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11节

  “营州将是我大高句丽的核心州县,为了收拢民心、彰显我军神威,破城后只劫掠五天便可,七十岁……不,八十岁以上老人不得掳掠为奴。

  “吞下辽东以后,本王是不是应该称帝呢?连败隋、唐,四方诸国就算不服也得服吧。”

  他一边琢磨着“怀柔亲民”的政策,畅想着大高句丽帝国的美好远景,一边拆开战报。

  草草瞄了一眼,却疑惑地皱起了眉头。

  怎么全文都是“平州”,营州只字不提?

  主战场不是应该在营州吗?

  文吏草率,写错了吧?

  带着疑惑,他睁大了眼睛,仔细阅读这份战报。

  然后发现,每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无法理解了。

  “我军几近覆没?在平州?被赤巾贼?!”

  高建武如遭雷击,整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长久不能动弹。

  

  不是将军,我们不是在重点攻略营州吗?

  搞了半天,连营州的边儿都还没摸到?

  却被自以为囊中之物的平州,掰断了手指?

  而且还不是别人,而是一伙山贼?

  甚至还不是打得有来有回,而是被单方面吊打?!

  “不可能……呵呵,一定是写错了!前线将军谎报军情,当斩!”

  高建武诡异地笑着,将战报一片一片撕得粉碎。

  他的称帝梦,才刚做了几分钟。

  被山贼吊打?和慕容燕一个德行?连个被渗透成筛子的平州都拿不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就在二十多年前,强大的高句丽军还打得隋朝败亡呢!

  “来人啊……来人啊!”

  高建武拍着桌子大声喊。

  “大……大王……”近侍看着一地的碎纸屑,哆哆嗦嗦地上报。

  高建武身体摇摇晃晃,仿佛一阵风就要吹倒似的,从牙齿缝里挤出一串命令:

  “让营州方向的主力军,放弃营州。集结全国所有部队,雇佣北方靺鞨部落为先锋,征调全国适龄男丁为大军输送粮草,赋税预先征收五年。”

  近侍越听,抖得越厉害。

  大王疯了,他这是要让高句丽自爆吗?!

  “集中一切兵力,向辽东进发。民兵蹲守长城堡垒一线,盯住营州军的行动。

  “其余所有人马……”

  高建武咬牙切齿地说:

  “进攻平州!剿匪!”

  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能主动入局,但什么时候出局就由不得他了。

  大唐一定已经获知,高句丽悍然入侵大唐领土。

  天子一怒,雷霆一击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

  但这个亡命之徒仍旧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自己还能翻盘。

  翻盘的重点就在于,在唐军千里迢迢地赶来时,抢先一步锁住燕山防线!

  而重点之中的重点,就是扼守要道的平州!

  为了它,甚至营州也能暂时放一放。

  “还有机会,只要把赤巾贼给剿了,只要把他们都剿了……哼哼,夺了燕山,李世民再生气又能奈我何?哼哼,哈哈哈!”

  高建武发出反派的笑声。

  一国对一州,正规军对民兵,优势在我!

  …………

  “高句丽军又双叒叕在北方集结?”

  李明和委员会的诸位委员齐聚一堂,认真听取着吴大娘的情报,在地图上做着标记。

  标了也白标,平州北方已经被密密麻麻的箭头画满了。

  “扶余人似乎是放弃营州,专打平州了。”吴大娘汇报道。

  在暴打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小朋友、才在薛仁贵口中得知、原来自己揍的是代练之后,李明痛定思痛,重拾自己当年在长安的先进经验。

  那就是,再次组建一支密探队伍,由有过经验的吴大娘带队。

  在成功开展彻底的收获民心后,情报像滦河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入。

  李明也迅速掌握了高句丽的动态——

  那帮老哥好像打上头了,把全国的力量都压上来了!

  “有点太看得起我了吧……”李明对着地图狂挠头。

  精神原子弹不能当饭吃,虽然赤巾军战斗力还阔以,但被举国之力猛攻,那也是很难招架的。

  他治下的人口差不多有十万出头,男丁五万,就算再怎么穷兵黩武,满打满算也顶多凑出来几千人的部队。

  大家科技没有代差,对方又是有点组织的正规军,在冷兵器时代以一当百不太现实。

  高句丽一人一口唾沫,还真能把他们都淹死……

  “筑垒工事修建得如何?”他转头问道。

  韦待价几乎没有停顿:

  “北边夯土城墙已经提前赶工完成,林中陷阱正在铺设中,工匠在紧急赶制铁蒺藜和拒马桩。”

  李明在地图上做出相应标记,又问:

  “慕容燕遗留在燕山各处的堡垒,修缮得如何了?”

  “要道和其他关键部位的堡垒已经修缮、加固完毕,可以驻军了。我一会在地图上标识出来。”

  房遗则提问:

  “我们要不要攻入卢龙县城,利用那里的城防呢?”

  侯君集反对:

  “卢龙县地处滨海平原,易攻难守,会我们的拉长防线,进一步摊薄兵力。”

  吴大娘表示同意:

  “根据勘察,现在县里已经没有多少人了,守着那儿价值不大。”

  众人达成一致,继续蹲在山里当银币。

  但是利用山地迟滞敌人行动,归根结底也只是权宜之计。

  以一州,还是一个边远的下等州。

  敌一国,还是曾揍过大隋、地跨东北和半岛的中等国家。

  谁都能看出来,这有亿点难度。

  所以,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

  摇人!

  李明还是很拎得清的,打打土豪可以“放着让我来”,对抗外敌就得“世民救我”了。

  他只是想要一块自己的土地,不是要一块土地把自己埋了。

  而且这几个月的改革已经很彻底了,全体军民思想一致,对抗论外的敌人时,适时接受援助并不会动摇执政基础,反而是他爱惜人命的表现。

  当然,光一个营州军的增援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营州主力已经被薛仁贵带出来了,就是上次被高句丽拦腰截断、差点大败的部队,现在正在平州休整,接受新式训练和改造。

  营州剩下的那点兵马,面对高句丽的全面进攻只能说勉强自保,支援就别想了。

  而且他们向平州进军的路上还容易被围点打援,反而会牵扯平州的精力。

  要想破局,需要的是中原唐军的支援……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响,停在议事堂外。

  薛仁贵手里挥舞着一幅卷轴:

  “长安来信!”

  李明一下子从位子上蹦了下来:

  “父皇怎么说?援军什么时候到?”

  然而定睛一看,他却皱起了眉头。

  因为薛仁贵送来的,不是皇帝诏书。

  而是门下省的公文。

  他打开卷轴一看,眼睛微眯。

  “是寄给张俭,不是给我们的。”

  薛仁贵两手摊手:

  “反正邮路从平州经过,都是自己人,看一眼怎么了。”

  好家伙,人家张俭大都督好歹名义上还是你的领导……李明对薛仁贵背叛旧主的可耻行为表示高度赞赏,便毫不见外地读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211/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