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7节
“非殿下之因也。老臣年岁已高,精力实在不济,唯独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不负陛下嘱托,编成《五经正义》。企盼陛下恩准。”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
“既如此,吾也不便强留。你的待遇一并保留,特许你坐轿出入皇城。希望先生能常来看吾。”
孔颖达一时哽咽,再拜:
“谢陛下。”
望着孔颖达苍老的背影,长孙无忌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
“没想到,李明殿下一番胡闹,还能收到这般奇效。”
李世民神情复杂。
“驽马恋栈,乃人之常情。冲远公被敲打后能立刻退位让贤,也是有大智慧的。”
其实,他早有意将孔颖达清除出朝廷。
这事还得从周公被“请”出文庙说起。
周公辅成王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周公是周武王的兄弟,尽心辅佐周武王、周成王父子,与开创“玄武门继承法”的某人形成鲜明对比。
每当天下人祭祀周公时,他们会怎么看待自己的陛下?
怎么看待杀害兄弟、逼父禅让的李世民?
所以,周公必须让位给孔子。
可问题来了,孔子是李世民幕僚班底孔颖达的祖先。
这容易给天下人一种错觉:孔颖达恃宠而骄,进谗停祀周公。而李世民也成了听信谗言的昏君。
多年来,他念及旧情,一直顶着明里暗里的非议,没有狠心将孔颖达清除出去。
没想到,李明一番闹腾,竟让孔颖达心灰意冷,主动退出了政治舞台。
既能平息非议,又没有让皇帝背上“鸟尽弓藏”的恶名。
完美。
“今日的收获还不仅于此。没想到,狄知逊之子小小年纪,便颇有胆识和才能。”
长孙无忌向李世民拱手道贺:
“江山代有才人出,乃陛下之福,大唐江山社稷之福。”
李世民颇为玩味地抚摸着胡须。
“辅机,今日涌现的少年英才只有一位吗?”
长孙无忌一怔:
“还望陛下赐教。”
李世民点评道:
“狄仁杰手腕高超,能娴熟地运用‘术’和‘法’。假以时日,或能主宰朝堂。”
长孙无忌有些吃惊。
对那出身不甚显赫的孩子,陛下的评价竟如此之高。
更让他惊讶的是,陛下显然是先扬后抑,用狄仁杰衬托另一位少年英才。
谁能把主宰朝堂的相材当垫子踩在脚下?
“然而,‘术’和‘法’终究不过是朝官解决具体事务的手腕。
“真正要治天下,所依赖的是‘势’。”
李世民的目光投向远方。
“能收服人心,让天下俊才为己所用。甚至能鼓动人心,让软弱的膏腴子弟也敢在朝堂上挺身而出。
“凡事不必亲力亲为,只需一番谋划,便能上下用命,让不利于己的势头顷刻扭转。”
长孙无忌心里一沉。
李世民直视他的双眼,缓缓道:
“吾子李明,颇有治国之才,吾心甚慰。”
第6章 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
“狄仁杰拼命向吾证明李明的忠孝,不惜夸大其词、玩弄辞藻。稚童的把戏,吾会看不出来?
“吾之所以宽宥李明,不是因为听信了狄仁杰。而是因为‘狄仁杰与其他稚童甘愿拼死搭救李明’这件事本身。”
李世民云淡风轻地说着,锐利的眼睛如刀一般划过长孙无忌,让他心惊肉跳。
“忠孝固然重要,不过若能力平庸,则那份心不过类似狗对饲主的忠而已,毫无用处。
“但李明向吾展示了收拢人心的才能,证明了封赏的价值。所以吾不但不罚他,还要褒奖他。
“辅机,你觉得吾的做法是否有些无情、有些功利?”
长孙无忌精神有些恍惚,条件反射地恭维:
“陛下教子有方,诸皇子有才有德,乃陛下和大唐之福。”
他知道,陛下不但借李明敲打孔颖达,也在敲打他、敲打太子。
因为自从皇后去世,太子李承乾的行为就开始变得荒诞乖张。
不但不听劝谏,不读书不理政,还沉溺于男色。
虽说龙阳之好是自古以来无伤大雅的小癖好。
但问题是,太子殿下是做“阴”的那个。
雄伟大唐的未来之君,却被男人玩弄于股间……想想都让李世民上头,连带着迁怒于长孙无忌——
因为长孙无忌是文德皇后的亲哥哥,太子的亲舅舅,天然的太子党,于情于理都应辅佐太子顺利接班。
而陛下刚才说得很明白,李明想获得封赏,就得证明自己有获得封赏的价值。
亲王如此,那储君呢?
如果李承乾继续不修德政,有没有可能被更有能力的皇子取代呢?
倘若真的易储,而且新立的是与长孙无忌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出皇子。
比如,海陵王妃杨氏所生的十四子李明……
那么,权倾朝野的大司空长孙无忌,将来必然难逃清洗。
李世民看着满头冷汗的小舅子,冷冷道:
“李明有治国之才,想必将来定能辅佐其兄长,治理好国家吧。”
“臣等也必竭力辅佐太子,如春蚕吐丝,至死方休!”长孙无忌产生了莫大的危机感,叩头大拜。
说完正事,他决定换个话题,把难堪的事情翻篇。
“臣还有一事启奏。”
李世民眉头一挑:“和高昌有关?”
“陛下明鉴。”长孙无忌从怀中取出一封沾染西域黄沙的密报。
李世民得意地捋着小胡子,便听长孙无忌读道:
“据报,吏部尚书、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将高昌国皇族、贵族尽皆流放,将皇宫财宝据为己有。”
李世民的手停住了:
“确有此事?”
长孙无忌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
“待侯尚书班师回朝,自然水落石出。”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了下去。
…………
长孙无忌离开两仪殿时,日头已经向西。
他擦了擦冷汗,感到两腿有些发软。
伴君如伴虎。
利用一个意料之外的蛮横皇子,同时敲打了大儒、太子和权臣。
妹夫的帝王之术已炉火纯青。
幸好妹夫还是个重感情的人。
否则这些权势滔天的开国功臣们,恐怕早已被清洗殆尽。
长孙无忌定了定神,没走出几步,便听见小孩子叽叽喳喳的声音。
“明哥以后不来小学读书了,那谁带我们上街为非作歹啊?”尉迟循毓直抒胸臆。
对于陛下的决定,群臣自然是大大的不满,认为这会阻碍未来的曹王殿下体察民情,试图集体上书封驳昏君。
然而计划却遭到朝内保守派的无情弹压,群臣也面临回家后被保守派揍得屁股开花的悲惨命运。
悲愤之下,群臣发出不屈的怒吼:
“都怪房遗则,揍他!”
房遗则大骇:
“和我无关啊,都是狄仁杰的馊主意!明哥救我~”
李明一脸苦笑,拉开又幼又莽的李敬业。
“没事,就凭房乔一个老头是看不住我的,我照样可以逃出来。”
接着,他咬牙切齿地拍拍狄仁杰的肩膀。
“你干得好啊,你干得很好!”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