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461节

  所以,到时候再取道回河北,也不怕当地人会造反了。

  “卿等以为如何?”

  他向众人征询着意见,态度出奇的和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除了山呼“天可汗英明”,这还能说什么?

  虽然听上去有些无情,有些冷眼观火。

  但却是能让这支队伍脱困的最现实的办法了。

  有了目标,这个临时部落便又有了主心骨。

  站岗放哨的,安置牛羊的,准备食物饮水的,各自忙活起来。

  李世民亲自帮着士兵搭建帐篷,搭完后便闷头钻了进去。

  李承乾觉得,父皇的行为有些古怪。

  “父亲?”

  他掀开厚实的兽皮毡子跟了进去。

  只看见李世民所在帐篷的一角,无精打采地傻坐着。

  全然没有了刚才的镇定自若,又回复到之前失魂落魄的状态中。

  即使听见李承乾的动静,李世民也懒得再做出威严的样子,仿佛风烛残年的老人。

  “父亲?”

  “承乾……”

  他干涸的嘴唇一上一下开合着:

  “吾觉得难受,吾觉得心里好难受……”

  李承乾感到一阵强烈的酸楚,眼神复杂地俯视着这个老头,这个让他不幸的源泉。

  …………

  “快跑!蛮族来了!”

  “救命!”

  “啊!我的房子,我的祖产!”

  幽云沿线,一片哀嚎。

  薛延陀的铁骑无情地踏过耕地,一路纵火劫掠。

  铁勒人虽然人多,但是势力弱小,原先是突厥人的仆从,视突厥如主人。

  强大的突厥被唐王朝轻易灭亡后,他们更是视唐朝如同神明。

  即使在最美妙的梦境里,也没有哪个铁勒人敢设想,自己的铁蹄居然能有朝一日越过长城,踏上唐王朝的核心领土!

  尽管这是趁对方内乱不止,钻了个空子。

  但你就说踏没踏上吧!

  虽然是第一次,但铁勒人很快就驾轻就熟地对本地百姓进行了不可持续的竭泽而渔。

  抢东西而已,这还用学?

  仿佛女神无力躺在地上任自己蹂躏,铁勒人心中的邪念喷薄而出,刮地皮刮得比他们的匈奴、突厥前辈还要狠。

  而河北腹地的诸位豪族,依旧内斗不止,并没有组织起来外御其侮。

  甚至还有一些士族试着与薛延陀勾连,当起了带路党。

  内忧外患之下,河北百姓大批逃亡。

  往往在兵燹烧到自己家以前,就整村、整乡地逃亡,十不存一。

  颇为黑色幽默的是,好在铁勒人在鸟不拉屎的漠北饿久了。

  相比有计划地大屠杀、以减弱汉地的战争潜力,他们显然对眼前的财富更感兴趣。

  只顾着抢劫,而没有怎么杀人。

  这就造成了大批大批的难民。

  逃吧,可是该往哪儿逃?

  大冬天的,难民们拖家带口、居无定所,随身携带着金银细软,简直就是移动的钱庄。

  当是时,河北山东大乱,西边是高耸的太行山,东边是大海。

  南边的中原更是正在进行大战,秩序混乱,山匪横行。

  哪里才是这些难民的容身之所?

  哪里才有足够的粮食能喂饱他们,有足够的生产力和行政力量为他们搭建临时庇护所,又有良好的社会治安,让他们放心不会被当成猪崽宰了?

  所有人的脚步,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同一个方向——

  辽东,东北!

第245章 没把皇后当深宫妇人,也没把她当人

  “阿爷阿娘,山的那边是什么?”

  “那边是啥都没有的辽……唉,只管跟着大家走便是。”

  幽州和平州交界的官道上,挤满了逃难的队伍。

  唐朝还保留有主户、客户之分,普通人轻易是不愿意离开土地逃难,当一个没有完整人权的“客户”的。

  也就是说,要么不跑路,一旦跑路就说明家乡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那就整村整乡的跑,大家一块当二等公民。

  而现如今,这场席卷河北山东各州的内忧外乱,便是让他们集体逃难的大事。

  客观地来说,薛延陀这回南下劫掠,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无组织无效率,现在还徘徊在幽云一线。

  然而叠加上当地土豪劣绅们不当人的举动,立刻触发了老百姓们在北朝时的远古记忆,毫不犹豫地就提桶跑路了。

  从云州到易州,从幽州到朔州,这场史无前例的逃难狂潮蔓延了整一片幽云地区。

  而各地的难民最后殊途同归,又都拥挤在同一条道路上——

  通往平州的道路。

  拖家带口的队伍越来越长,竟将官道堵得拥塞无比,难民们龟速地挪动着,绵延的燕山映入眼帘。

  山的那边,便是传说中的辽东地界了!

  “将随身细软收好,切记,出门在外人不漏财!”

  家主人小声地告诫内人和子女。

  在路边,随处可见难民将自己的衣服撕破,或用尘土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可怜模样。

  这是河北人进入辽东之前的必备工序了属于是,甚至也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大原因之一。

  因为李明治下的辽东,在河北民间的口碑有些……微妙。

  在他的舆论机器覆盖范围以外,各地民间舆论仍然遵从着封建社会的基本法则——道听途说。

  乡绅说什么,下面的百姓就信什么。

  而河北的乡绅也不是瞎子,隔壁平州、营州搞的那套“打倒土豪、土地归公”的政策实践,他们自然都看在眼里。

  这可不得了,这是刨了他们世族大家的根儿,比蛮族入侵可怕多了!

  因此,在他们持之以恒的抹黑之下,辽东在河北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就很难绷了——

  不得保有一点个人财产,被发现即行充公,人就地正法。

  相比之下,青面獠牙都显得拟人多了。

  因为本地乡绅系统性的污蔑,河北百姓反而成了灯下黑,对一山之隔的平州现状一无所知。

  相比之下,反而外地人能更客观一些。

  因此,对全国各地投奔辽东、路过他们地界的“仁人志士”,河北本地人的态度不外乎是:

  不理解但尊重。

  没办法,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广大农民来说,他们又不可能去刷新闻。

  就算刷了也看不懂,不认字儿啊。

  那自然是乡绅敢说,他们敢信。

  这次要不是被内忧外患逼得无处可去,往长安润的成熟路径又被八位王爷给联手封锁了,他们是绝对不想往辽东跑的。

  一行人心中惴惴不安,纠结无比地向东北方向挪动着。

  既怕被铁勒人吃干抹净,又怕被辽东人吃干抹净,实在难受极了。

  但丑媳妇终究是要见公婆的,河北的难民还是扭扭捏捏地跨过了幽、平两州的地界——

  更确切地说,不是他们主动跨过去的。

  而是被那边拽过去的。

  原本幽州和平州的边界是一片荒原,李明几个月前打这条路过的时候,除了杂草还什么都没有。

  但是为了接下这波“人口红利”,李明专门下达指示,让人将这块地界修缮一新,剪除杂草、铺平道路,还沿途搭满了施粥铺、茶水铺、包子铺……

  整得和大学社团迎新似的。

  边界线上还拉起了横幅,硕大的几个字写着:

  来了就是辽东人。

  主打一个宾至如归的体验。

  对历来就瞧不起流民的封建时代,这套“迎新”的流程属实超出这个时代的理解能力了。

  难民们就这么傻愣愣地看着边境对面热火朝天的景象,竟一时挪不开步子。

  “哎哎大哥大姐进来看看呗!”

首节 上一节 461/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