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52节

  “所有人都在喷我吗?”

  “那倒没有。”

  “哦,比我想像中好一点。”李明颇有自知之明地点评道。

  官僚系统有这么大反弹,李明丝毫不感到意外。

  帝皇无家事,皇帝陛下突然自说自话地给皇后添一个儿子,问过群臣没有?问过天下没有?

  当然,不合礼法只是表面理由。

  陛下同时加强李明和杨德妃,傻子都知道这其中的用意。

  一想到那个大闹宫廷、败坏斯文、滥杀地主的小家伙,居然有可能入主天下,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

  这个可能性本身,就让他们战栗不止。

  “马周辞任晋王府长史之职,赴齐州任职后,长孙无忌主动请任,辅佐晋王。”

  房玄龄看着李明,缓缓道:

  “陛下允了。”

  嘶~李明顿时感到头皮发麻。

  这是强行还原历史的节奏吗?

  再加个武则天,李治就能集齐神装召唤神龙了!

  “长孙公也是身段柔软啊,一见东宫漏水,便果断跳船。”

  侯君集毫不掩饰自己的讥讽之意。

  “唉……这也是没办法。不管怎么说,李治同样也是他的亲外甥。

  “怎么着也比我李明强。”

  房玄龄定定地看着他,眼神中有些责备:

  “殿下锋芒毕露,吓退了许多人,过早将他们推到晋王殿下那边了。

  “现在殿下是朝臣们争论的焦点,倒是掩盖了晋王殿下的动作,让他悄悄地拉拢培植势力。”

  “哦?雉奴哥还有这份心机?”李明有些惊讶。

  历史上的李治是个腹黑,这他知道。

  可现在的李治才十三岁,是不是有点早熟了……

  嗯,十三岁,在唐朝也不算太早熟,过两年已经能结婚生子,完成许多现代人三十三岁都完不成的伟业了。

  “定然是那李世绩在旁辅佐,为那小儿铺路。”侯君集毫不客气、又有些忌惮地说。

  李世绩能文能武,而且情商比侯君集高得多,从不居功自傲,因此仕途一路平坦。

  侯君集常与他自比,内心深处自叹不如,但又不愿意承认。

  “唉……表面是英国公辅佐,其实是陛下暗中助力。”

  房玄龄放下茶碗叹气道:

  “没有陛下首肯,晋王殿下岂能这样频繁走动?

  “事实上,虽然殿下在朝廷搞出了大动静,但实际得利最丰厚的,还属晋王殿下。”

  山鸡哥真贼啊,闷声发大财……李明直龇牙。

  说到底,李世民只是给了李明争一争的资格,又不是直接钦点他为下一任话事人。

  在将李明过继给长孙皇后以后,李世民便撤去了对李明的“新手保护”。

  朝臣们该弹劾弹劾,该站队站队,不干涉。

  而在陛下一通微操以后,现在宫中的格局已经十分明了了。

  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明,四人各显神通,同台竞技。

  “辽东那边如何?”李明问道。

  他在朝中的实力最弱,辽东是他的最大底气。

  朝中和辽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首都边疆两开花,这样才称得上健全。

  根据李明的要求,长孙延每天制作工作简报,向长安汇报。

  若有要事,先行处理后,再由辽东节度使亲自定夺。

  提前让李明体验到了君主离线制。

  而且因为现在是非战时,所以无法动用飞驿驰道。

  单趟信件需要十五天才能送到长安,回信又得十五天。

  侯君集道:

  “截至十五天前,那边一切如常。

  “宿麦丰收,营州的田地全部分配,两地的荒地也在开垦中,截至今日合计开垦荒田十万余亩。

  “经济与发展委员会下新设的各大商社,以及民间的商人,也都进入高句丽经营了。

  “还有,经陛下特许,与内地各州县的煤铁贸易也已经开展起来了。

  “邻近州县近期似乎格外缺煤铁,生意兴隆。”

  “缺煤铁?”李明有些吃惊。

  邻**州的州县,不就是燕山和太行山一线吗?

  那地方缺煤缺铁?搞笑呢?

  “不是还在往西北大漠运送铁矿吗?怎么还会缺呢?”

  李明多问了一嘴。

  侯君集很干脆地摇头:

  “不知道。需要去函问问吗?”

  李明想了一想,摆手道:

  “算了吧,专门去信也太远了,有什么事的时候再一并问吧。”

  反正辽东就是沿着既定方针,继续种田、继续和平演变北方邻国,积攒物质力量,时刻备战。

  嗯,尽管李世民给了他另一条“和平夺权”的道路。

  但李明并没有懈怠基本盘的开发,更没有放松警惕放下枪杆子的想法。

  枪杆在手中,万事好成功。

  几人的重心又回到了朝堂上。

  李明问:

  “这几日的朝会上,有人从头至尾没有反对过我吗?”

  “有的。”侯君集掏出小本本。

  观察朝廷百官对李明“高升一步”的反应,这事是李明特别关照过的。

  有拉拢的价值,可以作为潜在盟友。

  “并不多,大理寺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崔仁师等舌战群儒,这倒是意料之中。

  “不过也有一些人始终没有表态。嗯,其中职位最高的杨师道。”

  “杨师道是?”

  “中书令。”

  “哦~?”

  李明有些惊讶。

  中书省是发布政令的最高机关,其长官中书令,在行政编制上是首席宰相。

  虽然实际上不如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秦王府老将那么受器重,但地位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你们和老杨很熟吗?”李明问。

  言外之意是,杨师道为什么会偏向我这边?

  宁这甩手掌柜是除了种田啥都不知道啊……房玄龄与侯君集互视一眼,道:

  “杨令公出身弘农杨氏,是观德王杨雄之子。”

  “so?”李明挑了挑眉。

  朝廷里都是门阀士族官n代,有个弘农杨氏有什么稀奇?

  侯君集的呼吸陡然粗重,瓮声道:

  “殿下的生母也出自弘农杨氏观王房,是杨雄的侄孙女。

  “所以杨师道是令母的堂叔,是殿下您的叔公。”

  “哦?!”

  搞了半天,原来我是弘农杨氏的亲戚?!

  一开始还以为是隋炀帝那一脉的亲戚呢。

  切。

  这时,房府的门童来报:

  “相公,杨令公来访。”

  说曹操曹操到。

  “请。”

  不一会,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文官趋步入内。

  看见李明和侯君集也在,不由得一惊。

首节 上一节 252/3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