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41节

  “不信谣不传谣,谁在乱传关于我死亡的谣言?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为老姐李令的婆家亲戚、被李世民用《氏族志》狠狠侮辱的河北第一大地头蛇。

  只忠于李明而不忠于李世民的崔民干,可以算是李明的大半个自家人了。

  崔民干抿了一口茶,按捺下自己激情澎湃的小心脏,缓缓道来:

  “摄政,是摄政发来的公函。

  “这不是谣言,而是官方背书的,谣言。”

  李明一愣:“摄政?”

  “就是晋王李治。”崔民干为刚通网的李明解释道:

  “晋王逼退了魏王,占据长安,把持了朝政

  “最近他刚布告天下,说什么魏王反乱、殿下您猝不及防为国捐躯云云。”

  “哦哦哦~”

  李明颇为玩味地扬起眉头,不动声色地和杨氏对视了一眼。

  “殿下,最近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李世……那个,皇帝陛下真的不见了?”

  崔民干忧心忡忡地问道。

  春江水暖鸭先知,当族胞兼中书侍郎崔仁师,率先跑路到平州、路过他的幽州府时。

  他就意识到,朝廷发生大事了。

  紧接着,便是各路谣言纷至沓来。

  什么魏王叛乱、晋王反正,什么皇帝失踪,什么监国身殒。

  一个比一个离谱。

  “因为这些奇怪的传言,幽州、乃至整个河北地区都开始不稳定了,人心浮动。”

  这才是崔民干真正忧心的地方。

  李世民管他是死是活,可是当地的统治秩序如果出现崩溃,那么对于博陵崔氏这个最大地头蛇,显然是更为不利的。

  再坏的秩序也好过没有秩序。

  “已经有一些豪族喊出改朝换代的口号了,这样的人还不少。

  “还有一些胆大妄为之徒,甚至妄图裂土分邦,自立为王。”

  相比之下,只反李世民而不反唐王朝的博陵崔氏,因为不够极端而显得格格不入。

  这让崔民干非常苦恼。

  因为政治站位中庸温和,导致崔家对本地的控制力、以及对其他世家的号召力,正在快速流失。

  “前几日,征讨薛延陀的唐军向幽州发函,请求后勤补给。

  “这本就是朝廷从各地征集来的粮草,只是暂存在幽州的前线仓库里。但是……”

  崔民干不禁揉了揉发疼的脑壳:

  “但是受其他豪族控制的官僚,竟百般拖延,不想发粮。

  “整整八万精兵,这后勤是能断的么!就不怕饿极的士兵调转枪头?

  “我排除万难,好说歹说,总算按额定量发了一半出去。就这,还引起了不少家族的巨大不满。

  “甚至有坊间传言,说崔家背叛了河北,要将我等尽行诛灭。”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连对当地的地头蛇都敢出重拳,这已经不是一般的暴民了。

  “河北,竟已糜烂至此?”

  连见多识广的李靖也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国之将乱,妖孽辈出啊。”

  李明对河北人民的激情感到震惊。

  真是人有多大胆,胆就有多大。

  关中集团一乱,这些燕赵地区的慷慨悲歌之士就开始蠢蠢欲动,想为后世的安禄山、史思明打个样了。

  “唉,这也是没办法。”崔民干唉声叹气:

  “最近不知怎么的,矿工、炉工和铁匠都突然失了生计,连带着坐拥矿山的豪门大族也手头拮据起来,大家心里都憋着火气。”

  咳咳咳!……向幽州输出过剩钢铁产能的某位辽东节度使疯狂咳嗽起来。

  幽州工人怎么会突然失业呢?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呢……

  “言归正传。一切乱象,皆源自长安那边的传闻。”老崔干咳一声:

  “所以,朝廷公文上所记载的,陛下失踪、魏王谋反一事,究竟是真是假?”

  崔民干急切地问。

  他再怎么看李世民不爽,但幽州如果乱起来,第一个遭殃的也是他。

  作为吃瓜吃到自己头上的躺枪群众,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此事的真实性。

  “李治放出来的传言大约都是真的。”李明点点头。

  崔民干肃然起敬:

  “包括您不幸牺牲这一条?”

  李明嘴角一抽,没好气地回怼:

  “没错!”

  崔民干大惊失色。

  …………

  当晚,李明一行被安置在崔宅休憩。

  从长安一路风霜雨雪,他们打算先在幽州休整一段时间,再启程开往东北。

  “陋室破败,委屈两位殿下了。”

  崔民干很不好意思地说道。

  “哪里哪里。”李明母子连连道谢。

  这真不是客气,地头蛇的豪宅可比立德殿那屁大点地方舒适多了。

  太极宫虽然大气,但是并不属于他们,尤其不属于杨氏。

  吃完晚饭,母子二人回了卧房,便有客人来访。

  “母亲!明儿!”

  

  李令激动地扑了上来,紧紧抱住二人不撒手。

  小婿崔挹也是感慨万千,说话都结结巴巴:

  “听传言,我们以为……你们都……”

  “没事没事,一切都只是山鸡哥的恶趣味而已。”李明宽慰地拍拍她的背。

  “山鸡哥?”

  “咳咳,没事……”

  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关起门来,也就不说两家话了。

  杨氏沉静地问:

  “李明,接下去,该怎么办?”

  润到辽东是既定方略,她的意思是,润到辽东“以后”,该作何打算。

  李令面有忧色:

  “真的要打全面内战了吗?”

  “噗……”正在角落里乖乖煮茶的小婿崔挹差点喷出一口茶。

  “晋王占据西京,魏王则在东京。

  “两人纠集的各路反王虽是乌合之众,但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主力抽空的大唐内部,每个藩王各自手下的军队都不容小觑。”

  幽州媳妇李令,现在说起话来那叫一个地道:

  “群龙无首,若要席卷六合扫清八荒,就非得把这些势力全部打服不可。”

  她的分析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杨氏接过话茬:

  “李泰和李治虽然会使些手段,但他俩都太年轻了,缺乏政治历练。

  “未必有能力压服蠢蠢欲动的各方,统合诸王。”

  杨氏看着儿子的双眼:

  “你也要加入这场纷争吗?”

  若是放在之前,杨氏和李令根本不会产生这样的彷徨。

  皇子竞争上岗,不是后宫嫩模就是下海喂鱼。

  上了这条一本道,就不用动脑筋了,干就完了奥利给。

  但是,李治故意传播李明的死讯,却给他提供了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那就是顺势假死脱身。

  反正燕山之北的广大东北地区,都是他的地盘。

  李明一家平安喜乐地度过一辈子,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有人、有钱、有地盘,只要他想,在关外山寨一个小朝廷、关起门来当土皇帝也不是问题。

首节 上一节 441/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