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70节
太子会不会输,房玄龄不知道,但魏王大概率是不会赢。
今日君臣议事的时候,因太子越发势大,陛下特意点了点他。
其中的意思,便是要他站出来帮助魏王,至少要让魏王声势上不能比太子差太远了。
回府后,房玄龄就把次子房遗爱叫来,询问他魏王最近在做些什么事。
房遗爱自然不会瞒着父亲,于是就把清河崔氏,还有纥干承基之子,纥干诺的事情说了出来。
清河崔氏,房玄龄自然不陌生,都是出自冀州。
最关键的是在于纥干诺,涉及到太子谋反之事。
“魏王说,现在的证据还不够,若说早了,太子必有提防。”
“所以才想进行些布置,好一次扳倒太子。”
房遗爱谁都不怕,唯独最怕老父亲。
在这般训斥下,唯唯诺诺的开口回道。
听到次子这么说,房玄龄也想起这次子的秉性,自然也就没了怪罪的心思。
微微沉吟后,房玄龄道:“你去跟魏王说,让他把纥干诺的事情,告诉陛下。”
“不要添油加醋,就按正常的,他知道的情况便行了。”
“切记,千万不要在陛下面前,去说太子的坏话。”
房遗爱有些不懂,问道:“父亲,这样的话,又怎么能扳倒太子呢。”
房遗直在旁边解释道:“弟弟,既然太子没有斩尽杀绝,留下了纥干诺的性命,那就说明纥干诺肯定没有太子谋反的证据。”
“魏王如果去伪造太子谋反的证据交给陛下,在不是铁证如山的情况下,定然是不可能扳倒太子的。”
“陛下听到太子谋反的消息,定然会进行全面的调查,魏王伪造的证据,真的就能天衣无缝吗,但凡被证明一些假的情况,那么陛下反而会觉得,这就是魏王为了夺嫡,伪造出来污蔑太子。”
“现在这样的情况刚刚好,真实的消息,完全没有作假,而且也能体现出魏王对太子的兄弟情谊,这是陛下很在乎的方面。”
“同时,亦是能加深陛下对太子的猜疑,如今太子想要伸手兵权,只要陛下心有猜疑,那太子就不可能得到兵权。”
“这样的情况对于魏王来说,便是最好的局面。”
听到长兄房遗直的话,房遗爱这才有所醒悟,虽还有些地方似懂非懂,但知晓个大概也差不多了。
“把你兄长的话,转述给魏王,他会知道应该如何做的。”
房玄龄吩咐道。
房遗爱点头道:“好,父亲,我这就去延康坊跟魏王说。”
“去吧。”
马上就要宵禁了,房遗爱显然今晚就直接在魏王府住下。
对此房玄龄也不在意,房遗爱留宿魏王府是常有的事情。
见到魏王后,房遗爱当即把父亲跟兄长的话,都转述了过来。
李泰听完后,恍然大悟。
“果然还是房相厉害。”
“来人,把纥干诺叫来。”
第73章 房玄龄入宫面圣,太子谋反
房玄龄也想不到,太子竟然有谋反的准备。
虽然现在事情还没明确,但他感觉应该不是假的。
从次子房遗爱跟魏王的准备中,并非是一开始就准备诬陷,而是遇到了纥干诺,这才准备伪造一些证据。
那么太子到底有没有在谋反呢?
这个才是关键。
房玄龄认为是有的,尤其是最近的动向来看。
如今大家多以为,太子夺权,是为了压制魏王,稳定自己的太子之位,现在看来,太子比所有人想象中的还要来得厉害。
只是在此刻,房玄龄有些犹豫了。
因为如果太子真的谋反,只要能确定下来,哪怕是旁枝末节,魏王都有很大的可能夺嫡。
先前他不站队,哪怕是陛下让他担任了魏王文学馆大学士,也刻意的保持距离,是因为他很清楚,魏王成功夺嫡的可能性太小了。
但现在,假如太子谋反的事情被敲定下来,本身就一直忌惮太子的陛下,大概率可能会废立太子。
太子废后,下一任太子选魏王的可能性高达九成。
哪怕是朝堂诸多重臣不同意魏王,可对于陛下来说,选魏王的可能性太大了。
此时,房玄龄就要考虑,是否真的要站到魏王那一边去。
可到了现在,他又下定了不了决心。
‘杜如晦啊杜如晦,老夫怎么就没有你那般果决的心思呢。’
来回踱步的房玄龄不由是叹息一声,想起了已经去世的老朋友。
如果是杜如晦的话,肯定没有自己这般纠结吧。
人老了,考虑的事情就越多了。
考虑的事情越多,就越来越纠结。
“父亲,是因为太子的事情吗。”
房遗直见到父亲有些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由是问道。
“对,为父如今,尚且不知,是否要站在魏王这边。”
“毕竟,太子这是谋反啊。”
“且还未是空穴来风。”
房遗直回道:“父亲,兹以为既然父亲已经得到了太子谋反的消息,那就不应该瞒着陛下。”
“应是把这其中的来龙去脉,详细禀告给陛下尚可。”
“如此哪怕是未曾直接站队魏王,魏王也会惦记着您的好。”
“至于太子,父亲在禀告陛下后,再让魏王带上人证,成或不成,皆是魏王挡在前边。”
“即便是太子迁怒,应也不会迁怒到父亲的头上。”
“反之,若父亲知而不报,待魏王阐明此事后,陛下心里会怪罪父亲。”
听完长子的讲述,房玄龄感觉很有道理。
同时又感到比较欣慰,儿子总算是成长起来了。
“备马,老夫现在就入宫面圣。”
——
东宫,偏殿。
听完内侍文忠的汇报,李承乾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狄知逊在贺兰楚石杀人案件上,还真的查出了一些东西来。
按照目前查明的情况来说,贺兰楚石还真不一定就是杀人犯。
“殿下,狄知逊正在外面等候,是否让他进来亲自与殿下说。”
内侍文忠心里挺高兴的,狄知逊是他推荐的人才,现在查出了新的东西,功劳这块,也算是有他的一份。
“好,让他跟孤详细说说情况。”
李承乾并不是很在意贺兰楚石到底有没有真的杀人,跟侯君集说过信件的事后,他就已经是个死人了。
但对于案件的真相,还是有些好奇的。
“拜见太子殿下。”
狄知逊入殿后躬身行礼。
他的卖相还是很不错的,龙章凤姿,神情秀发,一表人材。
“你且跟孤说说,这里头的情况。”
李承乾眼感不错,温和开口问道。
“是,殿下。”
狄知逊开始讲述:“臣早先进行调查,走访了当时贺兰楚石所在的平康坊南曲酒肆。”
平康坊分为三曲,北曲为较为低下的妓女所居,中曲和南曲居住的都是极为高雅的青楼女子。
“通过详细的询问,酒肆中人讲述了当时的情况,似是跟万年县公廨描述的情况一般无二,仵作验尸,卢思礼也是腹内出血,受内伤而亡。”
“好在小儿提醒,倘若假设有人加害贺兰楚石,则必然是趁卢思礼离开酒肆到回家途中,以同样方式殴打所致。”
“因此臣另请仵作,重新验尸,其死因虽未变,然致死之机在于腹部多次遭受重击而亡。”
“先前询问得知,贺兰楚石殴打卢思礼时,众人亲眼得见,乃是一阵脚踢,巴掌于脸,并未有挥拳之动作。”
“臣也问过在大理寺的贺兰楚石,他也说了,自己并未动手,动的是脚。”
“臣推断,在卢思礼离开酒肆后,遭到了另一伙人的殴打致死,从而嫁祸于贺兰楚石身上。”
狄知逊没有说另一伙人是谁,但其实已经很是明显了。
这肯定跟万年县县令卢益中脱不开干系,以至于狄知逊都不信任公廨仵作。
就现在的调查来说,卢思礼身上的伤势跟现场描述对不上,就已经足够贺兰楚石脱身了。
李承乾这才发觉,原来自己的东宫里,还是有不少人才的。
“狄内直此番有功于东宫,论功当赏,擢升为司仪郎。”
上一篇:民国:开局悟性逆天,掌控北洋
下一篇:皇帝互换朝代:祖龙开局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