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15节

  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看着侯君集的脸色,李明也没有心情和他打趣。

  “怎么了?”

  “可恶,那群鼠辈!”侯君集恨恨地翻身下马:

  “我们追逐撤退的敌军,一路追至高句丽境内,撞上了层层叠叠的地堡。

  “我们攻不进去,只能放那伙败军撤走了!”

  到手的首级和俘虏就这么溜走了,他心痛得难以呼吸。

  李明也不由得咂了咂嘴,觉得这事情非常棘手。

  有地堡托底,不用担心我们反攻包抄,那高句丽人岂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当我的平州是公共厕所吗?!

  战术上虽然占尽优势,但战略上的被动态势仍然没有改变。

  崔民干的到来给他提了个醒。

  不另辟蹊径结束战争,这场仗就没完没了了……

  “明哥!”

  长孙延骑着马,风尘仆仆地从营州回来,摇头对李明报告道:

  “不行,营州都督府被高句丽围得死死的,无法再向平州增调援军了。”

  李明对这结果并不感到意外:

  “十五万人泰山压顶,张俭能保住营州无恙、守住平州的东部、避免我们两面受敌,便是大功一件了。”

  他一边安慰着灰心丧气的长孙延,一边搀扶他下马。

  赫然发现,长孙老弟的背上插了一根箭头!

  “我去!你……”

  “哦?还落下一根?”

  长孙延无所谓地拔下箭头。

  幸好,他穿着厚实的毛皮大衣和甲胄,并没有受伤。

  “营州的情况,已经这么严峻了?”李明忧心忡忡。

  长孙延点头道:

  “高句丽将营州围得如铁桶一般,远甚于平州。

  “信使出去一个死一个,营州的通信已经被彻底切断,有一段时日没有和朝廷通信了。

  “我也是命好,幸得薛万彻将军的接应,才能竖着回来见大家,否则就得躺着回来咯,哈哈哈!”

  平静地说出了惊险的事实。

  李明心里咯噔。

  不但是因为自己的首席秘书差点遭遇不测。

  更是因为,邮驿被封锁,意味着朝廷得不到任何官方的、他们可以信任的战报。

  意味着,在幽州刺史的信笺到达前,长安那边甚至还不知道他李明正在和高句丽打得如火如荼!

  “信息,信息,辽东离关中也太特么远了……”李明也终于体会到了边远地区难以统治的痛苦。

  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不用他写信求援,那位暴脾气的天可汗肯定也已经派兵过来了。

  问题就在于,这支部队是只打高句丽,还是连同赤巾军一起收拾。

  如果是后者,那就大水冲了龙王庙了。

  甚至存在一种荒诞的可能——在他费劲千辛万苦摆平高句丽、拱卫了大唐以后,反而遭受朝廷一记迟来的重拳!

  必须双管齐下,一边做渊盖苏文的工作,一边做李世民的工作,尽快将事情的原委辩解清楚!

  而这份艰巨的任务,单凭幽州刺史的书信,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完成。

  因为朝廷对崔民干的信任还不及外戚张俭。

  连张俭对李明的辩护都能被那些衣冠禽兽们怀疑。

  身为决策圈边缘的河北士族、又刚被陛下摆了一道的崔民干,他的面子能有多大呢?

  李明意识到,自己亟需一个信使。

  一个面子够大、能让各方都信服的信使,当着皇帝、当着朝廷文武百官面,将平州之事的肇因、经过和现状,详详细细地解释清楚。

  而这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李明的身边,还恰好有一个。

  有且仅有一个。

  政敌的亲孙子,李明的好哥们,从头至尾参与平州之事、对来龙去脉了如指掌的人。

  “长孙延。”李明平静地说。

  长孙延不由得深吸一口气,下意识地挺直了身体:

  “明哥有什么吩咐?”

  李明缓缓道:

  “可能得麻烦你,跑一趟长安。”

第142章 我们被李明保护得太好了

  长孙延简单做了些准备,带上几个守卫,便轻骑上路了。

  四千里路,轻装简行,什么行李也不带。

  只要能突破平州的封锁线,到了内地各州,随便刷脸,自然会有人抢着招待。

  嗯,重点是冲破平州封锁线。

  他没有时间陪着幽州刺史的大部队,绕着远路坐着车,慢悠悠地晃出去。

  他要冒险抄近道。

  朝廷修建的驰道是肯定不能用的,已经被高句丽和慕容燕占领了。

  但他选择的近道,就紧挨着驰道,藏在路边的山间密林里。

  是赤巾军秘密修建,用于快速转移、伏击敌人的秘密通道。

  长孙延沿着山间密道奔驰,刚出五里乡,就立刻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氛围。

  不见人踪,甚至连山中的鸟兽都不敢大声鸣叫,阴暗的树林里一片死寂。

  正是崔民干刚进平州时,对这里的初步印象。

  长孙延被这气氛感染,心中逐渐阴郁,在山间小道绕行了约半个时辰,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几个人影。

  他们是附近的农民,趁劳作的空隙,主动替赤巾军修葺毁损的道路。

  靠近时,长孙延特意瞥了一眼。

  他们几乎全是老年人,在一片白发苍苍的脑袋中,长孙延好不容易找到一头黑发。

  这位仅有的年轻人只有一条胳膊,头上的红头巾像火焰一样鲜艳。

  年轻人听见马蹄声,警惕地打量了一番来者,确认是自己人后,兴奋地向他们挥舞仅有的手臂。

  年轻人都上战场了啊……长孙延心中暗叹,在马上向残疾的战士拱手。

  行至半途,他又遇到了正从前线撤退下来的队伍。

  战士们斗志还很高昂,但疲惫是肉眼可见的。

  “是委员会的信使,让道!”

  指挥官一声令下,战士们迅速让开了道。

  “多谢。”长孙延在心里暗道一声,不敢放慢脚步,继续策马奔驰。

  路过这支队伍时,他发现,伤病员的比例比之前明显高了不少。

  一位昏迷不醒的战士嘴里,还咬着半截敌人的耳朵。

  前线比预想的更紧绷啊……长孙延不由得加快脚步。

  没过多久,他沿着小道攀上一座小山包,听见山脚下传来一片沉重的踏步声。

  长孙延下意识地向一旁的驰道望了一眼,顿时汗流浃背。

  是高句丽的大军。

  他们排成豆腐块一样的方阵,沿着驰道,向平州腹地挺进。

  在书上读到动辄几万大军,只是一个数字。

  但当亲眼看见一眼望不到头的军阵,这肃杀的氛围、排山倒海的压迫力,让长孙延一时忘记了呼吸。

  而这支庞大的军队,与长孙延之间,不过是相隔了几棵大树、一座低矮的小山包而已!

  “明哥一直所面对的……原来是这样困难的现状?他所斗争的,原来是这样可怕的敌人吗?!”

  这一路亲眼目睹以后,长孙延才恍然意识到,平州的实际局势,甚至比他们这些局中人所知的,还要严峻得多!

  他们被李明和赤巾军保护得太好了,竟有些被五里乡的平和所麻痹。

  捉襟见肘的资源、排山倒海的敌人,一直都是由李明默默承受着。

  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李明也默默地承担着,从不在众人面前表露出来。

  长孙延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

  “不能拖延,必须尽快!”

  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艰巨。

  必须尽快到长安,别让沟槽的朝廷特么的拖明哥后腿!

  …………

  二月的长安,陷入了沉闷的气氛之中。

首节 上一节 215/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