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第503节

  牧民们熟练地用草扎住黄豆根部,一捆捆倒立着堆在田野中。稍稍晾晒个几日,然后用力一甩,豆子就出来了。

  唔,不知道坞堡内的人急不急。或许还可以骗他们出来……

  想到这里,赵鹿四处张望着,寻找可以埋伏的地方。

  赵鹿所部在高平东北部活动,孔豚则滞留在东平,速度较慢。

  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带着大队夫子役徒,赶着大车小车。

  役徒一部分是曹嶷提供的。

  这厮大概有点异心了,只提供了三四千人,剩下的则是在济北和东平抓的晋人,一共三千出头。

  他们一路搜寻,试图因粮于敌。

  但东平与高平不同,地处前线,今岁就种了一季粟,八月中旬就收得差不多了,野外没抢到多少粮食。

  这个事实让孔豚愤怒不已,同时也感到心惊。

  这些坞堡庄园怎么越来越难搞了,一个个不提供粮食,口气还很强硬。

  防御薄弱的土围子极少,偶尔遇到几个,攻破后也没捞到多少油水。

  “来人,去捡拾柴草,堆积到那片林子里。”孔豚大手一挥,直接下令道。

  军士们领命而去,及至傍晚,整整数百亩桑林内已经堆满了干枯的薪柴。

  火一堆堆点燃,“噼啪”之声此起彼伏。

  夜色初降之时,火势已经映红了半边天。

  还有一部分人拿着斧子,去到果园内,将果树一棵棵砍倒。

  孔豚看着坞堡围墙上来回走动的人影,哈哈大笑,心中畅快多了。

  下次遇到死硬的坞堡,就得这么干!不给粮,老子就烧掉你们的桑林,将水井堵住,房屋也通通毁掉,看你屈服不屈服。

  坞堡之上,人人面露激愤之色,却不敢有任何动作。

  方才他们看得很清楚,匈奴骑兵分作数部,埋伏于各处,此时出堡,完全就是送人头。

  “烧都烧了,嗟叹何益?”坞堡帅看了看众人,说道:“没有桑林,明年就种麻子,总会有衣服穿。没有果园,不过就少吃点果子,少酿点酒罢了,死不了人!”

  众人听了稍稍宽心,但还是很愤怒。

  有人忍不住说道:“陈公三不五时地索取钱粮,我们给了。索要布帛、役畜,我们也给了。闹到现在,却是这样一个结果,还不如投匈奴。”

  又有人附和道:“高平之战后,河南本已太平,匈奴人都不太敢来了,结果非要攻伐河北。现在好了,人家被逼无奈,寇入河南诸郡,让我等损失这么大,陈公还有脸来要钱?”

  “是啊,太太平平过日子不好吗?非要打来打去,等你统一天下,还剩几个人?”

  “不去打河北,就没这么多事!借石勒两个胆子,他也不会来河南劫掠。”

  “英雄志在天下,又有谁来可怜苍生?”

  “住口!”坞堡帅叱喝一声,止住了众人的话。

  扫视一圈后,他叹了口气,道:“世道如此,陈公吃人,匈奴也吃人。但我等家业皆在此地,匈奴又没本事久据河南,投匈奴之事,休要再提,免得祸从口出。”

  众人听了,面现悲哀。

  是啊,匈奴骑兵是厉害,但他们又没能力占据河南,只能搞搞破坏,便是想投降都不行。

  “事到如今,没什么可多说的。”坞堡帅又道:“谨守门户、延续家业要紧。匈奴、军头、狗官,没一个好东西。好好活着,等邵勋、石勒之辈打够了,打不动了,或者打出胜负了,我们就能喘口气了。”

  黑沉沉的夜色之中,火光漫天,胡骑遍地。

  或许,这就是张宾所说的相持,看谁先忍不住。

第471章 坚持

  匈奴人在烧东西,郗鉴也在烧,只不过他烧的是粮食。

  匈奴人烧东西的时候,坞堡帅们屁都不敢放,但郗鉴烧东西时,他们就勃然大怒。

  “你家堡寨立于平旷之地,计有千余家,耕作良田四百顷。”郗鉴冷哼一声,拿马鞭一指,说道:“亩收一斛七八斗,便是七万斛粮食。匈奴万骑,纵使一人二三匹马,尽吃黍豆,一个月也就二十万斛,再放下牧、割点草,只要十余万斛,你家地里的粮食,就够他们嚼裹半个月,这不是资敌是什么?”

  坞堡帅无言以对。

  庾府君已经明说了,哪怕粮食没有成熟,也要提前割掉,不能留下来资敌,但不是每个人都舍得这样做的,这位坞堡帅就有侥幸心理。

  “等着挨收拾吧。”郗鉴说完,冷哼一声,带队走了。

  “郗道徽!”坞堡帅不服,大声道:“你也是高平人,就忍心看着粮食被烧,桑梓罹难?”

  “正因我是高平人,才要你们烧掉粮食。贼无粮必退,有粮则四处劫掠,长痛还是短痛,这个道理弄不清楚,你不配活在乱世。”郗鉴不再多言,带着数百骑兵呼啸离去。

  十七日,大军北上抵达巨野县境内。

  最后一段路,为了维持马力,他们是牵马步行的,毕竟一人只有一匹马,外加少许驴骡代步,机动力比不得匈奴人。

  当郗鉴登上一座土窑,瞭望大地时,北方的场景悉数映入眼帘。

  千余匈奴骑兵突入田野之中,箭矢四处飞舞。

  正在收割杂粮的百姓哭喊连天,奔逃不休。

  不远处的坞堡之上,钟声连响,所有人都爬上了城头,急得不行。

  未几,坞堡正门洞开,数百人手持长枪、步弓,站在堡门外数十步,大声呼喊着,接应溃散的堡丁。

  乱世之中,能帮你的、在意你的、愿意为了你拼命的,永远只有亲人、乡党。

  堡丁们扔了镰刀,弃了刚收获的粮食,连驴车、牛车也不要了,慌慌张张,冲向堡门。

  匈奴纵骑围射,一边肆意收割着人命,一边故意让开個口子,让剩余的堡丁能跑回去。

  堡丁们见状,如蒙大赦,纷纷朝着堡门方向涌去。

  出堡的兵丁大声呼喊着,让他们从两侧绕过去进城,不要冲乱军阵。

  匈奴骑兵如影随形,加快马速,准备趁着混乱的那一刻,直冲而上,看看有没有便宜可沾。

  “督军,动手吧。”小土窑之上,有人急道。

  “再不动手来不及了。”又有人说道。

  他们都是本乡本土之人,看到匈奴骑兵肆虐,兔死狐悲之感尤盛,故纷纷请战。

  “再等等。”郗鉴摆了摆手,说道。

  众人唉声叹气,心中愤懑无以复加。

  诚然,他们知道现在还不是最佳攻击时机,但再拖下去,那边的坞堡就要死更多人,如何忍心,这可都是乡人啊。

  同时也对郗鉴腹诽不已,这人可真是冷血,仿佛无论什么场面都无法动摇他的心志。在他眼中,只有合适与不合适,没有其他情感。

  远处的匈奴人已经冲得很近了,并且向两侧绕去,连连射箭。

  夹射,此乃草原自古以来的标准战术,即遇到敌方步骑时,不正面硬冲,而是分往两侧,拈弓搭箭,夹击射箭,袭扰敌方防御较弱的侧翼。

  甚至于,经常绕到后方,三面围射。

  能应付得来这种围射场面的,一般都是训练充分的步兵,因为伱要快速调整阵型,分派兵力,还不能慌乱,能顶着一定的伤亡做成这些事情,这不是农兵能办到的,必须是常年操练的职业募兵。

  出门的堡丁有点慌乱了。

  身边不断有人惨叫倒下,骑兵的威势看起来又非常吓人,以至于他们两股战战,下意识想要逃跑。

  匈奴人不慌不忙,兜完一圈后,又来第二回,誓要将堡丁们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也磨掉,再缀着他们溃退的脚步,冲进坞堡内。

  “冲!”郗鉴下了土窑,翻身上马。

  数百骑兵亦上马,稍稍调整队形,分派次序之后,轰然前出。

  他们涉水趟过浅浅的溪流,来到了对岸的旷野之中,然后慢慢提速。

  在外围警戒的匈奴游骑大惊失色。

  他们大意了,怎么也没想到溪流对岸藏着一股晋军骑兵,而且这条溪流竟然有好些个水浅涉渡之处,让敌人轻而易举地冲了过来——这事其实也正常,人家是本地人,当然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打的就是这种信息不对称。

  五百多骑兵在冲锋过程中渐渐靠拢,如同一柄尖刀,轻易刺破了匆忙阻截过来的匈奴游骑,继续向前。

  坞堡门外的丁壮已经在向里面溃退了,匈奴人哈哈大笑,收了骑弓,拔出各色短兵,跟在后面大肆砍杀。

  郗鉴持弓射死一人,速度丝毫不减。

  从金乡带过来的二十七骑紧随其后,满目狰狞。

  再后面,还有来自各个家族、坞堡的骑卒,林林总总近五百人,手持各色器械,呼喝连连。

  五百骑直接插进了匈奴骑兵的侧后,只一瞬间就制造了可怖的伤亡,并将敌军截成两段。

  坞堡帅站在墙头,见状喜极而泣。

  数百骑兵突袭而至,拦腰撞入匈奴骑兵丛中,奔出百余步后,缓缓减速,兜马回转,然后再提速,发起了第二轮冲锋。

  好,好啊!有救了!

  匈奴人被冲懵了,一部分人眼疾手快,迅速退往远处,一部分人则还处于混乱之中,他们毫无疑问遭到了第二波冲锋,再度被杀得七零八落。

  整个战场局势瞬间逆转。

  匈奴人也是果决,没有丝毫犹豫,当场窜向远处的旷野之中。

  散在各处的败兵争相奔逃,向最近的临时营地撤退。

  郗鉴带人追蹑而上。

  双方一追一逃,很快就消失在了远方的地平线上。

  坞堡帅如释重负地跪坐在墙头,冷汗涔涔。

  差一点点,就让匈奴人突入堡内了,届时粮食可就不一定保得住了。

  粮食?对,粮食!

  坞堡帅匆忙起身,一咬牙,让人烧掉田里未及收割的杂粮,绝不能资敌。

  ******

  许昌幕府长史裴康匆匆来到了考城。

  兖州幕府左长史潘滔、左司马裴邵、两位军谘祭酒卞敦、闾丘冲、督护糜直、从事中郎王等出城相迎。

  几人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进了东海王府,商议对策。

首节 上一节 503/8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云龙他哥,西北霸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