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54节

  李世民骂了一顿后,气也消了不少。

  总的来说,在心里头对于太子,李世民还是很满意的。

  尤其是五姓七望的害怕,让李世民心头很有些爽感。

  这些世家大族,也是知道怕的呀,还以为什么都不怕呢。

  长孙无忌只好道:“等太子治理一段时间高丽,定然就能明白陛下的苦衷了。”

  李世民点点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如此也好,让他在高丽去折腾,总好过折腾大唐,也更能明白为君之道。”

  对于太子,李世民心中还是比较认可的。

  即便是到现在,已经发现太子谋反的事情,也没有说要废太子。

  先前李世民也迟疑过,想过。

  可终究是自己的亲骨肉,况且这谋反的事情,不是还没发生吗。

  也是太子人在高丽,让李世民最初盛怒的时候,顾及太子起兵造反,把事情按住了。

  后来冷静一想,太子有谋反的举动,也许跟这几年,自己对青雀的宠爱,有所关系,不能把过错全部都推到太子的身上。

  毕竟,自己当初也是谋反过来的,对于现在太子的情况,颇有几分感同身受。

  加上高丽大捷的消息,李世民也就没那么生气了。

  站在理智的角度来考虑,太子也确实是大唐最为合适的继承人。

  文,能搞煤炭厂这样的经济,解决百姓就业,给国库带来更多的赋税。

  武,能改进明光铠的工艺,造霹雳火,立下不世军功。

  农,心有大唐百姓,当初造曲辕犁,福泽万民,还加封了农泽圣睿太子。

  文治武功,自古以来,能与之相对比的太子,几乎没有。

  可谓是千古第一太子。

  李世民自小就读史书,非常清楚国家的继承者优秀与否,对于大唐有多么重要。

  生气的同时,又为太子感到骄傲。

  “陛下,前些日子,臣收到一些消息。”

  “是关于倭国的。”

  “太子扬言要借道新罗,再攻百济。”

  “百济那边已经派遣了使者前往倭国,似是要联合倭国,对付太子。”

  长孙无忌是尚书右仆射,分管兵部,情报也是其中一块。

  百济一直跟高丽苟且,联合夹击新罗,自然情报这块早就已经在进行了。

  李世民没有太过在意,道:“倭国顶多派遣些战舰来,能有个几万兵力不得了了。”

  “百济即便是联合倭国,顶多是勉强应对太子的攻势。”

  “太子有霹雳火,高丽尚且对付不了,更何况百济高丽。”

  “朕听说太子在高丽还建了一支五万兵的神武军,其中就有三万高丽人。”

  “虽说太子对付高丽贵族这些事,有些不妥当,使得高丽全境陷入战争,但通过这次后,太子想必能彻底掌控高丽。”

  太子在高丽干的那些事,尤其是审判所有高丽贵族,看似现在有些艰难,但明眼人都能看到,只要功成,整个高丽的民心,都将会彻底归于太子。

  只是这样的情况,并不适合在大唐进行,不然李世民都想搞一搞了。

  大唐的世家太多,根深蒂固,且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军中将领,朝廷百官,多为世家子弟。

  李世民要是跟太子这样去做,估摸着就会步上隋炀帝后路了。

  长孙无忌作揖道:“陛下,臣不是担心太子殿下对付不了百济倭国。”

  “臣是担心新罗啊。”

  “虽说新罗先前一直臣服于我大唐,可太子要是把百济打下来,两边夹着新罗,这让新罗如何不担心受怕。”

  “且太子恐怕最后,也不会说放过新罗。”

  “看太子如今这意思,是要一统整个辽东地区,将高丽,新罗,百济,皆归入我大唐疆域。”

  “只是太子毕竟年轻,身边也没个能出谋划策的,若是造新罗背叛,怕是会吃亏。”

  历史上就没有什么新鲜事。

  新罗虽说先前亲近大唐,但早前也不是说对大唐有多么忠心。

  在国家利益面前,忠诚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长孙无忌能看出来,李世民自然也能看出来。

  只是太子能不能看出来,就不知道了。

  李世民道:“金德曼一介女子,能当上新罗王,也是有几分本事的。”

  “你说得对,太子毕竟年轻,要是中了鬼蜮伎俩,还真容易阴沟里翻船。”

  “这样吧,你派人传信,不要以朕的名义,告诫太子关于防备新罗之事,不可轻易相信。”

  说到这里,李世民微微一顿,道:“太子生性顽固,也许不会重视。”

  “你再告诉他,若是不可为,可返回登州,毕竟,他还是大唐的太子。”

  “再下文书,调赵节为登州刺史,封汉王为登州都督。”

  李世民也算是为了太子的后路煞费苦心了。

  赵节跟汉王李元昌,都是正宗的太子党。

  有他们在登州,太子即便是失利,至少不会沦落到敌人手中。

  再怎么说,李世民都不舍得太子有性命之忧。

  ——

  高丽。

  全境战争说起来很夸张,其实就是苏定方各处剿灭叛乱之军。

  实际上对于唐军,高丽各地,也没多大的反抗能力。

  就是高丽地区这么大,跑起来很麻烦而已。

  李承乾不觉得有啥,反正就当是练兵了。

  主要作战的兵力,原本就是高丽的兵,可不舍得上汉人。

  实际上就现在来说,军心已经彻底在李承乾手里了。

  哪怕只是短短的一个月,高丽士兵的心,就已经对大唐太子彻底臣服。

  没办法,大唐太子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虽说只有神武军才有固定俸禄,还有一大堆福利待遇。

  但比起先前,高丽士兵的生活,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汉人欺负高丽人的事情,在军队里也不能说完全杜绝,在所难免。

  但律法这块,也是秉公执行。

  对于唐军中的律法官来说,手下的这些汉人,先前也只是民夫,跟高丽士兵没什么区别。

  这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军法的公正。

  苏定方,薛仁贵,裴行俭,陈云超,李德謇等人,也是比较明白军法的重要性。

  也许贺兰楚石稍差一些,却也无伤大雅。

  况且现在贺兰楚石急着提高自己在太子心中的地位,丈人都已经被免职,抓回长安去了。

  没了依靠,只能是靠自己。

  这让他也没了胡作非为的资本,行事上,也变得小心翼翼许多。

  说起来,现在的贺兰楚石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早前李承乾是打算干掉他的,只是局势变化太快,现在下手没有什么必要。

  贺兰楚石能力是差了点,但也是出身名门,放在如今高丽这地方,比之大多数人超出太多。

  只要是认真行事,李承乾也不是说非要弄死他。

  谋反这事,到现在已经算不得啥了。

  最着急的,大概是渊盖苏文等人了。

  面对大唐太子的步步紧逼,渊盖苏文藏身之处越来越少。

  虽说又聚集了一批人马,可说要去跟唐军正面对决,那是白搭。

  现在的渊盖苏文,已经到了高丽的北部边境,人迹罕至,天寒地冻之地,在这里遥控指挥高丽贵族们进行对大唐太子统治的反抗。

  可是目前效果很差劲。

  “这些贱民,真是狗见不得骨头,大唐太子不过是给了他们些许好处,就忘记了高丽对他们的恩情吗。”

  “一个个的,就跟昏了头样,连自己的国家都不顾了,还去维护大唐太子。”

  渊男生气得发抖。

  他按照父亲的意思,对于唐军占领的城池进行策反。

  毕竟唐军就那么多人,不可能说把兵力派遣都每个城池去。

  实际上唐军每攻占一处地方,基本上都不会留下什么太多的兵力。

  这就让渊盖苏文看到了可趁之机。

  倘若这些城池反复叛乱,足克让唐军疲于奔命。

  可现在的事实是,渊男生以高丽太子的名义,悄摸摸的绕道后方,想要策反,却被百姓发现。

首节 上一节 354/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