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51节

  “你们怎么都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这时,侯君集风风火火地进来了,身后跟着一个抱着满满一纸袋馒头点心的小厮。

  “治国是一项体力活,殿下也别苦着脸了,来,吃一个吧。”老侯今天很大方地请客,一屁股坐在席位上,随口骂了一句:

  “那些商贩真是狗眼看人低,我出纸币他们不收,只能用铜钱买。

  “榆木脑袋!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转过弯来。”

  房玄龄劝道:

  “还得再等些时日,这才开始几天呢?

  “等到商人们都能够广泛地接受纸币支付以后,就说明钱荒已经缓解了。”

  李明看着这包纸包袋上的“奎味观”字样,眉头一挑:

  “奎味观是东市最高档的点心店,普通京官进去之前,都得掂量掂量的。”

  侯君集对李明殿下的惊讶感到很无厘头:

  “嘿嘿,殿下,我能是一般的京官吗?”

  开玩笑,这大唐都是老子……和其他人一起打下来的,吃几斤酥酪糕点怎么了?

  “纸币形式的薪俸还没有发放,现在官府投放的纸币仍以赈济为主。”

  李明抱着胳膊,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君集,你说你在奎味观想用纸币付,只是他们不收。你多出来的这些纸币是哪儿来的?”

  房玄龄的视线不动声色地瞄向了侯君集。

  大贪污犯侯君集倒也坦诚,直言不讳地说:

  “从李乾祐手里来的。”

  这答案……倒也不出乎意料就是了。

  “你们为什么这么看着我,这可不是我受贿啊。”侯君集为自己辩驳着:

  “这是李乾祐向我求一幅墨宝,给的润笔费,不是受贿!”

  是是是,这是公平交易,很合理……李明懒得吐槽。

  房玄龄的脸色立刻黯淡下来:

  “也就是说,李乾祐贪的这笔钱,已经用于打点各个京官了?”

  “按照他的习性,多半如此。”侯君集有些嘲讽地说:

  “说不定房府也收到了这笔他孝敬的纸币,只是房相食霞饮露,并不知情。”

  老侯属实有才无德,性格算不上好。

  这也是为什么他以门阀+功臣的双重身份,却还是把自己混成了陛下的孤臣,直到被李明发掘出来。

  “这就麻烦了,赃款多半是收不回了。”

  房玄龄没空和老侯打嘴仗,手指点着桌案。

  有些事不上秤没有四两,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这真要按照这笔纸币的流向,顺藤摸瓜一个个查起来,整个长安的官场恐怕都要天翻地覆了。

  可不能什么都详查啊,万一真查出来点什么呢。

  这不啻于和整个京城的官僚体系开战啊。

  偏偏现在,还正是要用到这帮京官的时候……

  “既然追不回赃款,我们何不让少府卿再多印一笔钱,把这亏空补上?”侯君集一拍脑袋。

  李明站了起来,踮起脚尖,拍了拍坐着的侯君集的脑袋瓜子:

  “这还没正式进入流通呢,你就想滥印钞票?等纸币跌得不值钱,谁还用这废纸代替铜钱?”

  虽然侯君集不一定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也就不再瞎出主意了。

  “那怎么办,李乾祐那人抓不住,难道他贪的赃款也追不回?”

  长孙延感到非常泄气。

  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如果发生在辽东,他早就开图了。

  可是在长安,他也只能盘着。

  房玄龄显然看得比他更远,古井无波的神情也泛起了一丝波澜:

  “不追回,有损威望;追回,既不可能,也树敌过多。

  “难办啊……”

  一方面,是储君候选人被一个县令打脸;另一方面,是与京城的整个官场开战。

  死局!

  呼……李明长出一口浊气,一扫颓丧的表情,挺轻松地笑笑:

  “难办,那就别办了。

  “人可以暂时不抓,但赃款,总不会让李乾祐贪得那么容易——”

  房玄龄微闭双眼,在脑子里过了一下。

  李明殿下的决策,大方向没有问题。

  既维护了威信,又给京城的百官卖了面子,还能节省目前最宝贵的行政资源。

  

  只是有一个小问题:

  如何让官员们,乖乖把得到的好处上交上来?

  “如果在我们辽东,一道政令就能让官吏乖乖退赃,否则纪律监察委员会就要请他们喝茶了。”

  长孙延现在是言必称辽东了。

  当然,他也只能过过嘴瘾。

  离开了辽东,大唐自有国情在此。

  李明的笑容逐渐深刻:

  “官员不可能退赃,但我可以让他们手里的纸币变成废纸。”

  房玄龄、侯君集和长孙延,屋子里三人的脸上浮起一层迷茫,短暂地互视一眼。

  老房脸上挂起了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这确实是一个好思路,但该如何做到呢?”

  钱币可不会像人一样听话。

  让纸币自动失效,这可远远比查清京城每一个受贿的官员更难。

  后者只是个官场故事,而前者则可以纳入玄幻的范畴了。

  “难道……在印制纸币时,加入了符咒诅咒?”

  侯君集耸然一惊,莫名觉得自己浑身有虱子在爬。

  唐朝人还是很迷信的,能相信冒领李明施粥的人会穿肠烂肚、李明救活李世民靠的是孝感动天。

  而钱在古代又被认为是有灵性的东西,比如五铢钱拼成一把剑,就能兼职驱邪。

  所以在钱币上下咒,并不是不可能。

  “都不是,只是一个小技巧而已。”

  李明从怀里取出一张纸币,指着右下角:

  “我早料到在钞票发行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幺蛾子,所以在一开始就做好了准备。”

  三人顺着李明的手指看去。

  那里印着一行小小的数字。

  这是铸币局老师傅们刻的防伪微雕,非常的小,几乎会被人忽略。

  房玄龄眉头微微抖动,显然他非常惊讶:

  “难道说……”

  “就是这个难道说。”李明肯定地点头:

  “每一张纸币,都对应一个唯一的数字。

  “长安县是发放纸币的第一个县,对应的数字段是零一到一百万。”

  房玄龄恍然大悟,嘴唇翕动:

  “只需将这一数字段之内的纸币全部作废,就能起到追回赃款的作用了——

  “毕竟这只是纸,不是贵金属。没有了朝廷‘信用’的背书,就毫无价值……”

  纸币这东西,真是有趣!

  利用其本身“毫无价值”的特性,衙门反而能自由地实现发行和收回!

  放在过去,以铜铁金银为主的金属货币一经铸造发行,朝廷就等于失去了这笔钱币的掌控权。

  就像现在这次钱荒。

  民间一看铜价上涨,就把铜钱全部窖藏谋利,个人的牟利行为造成了群体的无利可图,硬生生搞出了这次百业萧条的所谓“经济危机”!

  而只要有了朝廷能裁量控制的“纸币”这项工具。

  再来做统制调控,就便利得多了!

  钱币不够,纸张比铜铁便宜多了,印便是!

  钱币投放太多,收回销毁便是!

  甚至还可以利用每张钱币独一无二的特性,更便利地破获抢劫盗窃案件!

  是怎样的脑洞……不,天才,才能想到“以纸代钱”这一想法啊!

首节 上一节 351/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