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49节

  李承乾道:“对,但此举,又何尝不是在壮大魏王的势力呢。”

  “陛下就真的能完全掌控一切吗,他的谋划,就一定能成功吗。”

  “历史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不吸取历史的教训。”

  “当年祖父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想,让陛下跟大伯打擂台,要关陇门阀跟山东门阀两败俱伤,使我大唐得以更为强势。”

  “最后的结果呢,你现在也看到了,他失败了。”

  “陛下在做什么,他做着跟当年祖父一样的事情,或许还有一些别的想法,可他会超越祖父吗,我看不见得。”

  “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大族,他们也知道陛下的打算,可依旧选择支持魏王。”

  “他们失败过一次,失去了朝堂的话语权,现在就想通过魏王,把这一切赢回来。”

  “这一次,你说,他们会输,还是会赢。”

  杜荷很坚定的说道:“他们会输,殿下,他们不可能赢。”

  李承乾放下手中胡饼,有些叹息道:“是啊,他们会输,可赢的,不一定是我。”

  “我要对付的,可不仅仅是魏王,或许从来就不是魏王。”

  杜荷沉默了。

  太子比他想的,还要更深,更多。

  跟魏王去打擂台,其实是没有太多意义的。

  输了,太子换人。

  赢了,太子还是太子,好像也没能得到什么。

  挡在太子面前的,从来就不是魏王,而是是陛下啊。

  如果没有魏王,如果陛下不是这么偏爱宠魏王。

  就没有这些波澜吗。

  答案是肯定的。

  没有人知晓未来的走向,如今陛下正值壮年,活到七八十,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太子已经当了十年的太子,再等三十年,这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殿下。”杜荷的声音有些沙哑。

  李承乾淡淡道:“去安排在长安城散布谣言的事吧。”

  “昨日陛下已经同意,让苏定方担任金吾卫将军,这长安城中,也是有了我们自己的人。”

  “尽快让事情闹起来,要满城皆知,要让朝廷诸公,大唐百姓,都认识到高丽的威胁。”

  “要这一仗,不得不打。”

  “征讨高丽,才是我们的机会。”

  “也是最好的机会。”

第50章 李世民想跟太子和好

  苏定方一早就接到了兵部任命。

  前往左金吾卫就职。

  “李尚书特意交代过,苏将军想要让旧部跟随前往,可先制定一份名册上交兵部,届时自会安排。”

  兵部主事的话,让苏定方真正感受到了抱太子大腿的感觉。

  寻常的调动,顶多不过带几个人,这可是两百多人啊。

  曾经跟着他的老兄弟们,全部都要跟他一起过去。

  这个消息他还没传开,担心太子那边可能搞不定。

  左右金吾卫的负责范围,跟长安万年县基本相同,左金吾卫负责的,是长安县的区域。

  左金吾卫大将军知道苏定方就是太子的人。

  十六卫平时也很闲,除了正常的操练值守外,最喜欢的就是八卦。

  任命的消息出来后,在十六卫就传开了。

  毕竟这种级别的调动,已经算不得什么小事。

  也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苏定方被分到了长安县北为管理区,这是包括西市。

  最主要的是,魏王府所在的延康坊,也在苏定方的管辖范围内。

  “大将军这是想看好戏啊。”

  裴行俭感叹道。

  苏定方对裴行俭很欣赏,过来自然也带上了他。

  “当我踏入东宫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没有了退路。”

  “守约,你也是。”

  “后悔跟我一起过来吗。”

  守约是裴行俭的字。

  裴行俭认真道:“不后悔,能跟在将军身边学习,是我的福气。”

  苏定方不仅是他上官,更是他的师父。

  现在裴行俭随着苏定方学习兵法。

  苏定方满意的点头说道:“我们既然是太子的人,那自当为太子效力。”

  “延康坊武侯铺的人,等我上禀兵部,把那些老兄弟都调过来后,就全部换掉。”

  “届时延康坊,便交由你亲自负责。”

  “不要怕得罪魏王,也不要刻意去招惹他,在没有太子明确的命令下,我们只需要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裴行俭回道:“是,将军。”

  ——

  太极宫,太液池。

  李世民正在跟众嫔妃游玩。

  划舟乏了,便在凉亭歇息。

  李世民感慨道:“过些日子便是冬狩,还是骑马射箭最让朕开心。”

  内侍张阿难在旁边说道:“陛下箭术天下第一,这冬狩头彩,必然如往年那般,为陛下所得。”

  李世民笑道:“你这厮,拍起马屁来也没个轻重。”

  “太子的箭术你又不是没见过,此番头彩,大致便是太子的了。”

  “朕拿了这般多年,也无趣了。”

  话是这么说,当李世民也不想服输,内心隐约有些期待。

  势均力敌,才是最有意思,多年的碾压局,让他都快失去兴趣了。

  张阿难道:“太子是陛下长子,方才能有如此箭术。”

  对于这个说法,李世民很是认同。

  李家先祖追根溯源,便是汉武帝时期,飞将军李广。

  飞将军李广的箭术,可谓是天下一绝。

  往后子孙各代,谁不是苦练箭术,不敢坠先祖飞将军之威名。

  一直传承到李世民这一代,包括太子李建成,箭术也不曾差过。

  其实李世民的这些儿子,包括李泰在内,自小耳濡目染,箭术都不差,只是没李世民跟李承乾这么夸张而已。

  “太子估计是想在冬狩上,给朕一个难堪。”

  李世民的语气有些无奈。

  张阿难劝道:“太子是陛下长子,陛下何苦让父子间,生出这般矛盾呢。”

  “太子心生不满,是因为不明陛下的良苦用心。”

  “陛下多多安抚,太子这心中的怨气,自然就消散了。”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张阿难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他其实也不想跟太子的关系太僵硬。

  尤其是近些时日,越发冲突,让李世民都感觉有些心累。

  “朕该如何安抚呢。”

  “你也知自从那次朕用马鞭打了太子后,他凡事都要跟朕顶嘴。”

  

  “连把东宫送给青雀这样的话,都敢说出来。”

  “朕是担心啊,把太子叫过来,说不了几句,就能吵起来。”

  “太子总是能把朕气得头疼。”

  想起昨天发生的一幕幕,李世民就感觉心里堵得慌。

  张阿难建议道:“陛下跟太子争执,是因为中间没有缓和。”

  “自从陛下打杀了那太常寺乐童后,太子跟太子妃和好如初。”

  “此事太子心中对陛下有怨气,然在太子妃心里,肯定是感激陛下的。”

  “听说在东宫,太子让皇长孙,也学习弓马弓马骑射,更是安排了不少卫士,随同皇长孙一同学习。”

  “陛下何不举办家宴,召太子妃,皇长孙,以及太子一同来太极宫。”

  李世民眼睛一亮,道:“这个法子不错,是个好法子。”

首节 上一节 49/3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