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61节
“这里可不是玄武门。”
“魏王可不要忘记了,稚奴可还没在长安呢。”
李泰闻言,神色惶恐。
他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这番话,不是太子在跟他说。
事情闹得这般大,父皇肯定会知晓。
话是递给父皇的。
这是要使得父皇猜忌他。
旁边柴令武见状,连忙开口转移话题:“太子误会了,魏王来此,只是为了好友的公道而来,未曾想太子也在。”
柴令武这么一说,李泰也清醒过来,忙道:“对,我可不知道大兄也来了,这是个误会。”
李承乾指着李泰身后道:“三百缇骑,也是个误会?”
柴令武解释道:“魏王听闻高丽嚣张,先前正恰是在操练兵马,欲要为国尽力,于是就带着一起出来跑跑。”
李泰应声道:“对,高丽小儿,过于嚣张,听闻消息,我心中岔怒,晚间无眠,这才想着带兵演练一番。”
李承乾道:“看来,孤倒是错怪了魏王?”
李泰赔笑道:“大兄是我的长兄,又是太子,作为弟弟的我,怎会有对大兄不敬的想法,自然是错怪了。”
“我心里一直都对大兄很是恭敬啊,大兄身下的照夜玉狮子,还是我求父皇赐给大兄的。”
“在青雀心中,大兄永远是大兄。”
李承乾闻言,呵呵一笑,把手里的弓箭丢给旁边的卫士。
而后独自一人骑着马,缓缓向着李泰行去。
护佑的缇骑顿时紧张,策马拦在前面。
李泰呵斥道:“放肆,怎敢阻拦太子,还不退下。”
缇骑让开一条道路。
李承乾骑马到李泰身边。
照夜玉狮子要比一般的马更高更壮,李承乾居高临下的看向李泰。
伸手拍了拍李泰圆润的脸庞。
轻声道:“青雀啊青雀,你就这点胆量,还想要行夺嫡之事?”
“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货色,效仿父皇?你配吗。”
李泰眼中满是屈辱,后槽牙咬得嘣嘣作响,却只能是低眉下眼道:“大兄说笑了,青雀从未想过这些事情。”
李承乾听到这话,哈哈大笑。
笑声尖锐刺耳,回荡夜空。
李泰直感觉胸口堵得慌。
“回宫。”
“遵命。”
在太子目光的震慑下,三百缇骑让开一条道理,眼睁睁的看着太子率领众人骑马离开。
当然,也包括贺兰楚石。
现在可没人敢再说让贺兰楚石留下的话。
陆仝也带着金吾卫,紧紧跟随在太子左右,行护卫之事。
虽然太子一句话都没说,但陆仝感觉自己稳了。
直到太子一行人全都消失在夜色中,柴令武这才向李泰问道:“魏王,我们”
噗呲。
话音未落,柴令武就看到魏王一口鲜血喷洒而出。
身形晃动,从马上坠落而下。
直直的摔在了地面。
第63章 李世民:就不能让朕快活完?
东宫,正殿。
深夜,灯火通明。
贺兰楚石一脸羞愧的站在大殿中央。
“蠢货,堂堂东宫千牛,右内率,竟然跑去平康坊跟人争风吃醋,还出手将人打死,你好大的官威。”
“这事明日传到侯尚书那里,孤且看你如何跟你丈人交代。”
李承乾真的是想杀掉贺兰楚石的心都有了。
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
史来多少败亡,都是从猪队友这里崩盘的。
要不是杀贺兰楚石影响太大,李承乾直接就将其一箭射杀了事。
“殿下,臣知错了。”
“我也没想到,那厮竟是如此不经打,只是想拳脚几下,让其知晓些厉害,谁想到他就这般被打死了。”
李承乾训斥道:“你也是真蠢,打死了人,不赶紧跑,还待在那里作甚,真以为大唐律法闹着玩的?”
贺兰楚石连忙解释道:“那厮走的时候,还好好的,谁曾想过了还未有半个时辰,人就死了,公廨也来了人。”
李承乾微微皱眉:“你是说,并非是当场把人打死的?”
贺兰楚石点头道:“是,只是口角之争,我怎会下死手,出手的时候,也是知晓些轻重的,按理说不过是鼻青脸肿,不至于就这般死了。”
“是过了半个时辰,公廨来人抓我的时候,我才知道人死了。”
“到了公廨,卢县令让我看了尸体,确实是那厮。”
听到这话,李承乾想了想问道:“公廨可是安排仵作验尸了。”
贺兰楚石摇头道:“未曾验尸,只是先行将我收押,后来我便不知道了。”
对于贺兰楚石的话,李承乾还是信的。
这么听来,就感觉尚有蹊跷。
陈云超此时说道:“殿下,听那卢县令说,被贺兰将军打死的人,亦是那卢县令的侄儿,应当也是范阳卢氏的族人。”
贺兰楚石闻言一脸苦相。
总不至于有人暗中把范阳卢氏的人动手杀掉,栽赃到他头上来吧。
那可是范阳卢氏,五姓七望之一。
李承乾听着,也感觉合理,大致是那人体虚,又或者贺兰楚石喝了酒没了轻重,致其体内出血而亡。
体内脏器破碎,一般不会当场死亡。
加上其范阳卢氏族人的身份,以此谋害贺兰楚石的概率很小。
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范阳卢氏的身份可比贺兰楚石更为高贵。
“行了,退下吧。”
“你还是好好想想,明日如何面对你丈人。”
“东宫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李承乾挥手道。
现在纠结这些也没太多意义。
“是,殿下。”
贺兰楚石走后,陈云超道:“殿下,范阳卢氏想必不会善罢甘休,那卢益中明日,肯定会上奏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对于此事,倒不用太过在乎了。
陛下问罪,那就直接丢到大理寺去,再去走司法程序就行。
只要不是在万年县公廨,贺兰楚石就不会暴露谋反的事。
真要想以举报谋反立功,在大理寺牢狱,有的是办法让其闭口。
涉及谋反,侯君集也不会去保这个女婿。
李承乾问道:“可认识什么查案的高手。”
陈云超道:“殿下是觉得,贺兰将军此事尚有疑点。”
李承乾道:“万年县公廨那些人,尤其是卢益中,于公于私,想弄死贺兰楚石,可不会真心去查。”
“还是我们这边找人会比较好。”
陈云超想了想道:“御史蒋常,曾经破获借刀案很是出名,且蒋常不属于魏王党人,殿下或可让他来查破此案。”
借刀案就发生在两年前,发生地在卫州,魏州三卫杨正等三人到客栈投宿,夜里被人摸了佩刀,杀人后又把把腰刀插入刀鞘不曾察觉,差点被处死。
事情最后传到李世民耳朵里,李世民对此有些怀疑,派遣御史蒋常复审,而后御史蒋常巧妙侦破此案,名声大噪。
李承乾点点头:“那就让他去吧。”
内侍文忠在一旁道:“殿下,其实我们东宫里,也有一位能人,虽不曾破获大案,但应是有些能耐。”
李承乾问道:“谁?”
文忠回道:“尚书左丞狄孝绪第五子狄知逊,前些年明经及第后,被任命东宫内直郎。”
东宫内直郎,掌管太子东宫的符玺、伞扇、几案、服饰等事。
虽然目前的科举水分很足,但能够通过秀才明经科入仕的,基本上都算是人才,含金量还是有的。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