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第484节

  这个商业模式不错,但让邵勋疑惑的是,这俩姑嫂怎么没翻脸呢?奇了怪了,羊羊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

  “或可缘城开垦一些田地。”邵勋说道:“离城近,照应得过来。匈奴若敢来践踏庄稼,就派骑军冲杀,让他们丢些人命在这,久而久之就不敢来了。”

  “明公高见。”程元谭说道:“仆这月便安排人种豆。”

  “以后若在河北筑城,永为此制。”邵勋看向几位将领,说道。

  “遵命。”

  “此番我把骑军都带来了。”邵勋又道:“义从军明日便前往北城,尔等商量下,先给匈奴一个下马威。”

  在把考城的五百骑(来自兖州世家)调走后,现在义从军已有三千七百兵、接近八千匹马,操练有年,是一股比较精悍的力量了。

  但精悍归精悍,数量还是太少。

  调到这边,那边就没骑兵用,十分烦人。

  马政搞到现在,不过五千匹罢了,都是在广成泽繁衍、长成的。

  这個速度太慢了,以至于他有点想让老百姓也帮着养马,扩大种群数量。

  在人少地多的当下,其实可以尝试下。

  农牧混合的农业模式,可以利用更多的土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家子五口人耕作百余亩就顶天了,如果农牧混合生产,可以将荒地上的牧草转化为收成。

  这和匈奴人的生产模式恰好相反。

  人家主业放牧,副业种地,粮食“靠天收”。

  我可以主业种地,副业放牧,牲畜“靠天收”。

  想到这里,邵勋觉得匈奴人的农业生产模式未必有多落后。

  至少,他们可以将大片不适宜耕作的山区丘陵草场转化为收益。

  这些山区丘陵,汉人大规模利用要到红薯引进之后了——红薯并没有大量抢占农田,它只是把以前无法利用的丘陵、斜坡给利用上了,且产量颇高。

  而在红薯引进之前,放牧是一种不错的利用方式。

  与一般人想象不同,胡人其实特别注重湿润的山岭,因为那是非常优良的牧场,比干旱的草原还要好——当然,最好是湿润的草原,但这并不多见。

  历史上西夏最重要的牧场就在贺兰山、天都山、横山、阴山,而不是一望无际的河套草原,可见一斑。

  “顺龄。”邵勋招了招手。

  蔡承快步上前。

  “请惠皇后派人来趟洛阳,我有要事交办。”邵勋压低声音说道。

  “诺。”蔡承面色不变,转身离开。

  洛阳盆地的人一年比一年少,无数农田撂荒,眼下甚至可以营建大规模的牧场,只要你不怕被人劫掠。

  另外,亦可安置一批百姓,免费授田,但有个硬性要求:养马。

  老子就不信了,只要基数上来,几何级增长之后,我的马还能比你草原部落少?

  ******

  五月初六,邵勋又观阅了黑矟军二千四百人的会操。

  这支部队以河阳丁壮为主,部分军官来自屯田军,后来又补入了一批武学生。

  之前的河阳大战,黑矟军的表现一般,损失还不小。

  经过一年多的整补、训练之后,情况大为改观。

  “原本我只想用河阳人守河阳,现在想法变了,以后武学生会分流一批至黑矟军带兵,好好操练,勿要懈怠。”邵勋指着站在旷野中的两千多士卒,吩咐道。

  “诺。”侯飞虎大喜过望。

  作为黑矟军组建时的元老,侯飞虎觉得自己在邵师诸门生中的地位直线升高。

  这就是运气啊。

  人要有本事,也需要运气。

  “河内匈奴聚了不少兵,你觉得他们想作甚。”邵勋问道。

  “末将觉得匈奴不会强攻河阳三城,那些兵不过是来监视的罢了。”侯飞虎答道。

  “有何依据?”

  “于野王统军者,乃匈奴安西将军刘雅。”侯飞虎说道:“此人用兵,中规中矩,上头让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很少逾越本分。屯兵野王以来,但袭扰北城外围,未做强攻之事,故末将大胆推测,匈奴无意攻河阳三城。”

  “哦?”邵勋颇感兴趣地看向侯飞虎,笑道:“你还琢磨起敌将的性子来了?”

  侯飞虎赧然一笑,道:“知己知彼。”

  “王雀儿走后,我将河阳三城交给你,能稳住吗?”

  “末将虽才具有限,绝不令匈奴南进一步。”

  “待大军聚齐,该怎么打?”

  “邵师或可尝试攻一下野王。”

  “如何尝试?”

  “先兵发轵关,攻匈奴之必救,将河内的匈奴兵吸引过来,再避实就虚,直捣野王。”

  邵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肯动脑子,很不错。但此计过于冒险,一旦失败,容易危及河阳三城。再者,我拿下野王又能怎样?能种地还是能放牧?不要总盯着名城大邑,有些不知名的小城,甚至更为关键。”

  侯飞虎点头应是。

  “不过,伱的计划并非一无是处。”邵勋又道。

  侯飞虎不解。

  “就调动敌军这一部分而言,颇有可取之处。”邵勋说道:“既然刘雅行事中规中矩,那就让他中规中矩到死。”

  “邵师是想……”侯飞虎问道。

  “我问你,筑一座粗浅的土城要多久?”邵勋问道。

  “几个月总要的吧?”

  “不,六千人、二十日就可以了。”邵勋大笑离去。

  “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左右无人之时,邵勋轻声哼唱道:“昼牧牛羊夜捉生,长去新城百里外……”

  “来人!”走着走着,邵勋停下了脚步,喊道。

  蔡承匆忙走了过来:“明公。”

  “以许昌幕府的名义传令,司豫二州诸士族豪强子弟,弓马娴熟者,可至河阳。另,至府兵及其子侄中挑选精于骑射搏杀者,送来河阳。”邵勋说道:“我欲新置一军。”

  “军何名?”蔡承问道。

  “捉生。”

第453章 大虎

  一支车队离开了野王,向西行去。

  车厢之内,满满当当各色麻布、陶罐、漆器等日用品。

  车队走得很慢,才到晌午,就在一处停了下来。

  部落牧人们见了,立刻围了上来。

  车队伙计趁机吆喝起来,售卖货物。

  刘大虎笑呵呵地倚靠在树下,吹着清凉的东南风,默默看着远处的营地。

  营地是用木栅栏围起来的,供人居住。

  营地之外,放牧着许许多多的牛羊。很显然,这是一个从别处迁过来的小部落,兴许其中有几个氏族,首领在野王的安西将军帐下听令。

  “也不怕晋人突袭过来,抢了你们的牛羊。”刘大虎拔出牛皮水囊上的塞子,灌了一口酒后,暗哂。

  当然,也就是暗哂下罢了。

  这里离河阳还有相当的距离,晋人似乎又没多少骑兵,想要躲过野外游骑的视线,几无可能。

  不远处的交易进行得很顺利。

  作为安西将军的家奴,刘大虎在河内、上党一带还是很有面子的。有些买卖,只有他能做,别人做不了。

  有护卫端来了饭食,采买自部落营地。

  刘大虎伸手接过乳汁、肉脯,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乳汁不错,应挤自今春新产羔的母羊吧?”刘大虎随口问道。

  “正是。”护卫说道:“我看着他们挤的。日到中天,阴阳交替,奶正鲜美。”

  “不错。”刘大虎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这小子有前途,伺候得很舒服,以后让他发点小财。

  至于如何发财,那太简单了,允许他夹带一点自己的货物,跟着商队一起卖掉就是了。

  刘大虎唏哩呼噜喝完奶,打了个饱嗝。

  也别说什么新挤的奶不能喝,千百年来牧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杀不杀菌都无所谓了,能饱肚就成。

  牛羊马奶,向来是普通牧人的主食。进入中原后,有了部分“靠天收”的农田,但奶制品依然占据着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别忘了买些马奶酒。”刘大虎开始嚼吃肉脯,吩咐道。

  护卫应了一声,然后小心翼翼地挑出肉脯里的蛆虫,将剩下的肉放进嘴里嚼吃。

  做买卖,真的暴利。

  方才他在那边看来,带过来的靴子一下子就卖了五十多双,其中甚至包括十余双缎制长筒靴,剩下的都是皮靴——靴(亦写作鞮、鞾),本无此字,谓之“胡人履连胫”,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学了过来,但之前并不流行,到魏晋时期才开始大范围穿着。

  对经常需要打仗的武人来说,能保护脚踝甚至更上面胫部的皮靴,确实比履好,属于刚需货物,非常好卖。

  除了靴子外,他们还卖了很多裤子(合裆裤,非汉人穿的开裆裤)、毡帽、陶罐、勺子、刀具等日常生活用品。

  卖奢侈名贵的物品,真没有卖这类东西赚钱,因为量太大了。

  而他们卖的所有东西,都产自城市,部落里确实有一部分制作此类物品的工匠,但数量不够多,无法满足所有需求,这就给了住在城市里的晋人机会。

  大汉掩有数州之地,到头来国人(匈奴人)过得还没晋人好,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首节 上一节 484/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云龙他哥,西北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