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63节
然后大家就不说话了。
木头不行,陶土不行,金属不行。
那用什么材料?
总不能用塑料吧?
大家正在一筹莫展,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老印刷工插嘴道:
“可以试试胭脂树的木头。”
“木头不行。”张衡头也不抬。
“这你就不懂了,不同的木头木质是不一样的。”
一提到技术问题,老理工男是一点也不客气,当面顶撞顶头上司:
“胭脂树耐潮又耐磨,我老家都来做门轴的,怎么就不能做字模了?”
在潮湿的南方做门轴,听起来确实很适合做为活字的原材料。
张衡脑袋一歪,思考了片刻,只说了一个字:
“好!”
新点子立刻付诸实施。
第一个问题是:
胭脂树是什么?
“是我老家特有的一种树,木头很硬,而且质地均匀,不怕发霉虫蛀。”
“你老家哪儿的?”
“交州。”
大家立刻不说话了。
交州,也就是安南都护府的交趾。
和长安相隔不远,坐飞机也就六七个小时。
关中地界,上哪儿去找热带树……
“明哥明哥,你最近在忙啥呀?”
尉迟循毓过来串门了。
这里离施粥摊不远,李明整天泡在工坊里,贵族子弟们便在店里赶稿。
空闲之余,他们还和分发传单的贫民孩子结成什么“帮扶对子”,一对一教识字。
不消说,这也是李明殿下的主意。
自从收购了印刷坊以来,他便一直刻意拉近大家的距离。
孩子们都是纯洁的,不可以被大人的偏见、阶级的藩篱污染了。
大家纯纯洁洁地当十四党的同志,团结在我李明殿下的周围,岂不美哉?
“活字的材料不容易选啊。”李明叹了口气,问:
“你怎么有空过来?不是在教他们写字吗?”
“嗐,别提了!”
小炭头闷闷不乐地往肚子里灌凉水,一边大咧咧地和匆匆路过的工匠师傅们打招呼。
“我负责的那小子就是属猢狲的,上课上一半,居然跳窗逃走了!”
李明也听得火起:
“我靠,居然敢逃课?!给老子抓住了非打断他的……那个……
“脚指甲?”
两位老师赌咒到一半,忽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才是该被打断腿的那个。
便默契地略过这个话题。
“你知道胭脂树吗?”李明问。
尉迟循毓点点头:
“嗯呐,我们家正在造凉亭,用的就是胭脂木,抗潮又防虫蛀。”
家里有亭,听听,人言否?
小循毓感受到了危险的目光,连连摇头:
“不行不行,要是拆了亭子,我阿翁会恁死我的。
“但我知道哪儿在卖这种木头……”
这时,窗外伸进来一个小猢狲脑袋:
“那还等什么?走走走,咱一块儿买去!”
尉迟循毓登时怒目圆睁:
“娄——师——德!你小子逃我课还敢回来?!”
那个叫娄师德的小家伙反驳:
“论写字你比不过我,论学问我更比你渊博,我为什么要听你浪费时间?”
哦?
这番话引起了李明的注意,他不由得仔细打量那孩子。
瘦得像只猴子,光看外表和别的贫民小孩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尉迟循毓立刻涨红了脸:
“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
说着撸起袖子就要揍他。
唰啦!
那个叫娄师德的逃课孩子背后,又同时探出来许多个小脑袋。
把尉迟循毓都吓了一跳。
从那些脑袋里,李明精准地出来一个贼眉鼠眼的家伙:
“来——俊——臣!”
来俊臣讪讪地笑笑:
“嘿嘿,课间休息,课间休息。”
与此同时,工坊门外,由远及近传来喊声和脚步声。
是另一群孩子,李明的小学同学。
他们手里抄着擀面杖、鸡毛掸、笤帚等杀器,气势汹汹地杀奔过来。
“别跑!回来念书!”
李明嘴角止不住地抽搐。
来俊臣的笑容更谄媚了:
“明……明爷,别生气,咱是来帮您搬木头的。”
…………
群贤毕至,少少咸集。
除了去买墨水的韦待价,十四党的核心成员基本到齐。
一半是小屁孩,另一半也是小屁孩。
“唉……”李明心累:
“走吧走吧,都去买木头去吧。小黑炭,你带路。”
谁叫黑炭呀这么好玩……尉迟循毓好奇地东张西望。
然后发现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
他嘴角一抽。
一路上,两拨孩子都戴着痛苦面具。
连一向儒雅的长孙延小朋友,都忍不住提高了声量:
“这么简单你怎么不会?这么简单你怎么不会?”
坐在他对面的瘦小孩满脸委屈:
“我也不道啊,为啥‘三’是三横,‘四’就不能是‘亖’横?”
“你是要让我气亖!”
长孙延绝望地扯自己的头发。
“教得不错。”
看见同学们少走几十年弯路,提前体会教小孩的乐趣,李明欣慰地点点头。
在郁闷小黑炭尉迟循毓的带领下,大家走出了西市的大门。
李明疑惑地问:
“咦?卖胭脂木的商家不在西市,难道在东市?”
尉迟循毓很快从被叫做“小黑炭”的阴影中走出来,神秘兮兮地笑了笑:
“也不在。”
“哦?”
李明的表情顿时内涵起来。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