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第75节
第131章 神农离世,百姓十里长街相送
第二天,唐水刚打开视频,就推送了一条她自始至终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神农离世,百姓十里长街相送】
老祖宗们原本很期待天幕的,谁知居然得知袁老已经离世的消息,这让人如何承受得住?
视频里,一个庄重严肃的声音传来
【现在来看一条本台刚刚收到的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07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随着新闻播报者的声音传来,视频里展现出宽阔的街道,街道上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群众,密密麻麻一眼都望不到头随着载着袁老的灵车开来,大家纷纷跟着车跑了起来,不敢相信敬爱的袁老居然就这样离开了他们
【2021年5月22日13:07分,天空放晴了一阵子的长沙又下起了细雨好像老天爷都在预示着什么?袁老逝世的消息一出,全国上下举国哀悼,作为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不知道救活了多少处在挨饿环境下的国人23号上午,长沙的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但仍有上万的长沙市民自发的淋着大雨排成长队,为袁隆平院士送行,很多人身着黑衣,手持黄花,神情悲恸的前来悼念在殡仪馆外面近2km的长队,无一人插队】
【这才早上7点,殡仪馆的外面就排满了前来悼念的民众了,他们无一不是想来送别袁老的最后一面即便是来报道的记者也忍不住哽咽】
视频里,记者边哭边报道:“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这么多的群众自发的来悼念,发自内心对袁老崇敬,这一刻让我永生难忘,这才是人民的科学家”
视频里所有人都哭得眼眶通红,到处充释着悲痛的哭声,惊醒了还在愣神的古人们
“袁隆平仙逝……”老者喃喃自语,声音虽轻,却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人群中荡起层层涟漪
消息迅速传开,整个国度陷入了悲痛之中田间劳作的农民停下了手中的锄头,望着天幕,泪水模糊了双眼他们深知,若无此人,不知多少人将忍饥挨饿
朝堂之上,皇帝震惊之余,也黯然神伤,立马下令举国哀悼大臣们也纷纷垂首,心中满是敬重与惋惜
这样的人居然不能长命百岁吗?天道何其不公?
酒馆里,文人墨客们放下酒杯,挥毫泼墨,写下一篇篇缅怀之词“袁公之恩,如天高地厚,今仙逝而去,吾辈悲痛难抑”街头巷尾,百姓们聚在一起,谈论着这位从未谋面却恩重如山的伟人他们点起香烛,为袁公祈福,愿他在天之灵安息
【在送葬车队的周围围满了人群,很多人因为太多悲痛而哭得撕心裂肺等到24号,袁老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家人在这里对袁老进行最后的告别,外面的悼念者神情严肃,眼含热泪,前来送别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最后一程送别的花海中插满了人们对袁老的思念,无不让人动容】
【袁老的离世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大损失,同时这也让人回想起有一位伟人去世的那一天……】
只见天幕之上,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徐徐展开人群如潮水般涌动,街道两旁站满了百姓,他们神情悲痛,眼中噙满泪水在队伍的前方,一辆灵车缓缓前行,灵车上安放着一位令人敬重的人物
一位官员凝视着天幕,片刻后,声音颤抖地说道:“此乃伟人离世,百姓送行之景”
其他官员闻言,皆肃然起敬
画面中,那长长的送行队伍绵延数里,人们自发地前来,只为送伟人最后一程有老人拄着拐杖,默默垂泪;有孩童紧握着父母的手,眼神中满是哀伤
“此人定是有大功德于百姓,方能得如此敬重”街道上,一位书生感慨道
众人纷纷点头,心中对这位陌生的伟人充满了好奇与敬仰
“此等景象,千古罕见”一位将军动容地说道,“这位伟人定是和袁老一样,为百姓付出了无尽心血”
他身边的同僚十分认同他的话,拿起酒壶倒上一杯酒往着天幕的方向敬,随后倒在地上,“敬伟人!”
别说是老百姓,就连皇帝都被震惊得话都说不出,他们身为皇帝不论是什么时候都要大排场彰显尊贵的身份,但却少有百姓自发迎接的情况存在如此,更加能对比出袁老和视频里这位伟人的功绩有多大,这如何能不让人动容?
历朝历代里,人们记住了天幕上那震撼的画面,袁老和周伟人的名字也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高悬在历史的天空,他们的功绩和精神激励着后人,代代相传
( 你把人民记心里,人民就会把你高高举起)
这句话直接把皇帝们都干沉迷了
是啊,民心,才是推动一个国家向前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正如水和船,百姓是水,国家是船,如果没有百姓,就算这个船再高再大又有什么用?它只不过是一个废弃的、无法航行的船罢了……
(像我们这种真正小时候体验过吃不饱,还有时候要去借米下锅的人,更能真切的体会到袁老的伟大之处)
(现在看到依然忍不下眼泪[流泪])
(巨星陨落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致敬袁爷爷!)
(从未谋面 却深受其恩)
当然,除了怀念袁老的弹幕外,还有不少怀念周伟人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盛世如您所愿)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这句点赞量最多的评论一出现,天下的读书人只觉得如雷贯耳,好似有一簇火苗在他们心中点燃了
他们当初是为什么想要读书呢?
是想为国效力,也是要为民除害,然而归根结底,都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乱世人如玉,周公世无双)
(如今如您所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第132章 李白辉煌而灿烂的一生
【李白辉煌而灿烂的一生】
【两千多年前,孔子与老子一儒、一道,开启了中国思想的源头;而李杜二人一仙、一圣,世人仿佛再次见到同样的光彩李白,那个迷倒万千的男人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天幕之上,光芒闪烁,一幅幅关于李白的画卷徐徐展开
只见那画面中,李白白衣胜雪,手持酒壶,仰天长笑,豪迈之气扑面而来他站在高山之巅,对着茫茫云海吟诗作词,那潇洒的身姿,仿佛仙人临世
此时,长安城中的李白粉丝们早已激动不已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事务,仰头望向天幕
人群中,一位年轻的书生紧握双拳,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喃喃自语道:“太白先生,真乃仙人也!”
旁边的一位女子,更是热泪盈眶,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心中的英雄,那个用诗歌照亮了整个大唐的传奇人物
唐以前的时空,看着天幕上不断闪过夸赞李白的弹幕,好奇心爆棚,这李白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居然如此受欢迎?
只有李白微笑的看着天幕,等待世人评说
【说李白是大唐最伟大的诗人一点都不为过,他的一生只写苍生不写权贵然而他却似乎与盛唐格格不入,想要做官处处碰壁,想要科举,却出仕无路】
大唐,年轻傲气的李白初时看到自己出现在天幕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而骄傲的笑容,心中豪情万丈,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自己踩在脚下
即便天幕说自己出仕无路,官途艰难,依旧没有打击他的自信心之前或许官途有些艰难,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他已经不仅仅只是李白了,他现在是上了天幕的李白,谁会如此没有眼光将他拒之门外?
年轻气盛的李白告别了家人,志得意满的出了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哈哈哈哈!”
【公元701年,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当时大唐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是突厥进犯延边再次与大唐对峙;其二是李白诞生了!此时的大唐已经抒写半生了,而属于李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少年时期,李白和大多数人一样学习知识,喜好剑术,处于自我丰富的过程中,当时年仅15岁的李白就已经小有名气24岁那年,李白离开故乡】
【他一路仗剑走天涯,游成都,下峨眉山,阅遍大唐繁华气象这期间他结识了孟浩然,在孟浩然的撮合下,他与第一任妻子宰相孙女许氏成婚,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件大事然而他还有一件大心愿还没有实现,那就是当官在古代,以儒家思想熏陶下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大目标,就连李白也不例外可就在李白想要振翅飞翔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家境成为了他最大的阻碍纵使他有万般才华也无计可施,只能以诗的形式诉说自己的不甘】
唐玄宗李隆基没想到这被众多人追捧的李白,居然是自己开元年间的诗人,不禁想见见这位着名的人物
此时的李隆基还不知道,属于他和李白的缘分,很快就会到来了
【李白想要当官,而且想当大官!可当官岂是这么容易的事?他家父辈经商,使他无法像普通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这也是科举考试的弊端之一无法科举让李白只能剑走偏锋,走上了献赋之路开元23年,李白献上《大猎赋》也是为了能够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其实这就相当于吹嘘拍马屁,但这可是李白的马屁啊,可以说拍出了美感,气势宏大】
【但也有一点拍过头了,并没有达到心里的预期,反而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玉真公主的认可之后在玉真公主的撮合下,玄宗召见了李白,并对他的才华大为赞赏,封他为供奉翰林其实这个官就是伴随皇帝左右,高兴的时候让他做两首诗,不高兴就晾在一边,这显然没达到李白的心理预期】
不论是年轻的李白还是年老的李白,听到天幕之言都难得不好意思的捂住脸
天幕啊天幕,这种拍马屁赋诗求官的事情是可以直接说出来的吗?他李白也是要面子的好不好?
而唐玄宗完全没有想到,他和李白的见面居然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
他立马下旨让人出宫找李白,这样有名的诗人可不能留下污点他有预感,善待李白不仅能修复自己昏君的形象,或许还能提高历史贡献值也说不定
【公元743年,唐玄宗与杨玉环宫中行乐,氛围良好,于是便让李白做首诗来助助兴于是便有了惊为天人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可由于李白是个酒鬼,每次喝酒之后都口风不严,唐玄宗怕李白酒后将宫廷的事给抖干净,于是便将他赶出了宫】
【这一年,李白去往了东都洛阳途中他结识了杜甫,两位伟大的诗人再此会面,以酒会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借古评今,无所不谈,纵论天下大势可没过多久,安史之乱爆发了!当时诸多地方失陷,叛军一路南下,攻陷洛阳,鼎盛的大唐一时间飘摇欲坠,之后李白因永王叛乱被捕入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玄宗这边,他上一秒还命人出宫找李白,下一秒就听到自己把李白赶出了宫,瞬间尴尬得脚趾抓地然后下一秒又听到安史之乱爆发,瞬间从尴尬转为担忧,如果天幕能讲讲这“安史之乱”的由来就好了,他也好规避一下风险
年轻的李白是真没想到自己的做官之路居然如此艰难,这完全不是他想要的,这该如何是好?
而杜甫这边早就想结识名声在外的李白了,一听天幕说他们二人后面会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恨不得现在就能与李白饮酒交流
【李白知道自己大劫难逃,于是便求助好友,当时李白好友之一的高适已贵为淮南节度使,李白认为两人关系好,高适一定会出手相助但高适却出无动于衷,之后还是其他官员的营救,李白才最终减刑流放流放途中关中大旱,天下大赦免,李白才得以重获自由这期间他有感而发,才有了那首早发白帝城,轻舟已过万重山】
【似乎一切的艰难岁月都随之离去,梦该醒了晚年的李白生活窘迫,和他少年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元762年,李白病重,留下了那首《临路歌》后便离世了关于李白的死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病死,淹死,醉死之说可不管怎么说都无法掩盖他成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光辉,他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他的诗歌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后世人心中当之无愧的“诗仙”】
第133章 厉害的不是诗,是李白
(李白要是生活在现代,得喝酒摇骰子)
(不是后人称李白为诗仙,大唐时期他就已经是“诗仙”了,是唯一的诗仙)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打工人)
(他有才华,长得好,会武功,富二代,怎么能不是仙人呢?)
(李白永远是诗道的顶峰,一醉三千世,浮梦摇四海,他的恣意从古至今无一人可以接近一毫诗里的情从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喷发出来的)
天幕之上,一幅幅画面开始浮现,那是李白一生的经历从他年轻时仗剑天涯,豪情满怀,到后来在官场的起伏,再到晚年的贫病交加李白历朝历代的粉丝们眼睛紧紧盯着天幕,心中满是震撼与悲痛
当画面定格在李白孤独离世的那一刻,他们的泪水夺眶而出无法接受自己心中的偶像竟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一生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空气中弥漫着痛苦和惋惜的气息
一位读书人颤抖着嘴唇,喃喃自语道:“诗仙不应如此结局,命运为何如此不公?”他仿佛看到了李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那孤独无助的眼神和落寞的身影
李白静静地看着,心中先是涌起一阵惊讶,随后却渐渐平静下来他仰头饮下一杯酒,嘴角露出一抹洒脱的笑容
“哈哈,原来我的一生竟是如此”李白朗声说道,“可我的一生,快意恩仇,仗剑天涯,诗酒相伴,又有何憾?”
他踱步于庭院之中,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以诗为剑,以酒为歌,已领略世间万千风光,此结局,我坦然受之”
李白再次望向天幕,眼中没有丝毫畏惧与悲伤,只有无尽的豁达与乐观他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一首诗,诗中满是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画面一转,天幕开始播放新的视频,意外的是讲的还是李白
【厉害的不是诗,是李白】
【网上有人问,如果穿越到李白之前,把李白写的诗全都写了,那李白会怎么样?】
这句话好似打开了老祖宗们的新思路,这也太有趣了,纷纷在天幕下讨论起来当然也不乏一些看不起问这个问题的人,你想做盗窃者也就算了,居然还大咧咧的问出来,难道不知道羞耻为何物吗?
【有人回复说:李白应该会把你当成知己,但厉害的不是诗,是李白本人呐】
上一篇:穿越大明,带着朱元璋去正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