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08节
等皇帝陛下回来,还会让你这比小猫咪还容易应激的小孩继承帝位吗?
不可能的。
以储君之位、以全天下为代价,来对冲“李泰”这个还看不出什么苗头的风险,未免有些神经质。
警惕风险是有益的,但不能过犹不及。
一旦过于敏感,就显得十分可笑、可惜、可悲了。
李明抿了抿嘴唇,反问:
“如果我关于李泰和李治的推测都是正确的,那除了逃到辽东,房相父还有什么代价更好的解决之道吗?”
房玄龄坦率地摇摇头:
“恐怕没有。”
这问题,他也在脑内推演了好几个日夜了。
结论是,小李的眼光确实够长远,要不是在东北一隅建立了自己的地盘,还真就陷入必死之局了。
前提是,如果关于李泰的一切怀疑都成真的话。
“生命只有一次,我赌不起这个风险。
“历史充满了巧合,如果玄武门之变时,李元吉没有射偏,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李明坦诚地看着房玄龄的双眼。
“嗯,然后呢?”
房玄龄根本不吃这一套。
他知道,“怕死”并不是李明这么做的理由。
或者至少,不是全部理由。
他能明显感觉到,李明自己也在暗中往“逃往东北”这个方向使劲。
“真是逃不过房相的火眼金睛。”李明笑道:
“如果我说,我并不想监国,你信吗?”
若是以前,房玄龄会给这小子一记爆栗,让他别这么装逼,小心遭雷劈。
但是现在,老房意识到,这货是认真的。
“我其实也不想这么舍近求远,我也不想这么极端。”
李明缓缓说道:
“但是,监国的这段经历,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常识。”
房玄龄:“什么常识?”
李明:“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房玄龄眉头一皱。
他没有完全听懂,但隐约能猜出几分意思。
“危中有机,李泰的阴谋,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契机。
“一个让大唐权力格局彻底改变的契机。”
房玄龄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他忽然觉得,今天的李明殿下格外恐怖。
李明的嘴角勾勒出一个冰冷的弧度。
和他在立政殿里时一模一样。
“有些血不能不流,有些人不得不杀。
“有些仗,不得不打。”
第220章 糟了,李世民陛下丢了
唉……
房玄龄疲惫地坐车回府,到了家门口,无声地叹了口气。
“相公。”
老管家早在门口恭候老主人多时。
“收拾收拾,准备走吧。”房玄龄透过车窗,有气无力地吩咐。
“走?去哪?”
“去辽东。”
“啊?”
房玄龄撂下一头雾水的老管家,下了车,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了府中。
如今的相府,非常冷清。
家中的老三房遗则,正在辽东每天996,忙得不亦乐乎,连家书都来不及写几封。
老大房遗直和老二房遗爱,这对为了继承权而从小吵到大的活宝,则都在今年各自成了家,搬离了相府。
少了这对冤家,房玄龄一下子还真不习惯。
“辽东好哇……至少还能看望看望三郎。”
房玄龄安慰着自己,心怀惆怅地抚摸着家里的柱子,视线在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间流连忘返。
陛下说得对,人一旦上了年纪啊,就容易念旧。
“带上家人一起去辽东……么?不不,我老头一人过去足矣。”
房玄龄苦笑着自言自语道。
遭不住李明殿下的软磨硬泡,老房还是答应远赴东北“主持工作”了。
但只去他一个,房遗爱和房遗直不去。
这并不是因为辽东太偏,两个儿子割舍不下长安的灯红酒绿什么的。
而是因为,他俩的政治立场和老爹相左——
房遗直是晋王李治一党的,而房遗爱则站在魏王李泰这一边。
倒不是房玄龄也在学诸葛家族或者长孙家族,为了保存房家屹立不倒,而多头下注什么的。
老房对李明的忠臣还是很足的。
说来惭愧,这位为君主管理全天下的名臣,却管不好自己两个叛逆期的儿子。
房遗爱是因为老爹不肯把家族继承权给他,和老爹怄气,加入了敌对的李泰阵营。
而房遗直则本着“房遗爱做啥我反对啥”的原则,又被长孙无忌的甜言蜜语一通忽悠,加入了和两方都不靠的李治派系。
得亏两个儿子今年都搬走了,不然家里天天上演三国。
而这两个不肖子的政治立场,李明殿下自然是知情的。
只是当做不知道,从来不在老房面前提起。
一如在对待长孙延时,李明完全不在乎他的长孙家族背景一样。
既不对他区别对待,也不要求他探查自己阿翁的机密。
“不逼手下在忠诚和家人之间选边站……么?”
房玄龄喃喃道。
对于李明殿下的大度,他还是很感激的。
如果真让他在房遗直、房遗爱和李明之间二选一,那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
“罢,罢!儿孙自有儿孙福,那俩不肖子愿意一条路走到黑,就随他们去吧。”
房玄龄苦笑着摇头,似是要将多愁善感从脑子里甩出去。
“高句丽……
“没想到我在汉地勤勤恳恳一辈子,都一大把年纪了,晚年却要治理化外之地。
“那位殿下真是乱来啊……”
老房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望。
…………
北方的化外之地。
阴山。
这片山区海拔不高,但山峰、丘陵、盆地密布,地形十分复杂。
作为鬼方、匈奴、鲜卑、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的“刷怪笼”,这片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定襄城之北、阴山之南。
山顶上,大唐皇帝的营帐。
深秋时节,北风呼啸,冷得哈出的气仿佛都能结冰。
皇帝的贴身亲卫百骑,全身披甲,蓄势待发,冰凉的铁片上附着一层白霜。
“禀报陛下,薛延陀主力已到达阴山碛口。”侦察兵回报道。
李承乾坐在胡凳上,凝重的面色立刻松弛下来:
“父亲料事如神,铁勒人果然会走那个口子。”
“天冷了,阴山也就那么几个口子可以容大队人马通过。”
李世民在火盆旁搓着手。
侦查,是他打胜仗的诀窍。
在突厥盟友不靠谱的情况下,他硬是靠防守反击,摸出了敌方主力的大致范围,针对性地加强了阴山地区的侦查力度。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