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15节
李世民之前单知道老十四将辽东治理得不错。
但具体怎么做的,老实说,他并没有细究。
各个州县也都有年度考评甲上的地方官,为政措施大同小异。
无非是勤政负责,与民生息。
至于乡以下的治理,则主要“承包”给了耆老乡绅。
因此,基本经济运行数据,包括人口户籍变动、均田制的实际落实情况、商品流通交易、矿产实际开采量与交易量等等。
虽然有数据,但也就仅仅有个数据了。
及时性是不用想了。
地方官僚或许还能看看每月的原始月报,到了尚书省六部就只剩季度报表,上呈皇帝的就只有“经过调整”修饰的半年报和年报了。
也就是说,朝廷都是根据过时的情报在做决策的。
因为皇权不下县,所谓“封建中央集权”真正有多集权是很有水分的,到乡一级就基本散养了。
拿铜铁矿产举例,官方对民间是否私自开采矿产、是否违规将铁器销往草原等等,是不清不楚的,基本处于灰色地带。
但李明对辽东当地各行各业的统计数据,不但了如指掌,甚至还能精确到天!
先不说铜铁贸易,光统计出来的两州实际户籍数量,当时就让全朝廷吓了一跳。
而要支撑起这些数字,背后究竟是怎么样一套官僚体系啊……
“所以,你主要根据平州、营州的数字,倒推出全大唐缺铜缺铁?”
李世民即使收束思绪,提取出了李明所说的关键信息。
“是的。”李明确定地点头道:
“幽云一线本就是大唐的主要铁产地之一,那里缺矿,必定会蔓延全国。
“而这也被长安商人的供词所证实了。”
李世民的表情越来越严肃。
扬州是华东的漕运枢纽,商贸繁盛,又靠近另一个主要铁产区马鞍山。
如果那里也陷入了同样的境地……
那这场奇怪的铜铁短缺,来势将会极其凶猛啊……
前提是,如果李明说的都是真的话。
“有直接证据么?”李世民问出了关键问题。
兹事体大,而李明的判断依据都是间接证据,通过辽东自己的报告、以及商人的口述,侧面得出的。
作为决策依据,还不足够充分。
皇帝需要更直接、更可信的证据。
比如属地官员的直接奏报、民部的汇报,或者官营铁矿的报告。
李世民回忆起,房玄龄这段时间废寝忘食,也在查铜铁这件事。
如果真的查出了什么问题,一定会及时向他报告的。
没有报告,不就说明,连房玄龄也没查出问题么……
“你要的直接证据我没有。”
“毕竟我只能管到平州和营州两个下等州。
“大唐的其他州县没有尽好自己的本分,既不能管理好基层、又无法提供详实可信的数据,我也没有办法。”
没能把整个大唐一口鲸吞,真是我的错啊。
李世民嘴角一抽,道:
“如果矿产短缺属实,那确实是一个问题,但闹不大的,不至于你说的那样,什么大唐要完。
“只要粮食不出问题,掀不起什么风浪。”
说到头,老百姓日常用的金属制品并不多。
顶天就是一点农具和一口锅,也不是人手一个,而是几户人家拼着用。
就算几个月、一年不买铁,农民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至于铜器,更是应用寥寥。
普通百姓谁家用铜鼎祭祖啊?扎个草人得了。
所以,铜铁之物,百姓可以少买、晚买一点,或者索性不买了,又不会起什么乱子。
农民么,日子凑合着也是过,又不是过不下去。
“不,你知道这场短缺风波会导致什么吗?”
李明看着老封建的皇帝老爹,郑重无比地说道:
“钱荒。”
钱荒……李世民喃喃着这个久远的词汇。
钱荒,顾名思义,就是市场上的通货不够用了。
在兵荒马乱、又以贵金属为主要交易货币的古代,钱荒还是挺常见的。
但在唐朝开国、天下平定、高祖李渊发行开元通宝以后,钱荒就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货币都是以前年份就已经铸造完成了的,照样在流通。
“眼下短时间之内的铜不足,怎么会影响到过去发行的货币?”
李世民问道。
他觉得,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时间先后逻辑错误。
“因为人是活的。”
李明仔细解释道:
“如果铜铁短缺,那价格就会水涨船高,而用这些金属铸造的钱,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比如说,今天用三文钱可以买一斗米,等到明天只需两文钱。
“作为普通百姓,是会选择今天买,还是等明天?”
李世民不假思索道:
“明天。”
李明循循善诱道:
“那如果钱的价值一天天在升高,百姓是不是越来越不愿意花钱,到最后选择直接将钱币窖藏起来?”
李世民点点头:“这不难理解。”
“如果全社会都这么做。”李明继续说道:
“那市场上的钱币就会越少,价值越高,从而更没有人拿出钱币来交易。
“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还有人用钱币交易吗?”
李世民咽了口水:
“不会,会退化成以物易物……”
市场上通货不足,便是钱荒,现在有个专有名词叫“流动性枯竭”。
毫无疑问,这会沉重打击商业贸易,严重影响除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以外的全部经济形式,最终削弱国力。
由于金属货币便于窖藏的属性,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钱荒屡见不鲜。
但在和平的盛世时期,突然平地刮起一股钱荒,那就搞笑了。
若是在生产力更不发达的先秦时期,那倒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问题。
但在如今的唐朝贞观时期,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也已经日益发展起来了。
长安作为全球第一大都市,也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贸易中心。
而又因为近年的丰收,米粮布帛价格暴跌,作为铜钱的替代品已经力不从心了。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平白无故发生了钱荒,是真的会起乱子,会记入史书供后人嘲笑的!
没有考虑到人性的贪婪,会成倍地放大原本并不大的物资供应缺口,发生连锁反应,导致现状螺旋式地恶化下去。
研究耕、战,他在行。
研究人类的坏点子,还是李明在行啊……
“该如何应对。”
李世民不自觉地挺直了身板,认真地问。
就算他口头上再怎么强调以农为本、不可本末倒置。
但在客观上,唐朝的商业已经发展起来了,提供了海量的利润,并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城市劳动力。
这块利益给老李,那老李肯定要啊。
两文税金摆在面前,你告诉我哪一文是农税,哪一文是商税?
他不可能真的玩什么重农抑商政策,更不可能让商业活动倒退回先秦时代水平。
说起来,他灭高昌就是为了保证商路畅通,维护商业利益。
“办法自然是有的,但时间很紧迫。
“因为全国的铜铁产量也就百万斤左右,市场容量太小,行情波动会很剧烈,钱荒可能会来得很急促。
“河北与淮南的情况是个警钟,也许一夜之间,包括京畿在内的全国各大城市,都没有钱用了。”
李明渲染着紧张的氛围,并开始了吟唱:
“首先民部肯定要听我号令,其次全大唐十道的转运使也要听我调配。
“深化全国采矿冶炼、通商税收的体制改革,创建健全数据采集分析机制……”
李世民接过话头: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