理”为借口发动叛乱,欲废善德女王,最终叛乱失败被诛九族.

  金春秋,善德女王心腹之一,后来的新罗武烈王,新罗第一位出身真骨的国王。

  新罗骨品制,圣骨相当于王族,真骨则是大贵族,世袭传承,阶级固化。

  如今圣骨凋零,除了善德女王金德曼外,就只有她的堂妹金胜曼了。

  所以才会出现女王。

  “大唐太子占据了高丽,如今整个高丽,都被大唐太子掌控。”

  “但是,大唐的太子跟皇帝,似乎并不怎么和睦。”

  “在大唐太子大捷的情况下,如今其他唐军,却被全部撤走,班师回朝。”

  “现在,大唐太子让我前往高丽王都迎接,诸位觉得,应当如何。”

  金德曼有些担忧的说道。

  她不怎么想去,国内本来就有很多问题,虽然她登临王位,但反对的声音不小,很多贵族都不怎么信服,毕竟她是女人。

  可是面对大唐太子的命令,她又不敢不遵从。

  如果惹怒了大唐太子,这个时候发兵攻打新罗,那可就糟糕了。

  高丽都挡不住,新罗连高丽都打不赢,又怎么去抵抗大唐太子。

  金庾信语气坚定的说道:“大王,若大唐太子想要强迫大王,我定然为大王死战。”

  对于金庾信的表态,金德曼很满意,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罗并没有抗衡大唐太子的能力。

  毗昙叹道:“大唐太子,是大唐皇帝都要忌惮的人,高丽的渊盖苏文这么强势,如今却成了丧家之犬。”

首节 上一节 348/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