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66节

第54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河北士族

  李明回到了立德殿,迎接他的是核蔼可擒的阿娘与五位姐姐。

  母亲杨氏——现在已经荣升杨妃——抚摸着鸡毛掸子,温柔地说:

  “听陛下说,阿娘的好大儿干了好大事呀。”

  李明捂住屁股瑟瑟发抖:

  “别别别,杨女士请冷静,我在阿爷那里已经吃过一顿竹笋饭了……”

  “别客气,一顿怎么够表达我的褒扬之情呢?”

  “别……啊!啊!救命!”

  立德殿传出了有节奏的啪啪声。

  门外的老宦官听着某人的惨叫,欣慰地点点头:

  “嗯,今天很大声,看来殿下的心情不错。”

  每晚的固定节目,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

  李明跪着吃大米拌小米。

  虽然升了格,但杨氏仍坚持住在立德殿,能省一点内帑是一点。

  逼仄的屋子里同时挤着一位妃子和五位公主,导致立德殿成为了单位面积职级最高的地方。

  “别挑食,多吃蔬菜。”

  李令给李明的夹满了葵菜,碗里顿时绿意盎然。

  李明的脸也跟着绿了。

  为啥我的工人都有羊肉吃,我却只能吃糠咽菜……

  “你怎么还没嫁出去啊?是不是没人要你啊?”他忍不住嘟哝。

  李令手一顿,鼻子轻哼一声:

  “陛下觉得那个姓裴的配不上我。”

  杨氏筷子敲敲碗:

  “吃饭吃饭。”

  “哦。”

  “李明,你一会还有作业别忘了写。”

  “唉……哦。”

  …………

  吃完饭,立德殿的书房——说是书房,其实不过是一间能勉强容纳一桌一椅的小阁楼——久违地亮起了灯光。

  李明对着纸笔发麻爪。

  穿越了还得写检讨,他有种白穿越了的感觉。

  都特么赖韦待价!

  这口气他咽不下去,一定要出气!

  要不干脆写首反诗吧。

  就写“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嗯不错。

  够解气也够反动。

  而且李世民肯定看不出个所以然,还以为儿子突然开窍要大展身手了呢。

  说干就干,熊孩子李明兴奋地执笔蘸墨。

  这时,身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杨氏端着茶,放在李明的书桌上。

  “儿啊,好好写啊。”

  她叮嘱着,就像一位关心孩子学习的普通中国式家长。

  “我会哒。”

  李明随口应付,就像一位只想玩手机的普通中国式熊孩子。

  杨氏看着这个不肖子,温柔地拍拍他的小脑袋:

  “好好向你的父皇表现。李令和你其他姐姐的婚事,都寄托在你身上了。

  “这也是为了你自己。”

  什么什么什么?

  杨氏一番话,顿时让李明猪脑过载。

  一份熊孩子的检讨书,怎么整出了拯救世界的严肃性?

  “这事她们都不知道,阿娘只和你说。”

  杨氏轻声道:

  “阿娘曾请求陛下,请他将李令许配给一位好人家。”

  “谁?”

  “博陵崔氏,殿中侍御史崔仁师之子,崔挹。”

  嘶~

  李明不由得放下了笔。

  崔氏是天下第一望族,最大的地主势力没有之一。

  也是河北士族与朝廷暗斗的领头羊。

  李明不喜欢,李世民也不喜欢。

  母亲这一手,是出于什么心理?

  “你知道为何河北不服朝廷吗?”杨氏突然问。

  唐朝语境下的“河北”,指的一般是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的燕赵故地,与“山东”差不多一个意思。

  就像楚人不服周,燕赵之人也一直不服唐。

  民风彪悍,且怀有二心。

  为此,李世民甚至嫌山东河北“人多壮勇”,不愿意在那地方多征兵。

  “嗯……因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李明积极开动小脑筋。

  “有一部分原因,但不是全部。”杨氏平静地说着:

  “其实他们最不服的未必是朝廷,而是陛下。”

  不服李世民?

  “为什么?”李明几乎脱口而出。

  昏君只是熊孩子们嘴上调侃的,没人真觉得李世民不是个好皇帝吧?

  “因为在统一河北的战争中,陛下没有处理好。”杨氏道:

  “河北势强,本就不服我们关中人。陛下杀了在河北颇有民望的割据势力窦建德,导致人心浮动。

  “后来刘黑闼以窦的名义起兵,又被杀。

  “是太上皇命令……命令你的大伯去招抚河北民众,结交当地士族,才慢慢收拢了民心。

  “而之后的事……你也知道。”

  李明听得十分仔细。

  他的“大伯”,就是那位被玄武门继承法淘汰了的前任太子,李建成。

  也就是说,河北士族其实更偏向李建成?

  没想到燕赵反骨,其中还有这么深层次的原因。

  站在他们的角度,也确实不难理解——

  关陇突然冲过来一群和鲜卑人通婚的乡巴佬,把他们爱戴的领头人接二连三杀死,然后马鞭一挥:

  “你们从此就归朕管了,给朕老老实实地纳租庸调!”

  那确实不容易服气啊。

  而他们越不服气,李世民就越对河北地区提防打压,造成恶性循环。

  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长期割据的河朔三镇,核心造反地区就是河北。

  原来唐亡的另一颗种子,也在贞观时期就种下了……

  

  李明忽然开窍了:

  “阿娘,你是想让李令去和亲?”

  咚!

  杨氏重重敲了李明的小脑袋瓜。

  “你再好好想想我刚才说的。

  “河北士族与你大伯交好,而李令,又是你……三叔的亲生女儿。”

  大伯李建成、三叔李元吉,以及河北士族,都有一个很鲜明的共同特点——

  他们都是玄武门之变的败者组。

首节 上一节 66/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推荐阅读

6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