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54节

  “河南道的齐州就不错。”李明几乎脱口而出。

  李世民疑惑地摸着胡须:

  “为什么?”

  “因为那地方离关中不远不近,可以代表全国平均的吏治水平。而且那里的宿麦差不多成熟了,很快就能看见效果。”

  李明说着,最后补充一句:

  “况且那地方紧挨运河,漕运方便,离魏州都督府也近。万一出了什么事,起码饿不死人,出了乱子也容易被压下去。”

  李世民嘴角抽搐。

  已经预定税制改革失败了是吧……

  …………

  在朝廷正在酝酿“一年二征”的两税法改革时,北方的冬小麦收割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当朝廷的两税法“试点”诏令到达齐州时,齐州的冬小麦大丰收,粮食正在装袋入库。

  可以说,刚好卡在天时上。

  第一天,无事发生。

  第二天,无事发生。

  第三天,齐州来的邸报慢了一些。

  数日后……

  “齐州民变。”

  朝会上,李世民面无表情。

  群臣一片哗然。

  齐州不是粮食丰收吗,怎么突然就民变了?

  “暴民痛殴收税的胥吏和乡正里正,捣毁官仓,焚烧胥吏在城中的住所。

  “而齐王李祐,无动于衷,继续游猎。”

  李世民毫无波澜,当众念读着齐州刺史的汇报,连气都不带歇一口,便有条不紊地发布善后政令:

  “法不责众,对暴民以安抚为主。全面叫停两税法,开仓赈民。魏州都督府调兵五百,维持当地秩序。

  “韦挺。”

  韦挺还在云游物外,觉得此事与他无关,冷不丁被陛下cue到,慌忙起立:

  “陛下?”

  “你亲赴齐州,调查官员胥吏敲诈勒索、巧立名目、盘剥百姓的行为,严加惩罚。”

  暴民暴动和官吏有啥关系韦挺心里虽然嘀咕,但不敢怠慢,立答:

  “遵旨。”

  殿中群臣议论纷纷。

  陛下的此等反应,让群臣感到很反常。

  民变之事可大可小,可陛下这也太淡然了吧。

  而且处理得也太迅速了。

  好像早就预料到齐州会生变似的。

  可明明齐州刚经历了大丰收,关中雍州造反,齐州也不至于反啊!

  陛下到底是陛下,简直未卜先知。

  而群臣之中,就属马周最为疑惑。

  发生民变,安抚也罢、弹压也罢,这是衙役和军队的事。

  和税制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叫停他的两税法?

  “马周。”

  李世民又点了他的名。

  正心里嘀咕的马周虎躯一震,立即起立:

  “臣在。”

  “你去齐州。”

  “是。”

  “去下面的县,当个县令。好好在基层历练历练。”

  马周:???

  看着稀里糊涂被贬的牛马马周,大臣们的眼神都带着毫不掩饰的怜悯。

  唉……做完一系列安排,李世民不禁叹了口气。

  接着,嘴角勾起一个苦笑。

  “本想教训教训他,没想到反被他教训了……”

  他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坏消息是,李明全说对了。

  试点的齐州真的乱了。

  给基层额外增加的压力,果然会被基层找到空子,到头来反噬自身。

  底层的官吏真的是一个离又离不开、驾驭起来又非常困难、必须小心谨慎对待的群体。

  好消息是,李明全说对了。

  “这家伙,还真的行……

  “可以再进一步。”

第159章 我单挑长孙皇后?真的假的?

  “是么,马先生上奏父皇时,辽东节度使也在场么……”

  立政殿,李治的书房。

  马周垂头拱手,对晋王李治道:

  “正是,陛下将他留在身边,全程旁听。

  “此事意义非比寻常,因此臣特此知会殿下一声。

  “还有,臣不日便启程前往齐州章丘县履职,恐怕无法再教导殿下了。”

  马周除了在中书省的职位以外,还有一层身份:

  晋王府长史。

  相当于房玄龄在晋王府中的地位。

  这几个职位都是今年年初才升职的,才不到半年就被撸了。

  但出于责任心,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向这位小领导汇报一下,他在立政殿书房时所见到的不寻常的情况。

  李治:“……”

  他久久没有回答,双眼茫然失焦。

  过了半晌,才仿佛从一场梦中惊醒,嘴唇蠕动着喃喃道:

  “马先生此去齐州,路途遥远。治……实在不舍。”

  马周听得鼻子有些发酸。

  “只是,先生之所见,攸关禁中之秘,切忌外传为要。”

  李治仔细叮嘱道。

  他警告我,他心里有我……马周更加感动了,郑重再三地向李治行礼,才缓缓告退。

  目视着自己这位新长史离去的方向,李治依然久久没有动弹,心中五味杂陈。

  当皇帝接见大臣时,皇子全程陪同!

  这意味着什么,宫中之人懂的都懂。

  什么样的工作,是需要在陛下身边学习的?

  除了储君还能有谁!

  这事绝对不能外传。

  尤其不能让李治的两位亲皇兄知晓。

  否则……

  天知道李明会遭遇什么样的针对。

  但……

  不知为何,李治总觉得心口堵堵的。

  意难平。

  “难道是他?父皇选择的居然会是他?”

  自从辽东的真实战报传到长安以后,父皇的心境就好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宫里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和调整。

  调整主要集中在三位嫡子和一个李明身上。

  一方面疏离太子,另一方面,对其他三人投以了更多的青睐。

  李治敏锐地觉察出,父皇对于储君的选择,似乎有了些不一样的想法。

  但他不敢确定。

首节 上一节 254/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