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385节

  张亮这才简短地说道:

  “是魏王。”

  “什么?!”

  李治几乎从坐席上跳了起来。

  魏王李泰,与父皇的密探头领暗中勾结、造谣污蔑李明、以至于辽东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

  居然是四哥,李泰?!

  这份震撼,甚至比“罪魁祸首是李佑”带给他的更大。

  “是魏王挑唆了齐王与李明的关系,并指示我主动向齐王靠拢。”

  张亮进一步解释道:

  “因为过继一事,齐王本就对李明嫉恨入骨。

  “加上齐王头脑简单,很容易就被诱导,向我下达了传播假消息、抹黑李明的指令。

  “这其实是魏王借齐王之口,向我下达的命令。”

  李治觉得脑子一团乱麻:

  “可……这是为什么?”

  “为了给自己增加一层保护,同时把嫌疑往太子身上引。”

  张亮讲解道:

  “现在想来,我造谣李明一事,不论最终导致辽东的结局如何,迟早会被拆穿的。陛下一定会下令彻查幕后黑手。

  “而魏王,早就料到了这一层。”

  张亮语气干涩,充满了兔死狗烹的愤懑和无奈。

  “所以,他特意转了齐王这一手,利用齐王的嘴,来下达‘造谣’的这个指令。

  “齐王与太子殿下交好,调查人员一旦查到齐王,自然会把这件案子与太子联系起来。”

  李治恍然大悟:

  “难怪!辽东事件之后,父皇与太子的关系急转直下,以至于几个月不说话……

  “原来太子被父皇误以为污蔑李明、为祸辽东,而实际上是魏王李泰所为?!”

  张亮重重地点头:

  “正是,太子殿下无端遭受怀疑,百口莫辩。

  “据臣所知,陛下在查到太子这一层后,便没有继续查下去。

  

  “但似乎也没有和太子当面质问。”

  因为父皇害怕和太子当面撕破脸,导致没有当面澄清,就这样成为心结,一直堵在父皇的心中……李治心中无限感慨。

  这样一来,父皇今年的骚操作才算说得通。

  李明从辽东回来以后,好像突然之间,父皇彻底失去了对太子的信心,让几个儿子公开争储。

  原来此事的直接导火索,是一场栽赃导致的误会,误会导致的心结,心结导致的父皇对太子的彻底失望……

  李明能超过他们三个嫡子,一举夺魁,根源居然在这里!

  在于李泰对他和太子抹黑的阴谋之中!

  “李泰为什么要帮李明?”李治脑子发热地问。

  张亮古怪地看着他:

  “怎么会是帮呢?

  “如果李明殿下没有绝处逢生,竟以平州一州之力硬抗整个高句丽,并派遣可信的使者前来长安说明情况。

  “最后的结果会如何?

  “辽东在被高句丽入侵的关键时刻,失去朝廷的支持,辽东彻底沦陷,李明或身殒、或身陷囹圄,太子因涉嫌害死弟弟而失去圣宠。

  “到最后,胜利者会是谁?”

  李治感到毛骨悚然:

  “同时除掉了太子和李明,那么能继承父皇大业的,就只剩下李泰了……”

  要不是李明强到犯规的能力。

  李泰差点就通过这个阴谋,把皇位拿到手了!

  “他居然有如此心机,如此……心狠手辣。”李治喃喃。

  他今天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四哥。

  他本以为,李泰只是一个附庸风雅的伪君子,喜好空谈的清流。

  在四子争储中,最早被淘汰的那个路人——

  因为在四子争储之前,给太子加压力的那个工具人,就是李泰。

  如果李泰表现出了足够的治国之才,父皇根本用不着摆出这个擂台,把李治和李明都拉进来。

  直接用备胎替换李承乾即可。

  因此可以说,“摆出擂台”本身,就意味着父皇对李泰的否定。

  只是,这样一个早早被淘汰、看似只会说些空话大话的无能皇兄。

  居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暗地里搞出了这样的大事!

  和密探头子勾连,设计了精妙的陷阱,一环扣一环。

  几乎将他送上了皇位!

  他的无能、他的附庸风雅,原来都是装的吗?!

  “我……容我再想想……”

  李治擦了擦汗。

  李泰老哥的治国能力暂且不谈。

  但玩弄阴谋的能力真是让他叹为观止。

  这就是真正的夺嫡么……

  要夺嫡,就是要这般铁石心肠、不择手段么……

  李治深深吸了一口气,发散的目光重新收束。

  这才发现,张亮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李治立刻振作起来,说道:

  “也就是说,不论李泰哥哥的阴谋是成功还是不成,张使君都是被牺牲的棋子咯?

  “只要父皇发现辽东的情报是假,张使君必定是第一责任人。”

  张亮的表情出现了微不可查的波澜:

  “确实如此,幸得陛下宽宏怀柔。

  “不但赦免臣死罪,还让臣继续担任官职,皇恩浩荡,无以为报。”

  那也是因为李明没死、辽东没丢,万一真因为你而导致了后果,你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李治在心里嘀咕,继续挑拨道:

  “李泰将使君视为用过即弃的工具,而使君还对李泰忠心耿耿,不在陛下面前出卖他,真是义薄云天啊。”

  张亮的胸脯剧烈地起伏了几次,又重归于平静。

  “但我不会,有义贞公见证,治必以国士之礼待使君。”

  李治起身,规规矩矩地向张亮长揖。

  张亮有些手忙脚乱地起身:

  “殿下,殿下何至于此!快快请起,折煞我也!”

  十来岁的贵公子,天生就带有一股青春的冲劲,让旁人感觉到赤忱。

  如此以礼相待,即使老江湖如张亮,也不会无动于衷。

  “不起,除非使君教我。”李治还是长揖不起。

  “殿下请问,臣定知无不言。”

  “李泰现在的阴谋是什么,你能知道吗?”

  李治下意识觉得,李泰还在阴谋搞个大的。

  因为他在东京洛阳已经待了好几个月了。

  除了几封不痛不痒的信件,没有传出一点动静。

  难道他就此认命,接受李明胜出的事实,安心当个闲散王爷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一个心机深沉至此、不择手段至此、坑害李明和国家至此的皇子。

  不可能就此束手就擒。

  他一定暗中另有图谋。

  李泰抛弃了张亮,是因为张亮没有用了,对他下一步的计划没有助益了。

  问题来了,他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辽东事件之后,臣的耳目喉舌被移交给了李君羡,而从此之后,魏王对臣这个瘟神避之不及。”

  张亮有些自嘲,又有些苦涩。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

  “但是,李君羡只接管了一部分密探。

  “还有几位我真正的义子,仍然听命与我。

首节 上一节 385/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