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第106节

  常见的攻城器械没法用,只能靠这些梯子了,如果前面开打,他们还没赶到,今天不掉几个脑袋是难以收场的。

  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正当辅兵们加快脚步,闷头赶路的时候,前方山林间传来了惨叫声。

  吴前心中一個咯噔。

  他很清楚,那是斥候在杀人,但手底拖泥带水,让人叫出声了。

  果然,片刻之后,寨内响起了清脆的铜锣声,那是有人在示警。

  吴前低声骂了句,大声道:“快,别小心翼翼了,都给我冲,快点!”

  一时间人喊马嘶,粗重的呼吸声、沙沙的脚步声随处可闻。

  辅兵们不再遮掩身形,奋起余力,加快速度冲向山寨。

  “啊……”惨叫声此起彼伏。

  当吴前背着一袋伤药赶到前边时,银枪军已经展开了战斗。

  两百余名刀盾手、长枪手身披铁铠,阵列于前,正对着大门方向。

  三百多名弓手手持步弓,瞄着墙头,连连施射。

  吴前一时间看愣了。

  终日在辅兵里头厮混,已经很久没看到战兵操练了。怎么一下子蹦出来这么多穿铁铠的重甲步兵,将军从洛阳武库倒腾了多少东西啊?

  “嗖!嗖!”一支支箭破空而去。

  贼寨墙头一开始还有寥寥七八个弓手还击呢,很快就在大规模的箭雨覆盖下,惨叫着跌落墙头。

  吴前知道,银枪军不是一般的军队。邵将军要求所有人都要练习射箭,成军一年以来,大部分人的箭术很差,只能说会射箭,谈不上精通。但三百多人一齐施射,打的还是小小一个贼寨,已经不需要你射得有多准了,铺天盖地的箭矢飞过去,贼人在低矮的墙头完全立不住脚。

  鼓声响了起来,所有人齐声大喊了一声“杀!”

  “辅兵,填壕,架梯!”

  “第一队刀斧手,斫门!”

  “第二队、第三队准备登寨。”

  “第四队、第五队继之。”

  “第六队、第七队列阵等待。”

  “八至十队,停止齐射,以队为单位,轮番施射。”

  督伯金三涨红着脸,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仔细看看,身躯似乎有轻微的颤抖。

  那不是怕,金三属于傻大胆,完全不知道什么叫怕,那是兴奋或激动。

  邵师站在一旁,没有干涉,任凭他自由发挥。

  同为督伯的陆黑狗带着弓手,同样在执行他的命令。

  金三没飘到天上去,已经算他身材敦实,体重够大了。

  银枪军士卒们入伍时或许什么都不会,训练起来经常让人气得七窍生烟,但有一点,服从性好。金三说什么,那就是什么,执行起来丝毫不打折扣。

  命令一下,门板已经铺在窄窄的壕沟上,甚至还垫上了茅草。

  刀斧手们如出笼猛虎一般,直冲寨门。

  有人拿大斧劈开木门,有人拿绳索绑缚于门上,然后让骡马拉拽。

  木梯也架好了,两队甲士手持短兵,快步冲了上去。

  城头终于出现了守兵。

  他们冒着银枪军弓手的箭矢,大喊大叫,试图将木梯推倒。

  还有几个幸存的弓手射箭还击,制造了几声闷哼。

  很少有人不怕死。

  银枪军士卒入伍前,要么是集市里搬运重物的苦力,要么是码头上卸货的力工,要么是伊水、洛水上的纤夫,都是普通人,基本没见过杀伐场面,军事技能更是接近于零。

  一年时间,即便打了几次烈度不大的战斗,也不足以将他们训练成勇猛无畏的老兵。

  但在严格到严酷的军令之下,纵然心中害怕,这会仍然下意识冲了上去。

  服从命令,几乎成了本能——当然,不服从也不行,教导队那帮杀人如麻的狠人正盯着他们呢,后退者死!

  敌军幸存的弓手很快被消灭干净。

  邵勋也拿起步弓,找了找手感,三箭毙杀三名守兵精锐——只有他们三人身上有铁铠。

  墙头很快展开了短促血腥的战斗。

  一开始,双方还互有伤亡。就邵勋所见,银枪军这边大概有七八人栽落墙头。

  但随着时间推移,训练、装备乃至配合方面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

  贼人一个个被斩杀,痛苦惨叫。

  银枪军甲士越打越有信心,越打越勇猛,很快就把梯子提了上去,架到墙内,汹涌而入。

  “轰!”就在这时,已经被斫得面目全非的寨门,在几匹挽马的拉拽下,轰然倒地。

  寨外的军士们齐声欢呼。

  邵勋也哈哈大笑,欺负小朋友挺爽的。

  首次担任前敌指挥的金三看到寨门破开后,立即下令所有人都冲进去,迅速结束战斗。

  邵勋不动声色地点了点陈有根。

  陈有根会意,带着二百名教导队长剑手上前列阵。

  如果有可能的话,任何时候都要尽量保留充足的预备队,即便用不上。

  金三第一次独立指挥,着急了,后面会提醒他。

  王国军的辅兵们也列起了阵。

  他们没有甲,只有一杆木矛,战斗力相对差一些。这会看到银枪军战兵三下五除二破寨而入之时,颇有些震撼。

  这就是一年前连左右都分不清的苦力?

  当然,他们只能看到表面。

  真实情况是,这些兵一开始确实没有什么军事技能,但并不代表他们一无是处。

  码头上的力工,搬运货物时,往往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一群,互相之间配合默契,效率很高。

  拉纤的纤夫同理,十几个人之间,如何分工协作,都有讲究。

  简而言之,他们其实是有一定组织度和分工协作意识的。

  现代工业社会,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工业生产中的一环。整个社会是一台精密运行的机器,大家各司其职,在生产生活中,每个人都习惯了分工协作。

  这是什么?这就是组织度。

  工业国家比农业国家强的不仅仅是生产力,他的每个国民都被驯化出了相当的组织度。在工厂里能分工协作,上了战场一样可以,比自由散漫的农民强多了。

  这就是隐藏在水面下的秘密。

  战斗很快结束了。

  金三入内巡视了一番,然后出来禀报:“邵师,我部共杀敌四十四人。战死什长一员、伍长两员、兵九人。”

  “负伤者呢?”邵勋问道。

  “一共十人,都是小伤,不碍事。”

  “战死者遗体收敛,伤者尽快医治。另,清点俘虏及缴获。”

  “诺。”

  邵勋没有立即入寨,而是登上更高处,俯瞰周边。

  贼寨名“云中寨”,名字很响亮,但邵勋却看笑了。

  他笑贼众无谋少智,没好好利用周围的地形。

  如果将山寨扩建一下,即可东、西、南三面临沟,北枕洛水。其中,西侧壕沟深七八米,宽近二十米,乃天然形成。东、南两面则可人工改造,深挖壕沟,用吊桥通行。

  简单来说,山寨位于一座土塬上。

  塬这种地形,在西北地区很常见,弘农也很多,说白了就是高出地面的一块台地,人们可在上面耕作、定居。

  有的土塬两两相望,中间是一条深深的沟壑,驿道往往修在沟壑中。

  土塬万般好,唯有一点比较致命:缺水。

  当然,弘农的土塬又比后世陕北地区强太多了,至少这里草木茂盛,森林密密麻麻,一片连着一片。在塬上打井,应不至于像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旱井那么困难。

  而且,土塬北面就是水势雄浑的洛河,东北面是渠谷水,挖井取水并不难,足够百姓生活所需。

  但种地的话就要下山了。

  洛水南岸、渠谷水两侧零零散散开辟了部分农田,应该是云中寨贼匪及其家属们耕种的。

  白天沿着南侧山坡下来种地,傍晚收工回寨。

  这里,其实很适合建坞堡啊——大体位置在后世宜阳县张坞镇西南的苏羊寨,即南北朝时“云中坞”所在地,《水经注》有载“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宜阳县南女几山,东北流经云中坞,左上迢遰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

  此时尚未建,因石材资源丰富,南北朝时云中坞曾豪横地用花岗岩做寨墙以及上下山坡的台阶。

  这个地方,他要了。

  贼寨只有百十户人家,其实绝大部分地面并未用到,任其长满草木,稍稍扩建一下,住个千余户不成问题,甚至更多也住得下。

  这就能养两三百半脱产士兵了。

  好地方!以后就命名为云中坞。

第108章 杜尹

  “寨主何在?”邵勋进入寨子后,第一句话就是找人。

  所有人都看向墙边的一具无头尸体。

  很好,省得杀了。

  其实杀不杀都问题不大。百十户人家罢了,将来塞个千余户并州流民过来,他们一下子就被稀释了,翻不起大浪。

首节 上一节 106/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云龙他哥,西北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