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5节

  还是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吧。

  李明越来越觉得这种民科土办法不靠谱。

  但吐槽归吐槽,当民科大佬狄仁杰操作时,李明还是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毕竟狄仁杰不是宋慈,俩小孩也不可能真的在郡王府里,把郡王的尸体剖了。

  银针验毒是唯一有可行性的方案。

  细细的银针缓缓没入李孝恭肥厚的咽喉,又慢慢抽出。

  李明全神贯注地看着,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根不靠谱的玩意儿所维系的,可是他的命运。

  银针一寸一寸地抽出食管,离开粗厚的下颚皮肤,在摇曳的火光下,反射着妖冶的光泽。

  两位孩子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靠近针的末端,反射的光泽越来越微弱,似乎被什么东西蒙上了一层薄纱。

  “果然!”狄仁杰兴奋得脱口而出。

  唉你怎么突然降智了……李明根本来不及阻止,门外立刻传来警惕的呼喝:

  “什么人!”

  一片凌乱的脚步声,长子李崇义手持火把,领着若干家丁,慌忙向灵堂冲过来。

  “快跑吧明哥!”狄仁杰吓傻了。

  “不!”李明灵机一动,抓住狄仁杰的衣摆,奶声奶气地大喊:

  “有贼人!有贼人!”

  狄仁杰:???

  “孩子?”

  李崇义吃了一惊,认出了两个小贼。

  “皇子殿下?大半夜的您怎么在这儿?”

  保护好证据……李明用口型无声地交待呆若木鸡的狄仁杰,便往地上一躺,打滚撒泼起来:

  “你们这群贼人!寡人来吊唁你阿爷,却被你绑架!难道想造反吗?寡人要报官!报官!”

  你特么大闹我父亲灵堂还倒打一耙……李崇义气得牙痒痒,拼命忍住对皇子出重拳的冲动,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好,好!我这就报官!还有,您的那位跟班我也一起叫来,我们当面对质,不用谢!”

  李明在灵堂箕踞而坐,极为失礼。

  狄仁杰别扭地跪在他旁边,紧紧揣着怀里的银针。

  李崇义冷静了些,好言相劝:

  “殿下,您在灵堂坐着也不是事,要不您先起来喝口茶……”

  李明撒泼打滚,根本不像演的:

  “你是想借机把我绑去突厥是不是?我早看透你的伎俩了,不准靠近我方圆两丈,否则就是造反!”

  李崇义额头青筋直跳。

  李明继续提出无理要求:

  “我要我的亲信韦待价将军、维持京中秩序的左右武侯卫、以及负责东城治安的万年县县尉,一起来保护我!”

  他的目标就是搞事,事情自然是越大越好,参与的势力越杂越好。

  

  这样能有效防止幕后黑手把事情压下去。

  狄仁杰的一嗓子,倒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好……好!”

  李崇义也赌上一口气了。

  “就依殿下,我把他们全叫来!”

  万年县与长安县一样,都是京兆长安的附郭县。万年县管辖长安城东,包括郡王府所在的隆庆坊。

  不一会,韦待价亲领韦府家丁、左右武侯卫大将军亲率京中府军、万年县尉率领皂役捕快,不同系统、互不所属的一大帮人,呼啦啦涌进了河间郡王府。

  府上闹得鸡飞狗跳,大姨娘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哭得差点背过气去:

  “正午主人刚丧,子时你们就来抄家,你们是真不给我们留活路啊!”

  其他姨娘一边哭,一边安慰大姐。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韦待价是被老爹韦挺从床上拖下来的,满腔起床气无处发泄,强迫自己化身无情的走路机器,直奔郡王府正堂。

  灵堂门前,李孝恭的二儿子李晦和三儿子李崇真含泪跪在那里,悲愤地高声喝道:

  “家父刚逝,还没有入殓,诸君就这么迫不及待地要斩草除根了吗?!”

  韦待价不敢正眼看他们,小声嘟哝:

  “误会,都是误会,只是听说皇子有难……”

  他喝止兵士,自己脸色铁青地走进灵堂。

  那小子最好有事。

  同样脸色铁青的李孝恭长子李崇义,面无表情地说明了经过:

  “李明殿下大闹灵堂,说我们绑架他,要告我们谋反。”

  韦待价强迫自己看着对方的双眼:

  “也许只是误会。您知道的,这个年纪的孩子,比较敏感……”

  “看门的,你可算来了。”李明坐在地上,没大没小地呼喝着。

  作为被解了职的右监门卫将军,这绰号对韦待价造成了双重暴击,靠极高的职业素养才忍住没有重拳出击。

  “殿下……”他气得声音都在发抖:

  “能解释下怎么回事吗?”

  李明嘴角勾勒,满脸邪恶的坏笑:

  “人死吃席,天经地义。他们不请我吃席,我就闹他一闹咯。”

  气血瞬间上涌,韦待价感到一阵晕眩。

  这熊孩子还在继续输出:

  “怎么,你不服?老实告诉你,全天下除了我阿爷,谁都治不了我!

  “可你敢告诉他吗?

  “李孝恭死了,我阿爷非常悲伤,现在这时候一定还没睡。

  “你不是最会打小报告吗?连门都看不好的胆小鬼,被革了职的监门卫,敢在大晚上打扰我阿爷吗?”

  韦待价出离愤怒了。

  “你以为我不敢?!”

  …………

  立政殿。

  此寝殿位于永巷之南、甘露门外的内朝,不在后宫,以方便心腹大臣觐见。

  长孙皇后在此殿去世后,李世民晚上就一直睡在这里,亲自抚养年幼的李治和李明达。

  书房。

  李世民一身素袍,眼眶浮肿,显然是刚哭过。

  但此刻,他的眼球布满血丝,怒意盖过了悲哀。

  仿佛一头择人而噬的恶虎。

  李明被卫士“请”进了书房,跪在他面前。

  “你不是说你怕死么?”

  李世民的声音平静,就像海啸来临前的大洋。

  “可是依朕所见,你是一点也不怕呀。”

  李明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顽劣,面色庄重,右手在地上一拍。

  留下了一根银针。

  接着,他跪着退后一步,低头看着地板,朗声道:

  “河间郡王的例子在前,容不得我不怕。”

  大伴立刻取来银针,呈给李世民。

  针的末端,是黑的。

  李世民眼皮一跳。

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

  端午节第二天是大朝会的日子。

  当文武百官看见穿着素服、目光血红的李世民时,无不大吃一惊。

  在莫名其妙挨了一顿臭骂后,百官得知了一个更让他们惊讶无比的消息——

  昨天暴卒的李孝恭,是被鸩杀的!

  退朝后,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这个瓜分享出去,却没想到此案早已闹得满城风雨。

  原因是昨晚的节目效果太爆炸了。

  顽劣皇子大闹灵堂,没想到他摊牌了,他其实是名侦探,铁口直断勘破天机,郡王其实是被毒死了。

首节 上一节 45/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