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64节

  如果铁器成品流入草原,流入薛延陀,被当地的“兽人科技”加工成盔甲。

  尽管远不如唐甲的轻便结实,但和肉身硬抗箭头相比,也足够给唐军造成麻烦了。

  这也是有大臣举报李道宗、契苾何力叛变的理由之一。

  他们担心大唐国内有人里应外合,向草原输出铁器。

  “我主政的第一时间,就命令各州府和各官营矿场,严查铜铁出境。”李明回答道。

  李世民回忆了一下,在当时长长的任务列表中,确实有这一项。

  “结果如何?查出来什么了么?”李世民追问。

  “嗯……一言难尽。”李明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李世民眉头一皱:

  “查出来就查出来,没查出就没查出,怎么叫一言难尽了?”

  “怎么说呢……”李明挠着脑袋:

  “查出来了,但好像又没有完全查出来。”

  他便将这几个月的调查结果和发现一一道来。

  各州县卡是设了,也确实抓住了不少向城外或者矿外运输铜铁的……嗯,搬运工。

  是的,只抓住了搬运工。

  那些人的职责,就是把金属矿从南方的甲州,运到北方的乙州。

  然后由另一伙搬运工,再将这批货运到更北的丙州。

  就这样一路向北~一直运到云州、朔州、夏州、灵州等毗邻沙漠的帝国北疆。

  “然后呢?”李世民追问。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查不到了。”李明叹气。

  李世民切了一声:

  “无能。”

  李明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无什么能!……边疆的州县,我管得过来嘛!”

  虽然大唐是有出口管制的,严禁铁器出国。

  但在边疆地区,有的是国际贸易免税专员。

  他们替哈耶克扮演了无形大手的角色,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说人话就是,走私。

  而大唐说实话也不太管得住。

  别说大唐。

  就算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阿公有了竹蜻蜓,也很难拦住大飞的走私猪脚啊。

  “你就嘴硬吧。”李世民嘴上臭他,心里却还是佩服李明的办案能力的。

  别看李明的寥寥几句。

  能在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传一封信得十天半个月的农业社会。

  要弄清楚跨州县、跨南北的走私链路。

  这本身就是一件极耗时耗力、又极需要央地协调的苦差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走私的发起人也是狡猾得很。

  从全国各地,蚂蚁搬家似的向北方运送货物,提高了作案的隐蔽性。

  同时,又人为增加中间环节,不让同一伙人一竿子插到底,从源头运到目的地。

  

  这更是大大增加了查办的难度和耗时。

  “那些脚夫审出了些什么吗?”李世民追问。

  李明摇头:

  “他们什么也不知道,都是第一次受雇干这事儿的。”

  李世民一惊:

  “所有脚夫,全部都是?”

  “全部都是。”李明点头。

  嘶……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觉得此事并不简单。

  首先排除幕后黑手第一次开张就被朝廷截获。

  因为铜铁已经事实上形成紧缺了。

  也就是说,幕后黑手干这走私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回想起来,半年前李明从辽东回长安、途径幽州时,看见的那些向北运输铁矿的驴车队伍,大概率就是走私案的一个环节。

  然而这次截获的脚夫,无一例外,全是头一回接这单生意。

  这些脚夫遍布全国,基本可以排除串供的可能性。

  这说明什么?

  说明幕后黑手从不重复雇佣同一个脚夫,以防走漏风声。

  对方非常谨慎,不是一般货色啊……

  “这么多铁器,就这么消失在漠南了?”李世民神色凝重。

  考虑到最糟糕的情况,如果这些铁器被打造成初级铠甲,并落入薛延陀手里。

  那他必须要对自己的北伐战略做大调整了。

  “这就是其中一个疑点。”李明说道:

  “这次截获的走私物品,没有一件成品铁器、或刀剑甲片,而全部都是铁矿石。

  “顶多是经过初步研磨的矿石,并没有经过冶炼提取。”

  “真的?!”李世民有惊无险地松了口气。

  草原部落并没有金属冶炼的能力。

  就算点亮了这个科技,在草原大漠也找不到木炭燃料,将矿石加热到熔点。

  所以,这些矿石就算真的落入游牧民族手中,也和普通石头没什么区别。

  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那是谁在走私这批矿石?走私的目的是什么?”李世民有些纳闷。

  如果说,这些原矿被运到扬州、泉州这种海运大港。

  通过海路走私至波斯、大食、倭或新罗百济这些有铁矿冶炼能力的国家。

  还则罢了。

  可你走陆路,一路搬运到大漠草原……

  图什么呢?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还有一个疑点呢?”李世民听出了李明话里有话。

  “第二个最大的疑点就是,如我刚才所说。”

  一回想起这诡异的情况,连李明也忍不住皱起了眉毛:

  “截获的走私物品全是铁矿石,没有铜。”

  李世民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什么铜都没有,不论是铜矿石、铜器,还是铜钱。”李明一字一句地说道。

  李世民几乎立刻追问:

  “那这次的铜短缺是怎么回事?铜去哪儿了?!”

  铜产量和用量都没有出现什么波动,而市场上却出现了铜短缺。

  甚至都直接把以铜钱为法定货币的大唐给干到通货紧缩了。

  可走私的只有铁,并没有发现铜的去向。

  朕的铜呢?那么大一批炼好的铜呢?

  总不会凭空消失吧?

  “两种可能。”李明一一道来:

  “一种可能是,走私的确实只有铁,铜被奸商恶意囤积窖藏起来了,两件事是独立的,只是恰好同时发生。”

  李世民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哪有这么多巧合?”

  “我也这么觉得,所以还有一种可能。”

  李明说道:

  “那就是,此次走私案的主谋及时收手,不再走私铜了,所以没被发现;或者说,走私铜的路线更隐蔽,截至目前都还没有被暴露。”

  李世民品味了一番,道:

  “我觉得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

  “主谋如此狡猾,很有可能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手段。”

  狡猾……

  这谨慎而又狡猾的作案手法,莫名让李明想起了一位熟悉的陌生人——

  九成宫事件的幕后黑手、同时也是其他各起迷案的疑似主谋。

首节 上一节 364/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