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第130节

  司马氏倒台,天下倾覆,对既得利益者而言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大部分人没什么野心,只想保住富贵罢了。

  于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司马越的声势愈发壮大。一度被打得只剩残兵一千的他意气风发,表示要踏平刘乔,回到洛阳,再西征关中,执司马颙于君前问罪。

  他又行了!

  嗯,他行了,刘乔不行了。

  十月初九,刘乔在萧县城外阅兵,发下重赏,誓师血战。

  结果当天晚上,他就带着心腹南奔,不知何往。

  这個人实在太操蛋了,但也冷静得可怕。

  四方围攻的大势已成,再挣扎也不过是多坚持月余罢了,最终肯定会败。但那会可能就不好走脱了,还不如现在就跑,可能还有一条生路。

  刘乔失踪的消息酝酿了一两天时间,然后向四周发散。

  司马越收到消息时有点意外,但也没太过失态。

  经过一连串的打击,刘乔所部军心已然动摇,再加上四方之兵汇集而来,败亡是必然的。

  哈哈!天下英雄,尽为孤驱使矣。

  邵勋收到消息时,还在行军途中,立刻停下了。

  一天后,他收到消息,司空令左卫将军何伦率众东迎,其余各部且罢兵,各回各镇——邵勋、刘盘当然会罢兵,但鲜卑人已经南下快二十天了,这时候让他们回去,容易吗?怕不是得大出血才行。

  至于为何没让邵勋去迎,明面上的理由是河间王司马颙给了楼权、石超等人一些兵马、资粮,令其东进弘农,须得尽快回师剿灭。

  理由很充分,但或许还有别的意思,只不过邵勋懒得关心了,不外乎哪些事。

  十月十八日,他让李重率军回洛阳,自领亲兵及突将军近八百骑西行,一路穿州过县,于十月下旬抵达了一处地方。

  大部分人留在山麓的草泽间牧马,邵勋带着唐剑、高翊、余安、章古等人继续登山。而当他们登上高山,所有景色都映入眼帘时,一个个都说不出话了。

  邵勋骗了他们。他其实早注意到这个地方了,而不是此番南下才知道。

  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封页反面角落里有个小小的落款:裴灵雁。

  他翻到某一页,道:“周阹环渎,右矕(mǎn)三涂,左概嵩岳,面据衡阴,箕背王屋……”

  什么鬼?唐剑等人茫然地看向他。

  邵勋装逼不成功,只能对这些大老粗们认真解释:“此为汉时广成苑,帝王校阅、讲武、行猎之所,地域辽阔,山川秀美。”

  众人一愣一愣的。

  唐剑问道:“将军,秀美不秀美又怎样?都是拿来樵采的。”

  邵勋无奈。

  艹,今天这个逼我一定要装完,哪怕硬装也要装下去。

  “你等可知广成苑内有什么?”他问道。

  “有野物。”杀猪匠出身的章古一眼看出了活跃在水泽草地间的鹿群,说道。

  “不错。”邵勋赞许地看了他一眼,道:“广成苑有山有水有田,草木茂盛,飞禽走兽极多……”

  他简单解释了一番。

  广成苑地域辽阔,周围群山环绕,被波、溠、荥、洛四条河流贯穿,又“神泉侧出,丹水涅池”,水资源十分丰富,更有一巨大的天然湖泊湿地广成泽。

  换言之,这里改造一下,是可以开辟出大量良田的。不改造的话,也能利用部分田地,取天然河水、湖水灌溉,因为后汉天子就在这里“览原隰,观宿麦”。

  山脉、丘陵、平原、湿地、草原、河湖交杂,共同构成了辽阔的广成苑。

  汉天子于此校阅部队、讲武狩猎。

  隋代于此兴修水利工程,开辟大量农田。

  唐太宗李世民在此猎获了一头野猪,泡广成汤温泉,后来这里更是开辟出了广成泽牧场,畜养大量军马。

  宋以后,渐为百姓所据,开始出现一个个村落。

  “看那边!”邵勋手指远处的一面山坡。

  还没消化信息的众人抬眼望去,林木之中,似乎有亭台楼榭的遗址。

  嗯?还有人在活动?

  唐剑佩服地看向邵勋。他早注意那片遗址了,可能是后汉广成苑宫殿的一角,但真没注意到里面有人。

  这就是神射手的眼力吗?

  “那是坞堡?”唐剑问道。

  “不是坞堡,坞堡哪有那么破破烂烂的,更像是聚落。”高翊说道。

  “聚落好歹还有看得过眼的墙呢。”余安摇了摇头,看向邵勋,道:“将军,仆以为那是流散至此的外州百姓,找了几间尚算完好的殿室,遮风挡雨罢了。”

  邵勋点了点头。

  帝王行宫,一般人是不太愿意来的。

  唐代在此修建了清暑宫。

  本为避暑之用,无奈选址错误,为了观赏风景,建在日晒西山的位置,夏天贼热,又没做好防蛇措施,行宫内经常出现游蛇。

  最后,李世民下令废弃这座行宫,将宫中财物分给宫人,任其自散。

  一直到唐末,除了偶尔进山樵采、打猎的百姓外,都没有人搬进清暑宫及其附近区域居住。

  邵勋也不想搬进那些百年未曾修缮,早就朽烂不堪乃至倾颓坍塌的宫室居住——广成苑禁囿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应该是后汉灵帝时期了,至今已逾百年。

  但他对广成苑的资源十分感兴趣。

  这里可能是整个河南条件最优良的牧场了,也是唐代东都极其重要的军马来源。

  中原内地养马,很多都选择山脉丘陵地区。盖因马不喜热,丘陵相对凉爽,同时草木资源丰富,利于扩大种群。

  想养马,总能找到地方的。钱镠都能在杭州城外养三万匹马,更靠北的河南只会更合适。

  “我想占下此地。”邵勋突然说道。

  “将军既然想占下,那就占好了。这么上好的地方,被流民冲进来垦荒,着实难看。”

  “上万顷地都有。”

  “没有那么多。想要有万顷良田,还得花大力气清理。填平沼泽、开挖沟渠,修建陂池,哪那么简单?”

  “说得也是,不过确实是好地方,天子真会享受。”

  “好地方只能给郎君。将来谁若来抢,咱们合力将其砍出去。”

  邵勋听着众人的话,心中满意。士气不错,军心可用。

  昨晚他与几个核心部下仔细分析过。

  他们现在不缺军械,缺的是能使用这些军械的人。

  人学会使用军械,辨识金鼓旗号,会阵列而战,需要一个训练过程。

  不训练就给他们配发铠甲、军器,战斗力连坞堡的部曲都不如,人家好歹还练过,甚至打过仗,这是纯纯运输大队长了。

  现在问题来了,你有多少钱粮来养他们?

  这就涉及到需要更多的从事生产的人口以及土地的问题了,开“分基地”势成必然。

  这个“分基地”还不能太远,远了就会慢慢脱离控制。那么,在洛阳本身是死地的情况下,就只能在洛阳周边想办法了。

  综合这些因素,广成泽确实是无奈之下的最好选择了,至少邵勋可以几天来一趟。

  匈奴若南下,也未必会跑这里来。即便来了,还可以退守山上的堡垒固守。

  耕和战,一体两面。

  创业,真的不容易。

  积累实力,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永嘉之乱爆发前,他不敢盲动,只能默默种田,并利用官面上的身份为坞堡遮风挡雨,免去诸多麻烦,如此而已。

第131章 回坞

  离开广成泽之前,邵勋拿马鞭指了指东方,道:“由此往东,就是豫州襄城郡。此郡没有什么大士族。”

  说完,他又指了指南面,道:“广成泽往南,则是南阳。士族众多,如刘氏、范氏、乐氏、宗氏等,不可小视。将来若在此屯垦,定要小心南阳方向,一旦有条件了,几条要隘须得筑城戍守。”

  南阳是个盆地,出南阳向北,一共有三条驿道,自汉以来就是如此。

  唔,其中一条道旁的山里,似乎还有阴丽华的浴室。

  大大小小的战争,多数发生在这三条路上,刘秀、刘备都在此留下过事迹。

  守住这三条并不太好走的路,基本就无事了。

  至于小路,管不着。后方留有一定数量的机动部队,随时扑灭即可。

  “防备的重点还是东面。”邵勋说道:“颍川这个‘贼窝’,敢抢我的甲胄,早晚找他们算账。”

  “谨遵将军之命。”众人齐声应道。

  邵勋点了点头。

  现在,他的这些核心部下,算是统一思想了,这一点很重要。

  之前在许昌,司马祐、何伦要进城,黄彪确实拦不住,无论文的武的都不行。

  文的方面,司马祐是司空特使,何伦是出征大军主帅,你到底听不听命令?不听命令是不是想造反?

  只要不想当场造反,那就得听令。

  武的方面,就黄彪那一千人,连许昌一面城墙都站不满。

  更何况,士兵们在面对都督时,心思不一。除非你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明确告诉大家,从今天开始,我扯旗造反了,把不愿意跟着你一起造反的人剔除出去,统一思想,这才有可能上下坚定一致。

  当时邵勋自己都没公开表明态度,就别怪士兵们挡不住何伦了。

  现在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态度十分明显,我抢了这么多甲胄,要扩军,要待时而动。

  不愿意入伙的可自去——李重终究没有走,在长谈一番后,他似乎可以接受邵勋当权臣,至于是否更进一步,他沉默了。

  这个人,现在可以用。

  将来无论是平乱,还是与匈奴大战,李重都会尽心尽力,这一点无需怀疑。

首节 上一节 130/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云龙他哥,西北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