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395节

  “诸位将军,虽然大唐太子即将退兵,但我们绝不能放松警惕。在他们退兵之前,我们仍要坚守防线,以防唐军有诈。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准备,迎接王太子归来,共同商讨百济的未来。”扶余义慈严肃地说道。

  “谨遵大王令!”将军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

  在神武宫那庄严肃穆的偏殿外,大风呼啸而过,两位传诏御史,林正和周显,正焦灼地来回徘徊着。

  他们身着象征朝廷权威的官服,可此刻,那官服在风中猎猎作响,却丝毫没能增添他们半分底气,二人神色凝重得仿若覆上了一层寒霜,心中满是无奈与愤懑交织的复杂情绪。

  林正猛地停下脚步,双眼死死盯着那紧闭的殿门,仿佛要将其看穿,他压低声音,却难掩其中的愤怒,咬牙切齿地咒骂道:“这太子简直太目中无人了!陛下的诏书就攥在我们手里,他居然敢以称病为由,拒不相见,这分明就是公然抗旨啊!”

  说着,他用力地一甩袖袍,脸上的肌肉都因愤怒而微微抽搐。

  周显微微摇头,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着无奈与忧虑,劝道:“林兄,你先莫要冲动。如今太子势力如日中天,手中又握有重兵,在这辽东之地已然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太子既然佯装称病,摆明了就是不想接诏,我们一时之间确实也无可奈何啊。”

  说罢,他微微抬起头,望向阴沉的天空,似在寻求一丝慰藉。

  林正豁然转身,双目圆睁,眼神中透着一丝狠厉,犹如饿狼般决绝:“不行,绝对不能让太子得逞!倘若他顺利一统辽东,再加上此次拿下百济,那魏王在朝中的地位必将岌岌可危,我们魏王党也会随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说罢,双手紧握成拳,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周显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犹如两条纠缠的绳索,忧心忡忡地说道:“林兄,我又何尝不明白你的意思。可这太子行事向来果断狠辣,手段更是让人难以捉摸。我们若是强行传诏,彻底激怒了太子,日后他必定不会轻易放过我们,说不定还会想尽办法置我们于死地。”

  周显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搓着双手,显示出内心的极度不安。

  太子在长安的名声可不是很好,少詹事张玄素,还有万年县县令,说打就打了。

  他们这样的御史,怕是说杀就杀了。

  林正眉头紧锁,在原地急促地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尖上,他咬着牙,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顾不了那么多了!我们既然身为魏王党人,食君之禄,就当为君分忧。”

  “若在这关键时刻,我们不能为魏王挺身而出,日后还有何颜面在朝堂之上立足?”

  “况且,一旦太子势力真的坐大,我们这些与他作对的人,必定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上一拼!”

  林正的眼神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仿佛下了某种生死攸关的决心。

  周显沉思片刻,脸上的担忧愈发浓重,仿佛刻上了深深的沟壑:“话虽如此,可这诏书若传到前线,那些将领可都是太子的心腹啊,他们未必会听从我们的命令。”

  “而且,万一太子得知此事后怪罪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说不定他随便找个由头,就能给我们扣上一个扰乱军心的罪名,到时候我们可就百口莫辩了。”

  周显说着,脸上露出一丝恐惧之色,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林正见状,赶忙上前拍了拍周显的肩膀,试图安抚他那紧张的情绪,强装镇定地说道:“周兄,自古富贵险中求。这诏书乃是陛下亲自所下,量他们也不敢公然违抗。”

  “只要我们行事果敢,雷厉风行,迅速让前线将领遵从此令,生米煮成熟饭,太子就算心中有再多的不满,也拿我们没办法。”

  林正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信,试图以此来鼓舞周显。

  周显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好,那就依林兄所言!”

  “只是,我们必须得想个周全的办法,确保前线将领能听从诏令。”

  “而且,我们还得时刻小心太子在背后使绊子,以他的性格,必定不会轻易让我们成功。”

  周显说着,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仿佛太子的眼线就在暗处窥视着他们。

  林正微微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我们先去找几位与崔家,卢家交好的将领,他们在军中虽话语权有限,但好歹能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让他们出面配合我们,再以陛下的名义,召集前线所有将领,当众宣读诏书。”

  “如此一来,在陛下的威严之下,他们便不敢轻易抗命。”

  林正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似乎在勾勒着这个计划的蓝图。

  天下文人,皆逃不过世家。

  在太子军中,也有一些将军跟五姓七望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的情况,哪怕是李承乾,也是无法避免的。

  在来之前,林正就得到了一份名单。

  周显还是有些犹豫,眉头皱得更紧了,脸上写满了担忧:“可那些与崔卢交好的将领,在军中的影响力实在有限啊,万一其他将领根本不听从他们的劝说,我们还是会陷入困境。”

  “而且,太子一旦得知我们把诏书传到前线,说不定会暗中派人阻拦,甚至直接对我们下手。这风险实在太大了,林兄,我们真的要这么做吗?”

  周显的声音微微颤抖,显然内心还在做着激烈的挣扎。

  林正眼神坚定地看着周显,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肩膀,认真地说道:“周兄,我们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如今局势紧迫,容不得我们再有丝毫犹豫。”

  “那些将领,我们只能尽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搬出陛下的威严施压,我相信他们应该会配合我们。”

  “至于太子的阻拦,我们只能加快行动速度,打他个措手不及,让他来不及做出反应。”

  林正的眼神犹如火炬,试图点燃周显心中那即将熄灭的斗志。

  周显深吸一口气,仿佛鼓足了全身的勇气,说道:“好吧,那就拼一把!但我们得做好万全的准备,一旦事情败露,我们该如何脱身?”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弄不好我们可就性命不保啊!”

  周显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

  林正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若事情不幸败露,我们立刻向陛下求救。”

  “陛下想必不会坐视不理,毕竟这诏书是陛下所下,我们只是奉命行事。”

  而且,我们可以事先留意收集一些太子抗旨的证据,比如他拒不接诏的消息,还有这偏殿外的种种情况,以此来为自己辩解。”

  “只要我们能证明自己是忠诚于陛下的,想必陛下不会过于为难我们。”

  林正一边说着,一边自信地点了点头,似乎已经看到了事情败露后的应对之策。

  周显点了点头,神色依然凝重:“也只能如此了。只是,此次行动风险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必须得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林兄,你说陛下为何会突然下此诏书?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深意,是我们没有参透的?”

  周显说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仿佛在迷雾中探寻着真相。

  林正皱眉,目光深邃地思考着,缓缓说道:“我也一直在思索此事。”

  “陛下或许是察觉到太子势力发展过快,已经威胁到了皇权,所以想借此机会打压一下太子的气焰。”

  “但无论陛下的究竟如何作想,对我们来说,这无疑都是一个阻止太子一统辽东的绝佳机会。”

  “只要我们能把握好,说不定就能改变整个局势。”

  林正一边说着,一边摸着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有时候,功成名就,只需要一个契机。

  林正觉得,这次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周显担忧地说:“可万一陛下只是想试探太子,看看他对皇权的态度,我们如此行事,会不会弄巧成拙,反而让陛下对魏王产生不满?”

  “毕竟陛下最忌讳的就是皇子之间的争斗。”

  “如果因为我们的鲁莽行动,让陛下迁怒于魏王,那我们可就罪过大了。”

  周显说着,脸上的担忧愈发浓重,仿佛已经看到了事情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林正沉默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最终缓缓说道:“这确实是个问题。但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赌一把了。”

  “我们就装作不知陛下的深意,只按诏书行事。”

  “若能成功阻止太子,魏王必定会在陛下面前为我们美言,说不定还能得到陛下的嘉奖。”

  “若不幸失败了,我们也只能听天由命,祈求陛下的宽恕了。”

  林正说着,无奈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悲凉。

  周显叹道:“唉,罢了,那就按计划行事吧。”

  “但愿是一切顺利。”

第268章 辽东,乃太子之辽东,而非陛下之辽东

  在神武宫那奢华且静谧的寝殿内,夜幕深沉,唯有几盏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李承乾的身影模糊地映在墙上。

  李承乾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袍上绣着的金色蛟龙在烛光下若隐若现,彰显着他尊贵的身份。

  此时,他正斜倚在榻上,手中执着一本兵书,神情专注地研读着,沉浸在那字里行间的兵法谋略之中。

  后世虽说工业发展迅速,然而古人的智慧,却不是可以小瞧的。

  就在这时,寝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文忠神色匆匆地踏入殿内。

  脚步略显慌乱,打破了寝殿内原本的宁静。

  文忠在距离李承乾几步之遥的地方停下,先是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而后抬起头,眼中满是焦急之色,急切禀报道:“殿下,大事不好了!那两位传诏御史林正和周显,因殿下称病不见,竟打算将陛下的诏书传到前线,意图让大军退兵。”

  李承乾听闻此言,手中原本轻轻翻动书页的动作瞬间顿住,微微挑眉,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

  脸上并未流露出过多的惊讶神情,只是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李承乾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文忠,淡淡地说道:“哦?他们还真是不死心。不过,这辽东如今已在我完全掌控之中,他们此举,不过是徒劳罢了。”

  话语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与威严。

  文忠一脸担忧,向前快走几步,微微躬身,说道:“殿下,这两人如此胆大妄为,公然违背殿下意愿,恐怕会给前线战事带来诸多变数,殿下看是否要立刻采取措施阻止他们?”

  文忠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额头上甚至因焦急而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因为初到辽东不久,文忠对于太子在辽东的声望,还没有很详细的感受。

  更为担心的是,如果前线战事真因此受到影响,这可是大祸事。

  李承乾微微摇头,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这笑容中带着几分对林正和周显此举的不屑。

  重新靠向椅背,双手抱胸,李承乾悠然说道:“无妨,且让他们去。”

  “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这一路上,他们的一举一动,我都了如指掌。”

  “前线的将领皆是我心腹,他们翻不出什么花样。”

  李承乾的眼神笃定,辽东一切都在预料和掌控之中。

  与此同时,在通往大唐前线军营的道路上,狂风呼啸着席卷而过,夜色如墨般浓稠。

  林正和周显骑着马,在这漆黑的夜色中疾驰。凛冽的狂风如刀割般刮过他们的脸庞,刮得他们脸颊生疼,但他们心中的急切让他们无暇顾及这些。

  林正骑在马上,转头看向身旁同样疲惫不堪的周显,开口说道:“周兄,此番行程虽艰难,但我们务必尽快赶到前线,否则夜长梦多,万一太子有所察觉,派人阻拦,我们就前功尽弃了。”

  他的声音因为疲惫而显得有些沙哑,但语气却异常坚定,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决心。

首节 上一节 395/5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